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鼓声中传承中华文化

2019-06-11刘薇禛平

留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节令鼓声中华文化

刘薇禛平

“哪怕只有一个人因为我,认识到廿四节令鼓,认识到它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那我的努力就算就没有白费。”

在马来西亚,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华人群体。他们主要是明清到民国时期从中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一带迁移而来的华人后裔,他们远渡重洋,在远离家乡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为了坚守自己的文化根源,当地许许多多的华人,依然保留了写汉字、说中文、庆祝农历新年、推行华文教育的传统,数百年来坚定不移。

王应理就是来自其中一个华人家庭,2008年的秋季,他从马来西亚的华文独立中学宽柔中学毕业之后,在当地华教组织的帮助下,成功申请入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便开启了从马来西亚到北京长达五年的留学历 程。

在北京弘扬传统文化的马来西亚华人

跨越4651公里的漫漫长路,飞机落地,踏上异乡的土地,王应理首先感受到的却不是满满的距离。路边指示牌上的简体中文与耳旁时不时传来的普通话,对于祖辈都是华人又从小接受华文教育的王应理来说,既陌生又熟悉。

然而,初来乍到的兴奋劲儿退去,王应理渐渐感觉出了不同,回想起在马来西亚,虽然没有政府支持,可是当地华人都在身体力行地保护、传承中华文化,人人都为推行华文教育不遗余力。相反,在北京,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积淀的文化之都,却没有他想象中那么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这里,他总能看到发达的、日新月异的科技,却很少看到有人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但在这里,仍有让他感到熟悉的声音,那便是廿四节令鼓的鼓声。早在2005年,两位清华大学的马来西亚留学生梁俊文、罗同顺共同创立了北京第一支廿四节令鼓队—南擊手,当时鼓队的招生对象以马来西亚学生为主,旨在凝聚所有在异地求学的马来西亚留学生。王应理来到北京求学,自然也加入其中,与其他同乡队员一起,在鼓声中找寻着熟悉的家乡气息。

廿四节令鼓,是由马来西亚华人已故艺术家陈徽崇及诗人陈再籓在1988年联合创作出的一种文化表演项目,此项目创立二十余年,受到当地华人的喜爱和推崇,更是在2009年被列为了马来西亚非物质文化遗 产。

廿四节令鼓在其原型广东南狮鼓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在节令鼓的鼓身上加上了手写的二十四节气的书法汉字。“廿四节令鼓糅合了传统书法、二十四节气,还有一些传统鼓技中呐喊、敲击的技法,其中蕴含的文化核心在于传统书法艺术和节气含义。”王应理如是说。

王应理认为,随着时代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在生活中渐渐淡去,像二十四节气这样在古代用来辅助农业生产的节气、节令划分,在现代已经渐渐失去原有的功能。他告诉《留学》记者:“这些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东西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不应该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我们的孩子也许用不到二十四节气来看农时,判断天气,但这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却是一个民族得以传承维系的源头所在,是最不应该丢掉的东西。”

“因为鼓本身就有很强的号召力、凝聚力还有振奋人心的效果,老师们想要这样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表演形式,将节令鼓里面融合的中华文化传承,发扬开来。”鼓声响起,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激奋人心的撼动效果,创始人更想要通过鼓声,凝聚起这片土地上所有华人的民族精神。

节令鼓的归回故土路

2011年,抱着传扬传统文化的目的,也为了将节令鼓推广给马来西亚以外的学生群体,王应理决定在北航创建廿四节令鼓社团,招收感兴趣的成员,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文化项目,关注传统文化。但创建社团的过程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除了要准备各种文书,去学校各个部门报批之外,学校还要求新创建的社团需至少招募10个有相关兴趣的在籍学生方可允许注册。

王应理回想起当初为了注册社团做的准备工作,仍然记忆犹新。“我找了熟识的留学生朋友,跟他们一一介绍廿四节令鼓,请他们一起参与,虽然不是人人都感兴趣,可他们都很积极地帮助我一起完成组织注册社团的工作,在他们的帮助下,经过多重准备,我们的社团才终于建立起来。”

