产教融合深化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
2019-06-11吕伊雯孙良红
吕伊雯 孙良红
编者按:以色列布劳德工程学院(Ort Braude College of Engineering)成立于1987年,位于卡米尔市,是以色列北部领先的工程学院,也是该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以“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释放教育创新的潜力”为主题的2018温州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上,我刊对布劳德工程学院校长阿利·马哈沙克(Arie Maharshak)教授进行了专访。阿利·马哈沙克教授曾在以色列一家高科技公司担任高级研发和市场营销职务;曾在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高级机器人实验室担任研究助理;与他人共同创建了以色列电信工作协会,并获得以色列创新与创意奖。同时,阿利·马哈沙克教授也是一位高科技企业家,积极从事新产品开发,拥有10多项专利,在期刊和会议论文集上发表了40多篇论文。在采访中,阿利·马哈沙克教授简要介绍了布劳德工程学院的发展愿景和使命宣言,以及学校工程师培养方案及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一、产教融合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世界教育信息》: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贵校的情况,包括学校愿景、使命等。
阿利·马哈沙克: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以色列领先的工程教育学院。我们有两大使命:第一,通过教育弥合社会经济差距;第二,通过落实工业4.0的理念来提高以色列工业的生产力。
我校的最大特色是工程教育。具体来说,第一,我们是以色列唯一一所将为期一学期的实习整合到课程中的学术机构(学院)。我们鼓励学生积极进入工程行业,并在高级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实习,同时配备一名高级教员担任其导师。第二,我们为每一位毕业生配备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箱。除工程课程之外,我们还向学生提供各种软学科(如经济学、法学、文化等)的课程学习,以拓展他们的视野。布劳德工程学院的建立初衷涵盖多学科理念(multidisciplinary philosophy),我们认为,拥有多学科的视角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至关重要。第三,我们强调掌握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重要性。当我担任校长时,我要求每个学系提供一门英语必修课。如今,我们已有80多门课程使用英语授课,并在其作业和期末考试中均使用英语。英语的应用促进了学院向世界开放,我们有来自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第四,我们的教师来自不同的行业,既包括高科技行业,又有传统行业。当确定某个行业的工程师是其所在领域的专家时,我们会邀请他以兼职的方式进入学院工作。除了理论知识的教授之外,上述专家还能切实地向学生展示如何将想法转化为真实的、实际的产品——包括有形的和智力的。第五,我们会邀请产业界的专家加入学院咨询委员会,并为课程设置提供建议。
此外,我们还强调团队合作、表达技巧、营销技巧等。因此,我们在以色列因工程教育、国际化和一流毕业生而闻名。
二、校企合作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世界教育信息》:请谈谈贵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
阿利·马哈沙克:学院的创新创业中心最初由我牵头设立。首先,对学生而言,创新创业中心通过雇用有经验的工程师,能向学生教授相关的工程概念及如何开展市场实践。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创新创业中心的相关课程或项目来获得学分。在布劳德工程学院,要成为一名工程师,就必须在四年内获得160个学分,即平均每年40个学分,平均每学期20个学分。当学生将其想法转化为产品时,可获得4~6个学分。其次,对教师而言,在创新创业中心,当教师带着一个想法来到中心授课时,他们自身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思考。更具体地说,我们与许多公司签订了全球性协议。如果教授有一个原创的想法,但由于高昂的成本无法实现或发展这一想法时,我们会为其提供帮助。我们学校的律师负责与跨国公司谈判,并在教授和公司之间达成协议。最后,对社区而言,创新创业中心与社区保持密切联系,注重对社区儿童、老年人等提供适恰的帮助。在提供帮助时,我们的相关部门负责研究社区或其成员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个性化的、量身订制的解决方案。因我校对社区的贡献获得了高等教育委员会的奖励。
《世界教育信息》:对于学校或者教育管理者,您认为应该如何评估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阿利·马哈沙克:我们评估、监控从概念到市场的全过程。一方面,学院自身会对潜在的企业家进行评估,考察其是否完成了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所有必要步骤,如市场调研、竞争分析、原创性考察等。为了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我们必须非常精确地执行所有必要的步骤。然而,即使一个人经历了所有必要的阶段,成功率也不会超过10%。因此,另一方面,我们会邀请专家进行评估。他们会针对市场调研、竞争概况、同类产品情况、产品独特性等问题进行评估,这些数据对于评估该产品能否进入市场是必要的。
《世界教育信息》:关于贵校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您有哪些考虑?
阿利·马哈沙克:事实上,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例如,如何更好地与其他学校合作、与其他实验室合作等。在我们的全球活动中,我们与中国的大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与中国的行业联系较少。如果合作伙伴愿意,我们期待与其一起为创新而合作。德国有一个名为弗劳恩霍夫(Fraunhofer)的研究所,他们与60~70家工厂开展了合作,在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我们想成为以色列的弗劳恩霍夫!
三、着眼未来社会需求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贵校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和素质?
阿利·马哈沙克: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当是开放的、能理解国内外社会需求、能意识到特定发展趋势、能认识到工作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保持终身学习、善于表达与沟通、拥有团队合作精神与能力、能有效应对失败的人。
首先,我认为终身学习的能力十分重要,即“活到老,学到老”。未来社会,技术的革新将会越来越快,因此,即使从学校毕业后,一个人也需要有意识、有能力继续学习。其次,一个人必须有能力在團队中工作。当今社会,一个“爱因斯坦式的天才”(Einstein-like genius)不会独自在“黑暗的房间”(dark room)里工作,团队合作至关重要。再次,未来人才必须掌握有效的表达和沟通技巧,要能流畅地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自身想法并参与沟通——雄辩是关键。最后,同样重要的是,我们接受失败。我们相信,有时候为了成功,为了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需要允许失败存在,失败是生活中常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