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牛”蠢蠢欲动,监管宜打提前量
2019-06-11张俊鸣
张俊鸣
A股春暖花开,上证指数挑战3000点整数关,本周沪深两市再现日成交破万亿的盛况,“牛市论”渐渐占据上风。在市场一片火爆中,“杠杆牛”又再次蠢蠢欲动,本周证监会在官网上以“发言人答记者问”的方式,直接点名场外配资抬头的现象,提醒投资者注意“防范风险”。这一表态对急于通过杠杆资金炒股赚钱的投资者来说,敲响了一记警钟。但大部分投资者的逐利心态,很难通过不具约束力的劝说来实现,为了避免2015年大起大落的走势再出现,监管部门应当适度打提前量,疏堵结合减少杠杆资金对股市的冲击。
小刀锯大树?高成本杠杆易受伤
场外配资游走于法规的灰色地带,相比券商融资、分级基金等场内合法加杠杆方式,不受50万元和30万元门槛的限制,更容易在行情上升阶段受到散户的青睐。但这一用“小刀锯大树”创造财富神话的“神兵利器”,在上涨的时候可能是印钞机,下跌的时候却难免变成碎纸机。和融资、分级基金相比,场外配资的杠杆率较高,普遍在1:10以上,如果用足杠杆,理论上只要一个10%的跌停板就可以让投资者的本金灰飞烟灭;而在实务中,配资公司往往会设置预警线和平仓线,在达到平仓线之后将会强行卖出,投资者在下跌7%之后就很容易触及平仓线。一旦被强平,原来就不多的本金所剩无几,要翻身就更加困难。
事实上,杠杆在金融行业中并不少见,甚至“股神”巴菲特也常利用杠杆资金投资,为何场外配资就很难成为投资者长线获利的工具呢?除了高杠杆的因素外,高成本、短时间也不可忽视。场外配资的利率一般是券商融资的2倍甚至3倍,折合年利率最高可超过20%,而巴菲特数十年来的复合年收益率也就是20%出头,算下来就算是“股神级”的收益率,也只不过是替配资机构打工而已,更何况一般的散户呢?而巴菲特使用的杠杆资金,属于成本极低的保险浮存金,不存在会因为短期股价大幅波动被强平的风险。
大起大落,2015年殷鉴不远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两融业务尚未合法上路之前,就有融资炒股的情况出现,在1993-1994年股市持续一年半的下跌过程中,就消灭了一大批融资的个人大户。当时股市的规模较小,整体影响不大,但到了2014-2015年,“杠杆牛”的危害就远非90年代初可比。这轮持续一年的杠杆疯牛,市场用了超过三年的时间来消化,直到2019年才稍有起色。如果伤疤还没完全好就忘了疼,那么类似此前两次大起大落的惊涛骇浪,未来还有可能在A股市场重演。
在2014-2015年的大起大落中,数万亿杠杆资金裹挟入市,固然出现了一波难得的飙升行情,但前后持续时间也只有一年。这些高杠杆的资金在膨胀到一定规模无以为继,出现泡沫破裂时,在强平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争先恐后抛售的“踩踏事故”,因此三波股灾中连续跌停的股票不在少数,让有关部门不得不用真金白银进场护盘、维持市场的流动性,全社会都因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尽管目前杠杆资金的规模和2015年高峰时期相去甚远,但仍应重点观察发展趋势,不可掉以轻心。
疏堵结合,增加杠杆资金透明度
本周证监会的“答记者问”为又开始露头的场外配资降温,说明监管层对“杠杆牛”有警觉,这是一件好事。其实,不少投资者也知道高杠杆、高成本的危害,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加杠杆的手。因此,监管部门应当有疏有堵,通过增加合法的投资工具适度满足投资者加杠杆需求,增强杠杆资金的透明度,便于进一步的管理。
在防堵方面,证监会在2015年7月已经发布规定,禁止机构和个人出借自己的账户。在目前大数据监管的情况下,不难针对一些成交异常的账户进行监控。未来如果将这一规定从部门规章上升为法律,并有明确的措施,可望对场外配资产生相当程度的震慑作用。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可进行适度创新,满足投资者适度加杠杆的需求。比如,有些投资者持有的股票长期停牌,可能会错过潜在的获利机会,此时融资加杠杆便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因此,对目前50万元的融资门槛,可考虑适当下修到和分级基金门槛一致的30万元;此外,ETF基金的投资风险比股票低,不妨进一步降低融资买入ETF基金的門槛到10万元。除此之外,还可考虑推出其他地区已经出现的杠杆型ETF基金,如2倍、4倍收益等,用不同的创新工具降低场外配资对散户的诱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