社团刚刚成立,王应理对很多工作都十分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收到了学校“百团大战”的邀请。由于缺乏经验,来不及准备招生柜台和传单,他错过了午间人流量大的高峰时间,只能在下午下课时段匆忙抬了一面鼓,去到指定的柜台位置招揽学生。王应理回忆说:“下午人流量明显不如午间下课,所以摆设柜台的社团也相对较少,我们招了许久都无人问津,最后快要结束时才招到唯一一位看到广东南狮鼓走过来询问的广东同学,虽然只招到了一位同学,但也算是个好的开始,辛苦没有白费。”

万事开头难,在“百团大战”之后,经过多方努力,社团终于招到了真正热爱节令鼓的成员—几位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马来西亚留学生。“传媒大学的同学因为热爱打鼓,无论刮风下雪,都会换乘将近两个小时的地铁,来到北航参与训练。他们在来回路上也不忘练习,在地铁上几个人挥舞着手中隐形的鼓棒,在车厢中唱谱复习。”

时间久了,社团渐渐步入正轨,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北京交通大学社团联合会邀请北航社联派代表参与社团之夜,廿四节令鼓社团就在那一次的演出上真正崭露头角。从那以后,王应理和队员们陆续受到其他高校的邀请,参与社团展演、运动会开幕以及文化节等演出。“那段时间天时地利人和,几乎可以说是节令鼓在北京发展的高峰时期,我和队员们去过交大、对外经贸大学、语言大学、地质大学等进行表演,大家都很喜欢节令鼓,也因为它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爱好,队员因此有了更强的凝聚力,但由于这项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训练和磨合,所以即使节令鼓普遍受到各高校学生的喜爱,参与进来的人数却始终没有大幅的增长。提起这件事,王应理也不无感叹:“时至今日,我也没想出一个很好的办法能有效的在快节奏的城市里,更好地推广诸如廿四节令鼓之类的传统文化类活动。”

薪火溯源

時代变奏中敲响传统鼓律

在中国的留学生活因为有节令鼓的陪伴而增添许多特别的色彩,然而随着短短几年的留学时光一闪而过,王应理也面临着毕业回国的情境。谁都没有想到的是,高中理科、本科工业设计、硕士研究生企业管理专业的王应理,没有像乔布斯那样,做一个自研自销的公司负责人,而是选择回到马来西亚,继续将节令鼓发扬光大。

“维系北航廿四节令鼓社团,是当初我本科毕业后,决定继续留在中国读研的主要原因。”这次,王应理从北航毕业之后,没有尝试找其他工作,而是毅然返回马来西亚,继续投身他所热爱的节令鼓事业的理由,和当初选择继续读研的原因异曲同工,“打鼓既是爱好也是工作,现在我在家乡的小学开办节令鼓兴趣班,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马来西亚的小孩子更多地接触到自己民族的文化。马来西亚不像中国,在这里很难看到这种纯中文,纯华人文化的东西,所以我们会更加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文化传 承。”

王应理表示,孩子们需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一个更正确的认识,面对节令鼓的发展现状。他告诉《留学》记者:“其实在我们这边很多人做节令鼓,但更多人做的是流于表面的形式表演,真的对这个文化有深入认识并建立起正确观念的人少之又少。”

王应理认为,过多的改变和创新会违背创建时的初衷,导致节令鼓渐渐开始偏离自己的文化内核。“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一段时间之后,像现在的孩子们不知道肯德基以前专卖炸鸡,麦当劳以前专卖汉堡一样,面对不再有自己特色的节令鼓,他们也会把它当作寻常的一项文娱活动,而不会知道这里面曾经承载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根本。”

“传播节令鼓文化的意义,在于让大家了解到其背后的文化,而非一味求名。我更希望大家不仅仅是认识、熟悉‘廿四节令鼓这五个字,而是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而不是单单只是欣赏一场精彩的表演。任何一种文化,如果不能坚持自己的特色,那么它终将会消失在时间的洪流里面。”王应理如是 说。

小孩子被隆隆的鼓声吸引而来,看到鼓上的书法字,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的时候,妈妈会告诉他们,这个是汉字,是祖辈历尽艰辛创造并流传下来的文字。

“其实,当他们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半。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鼓扮演的是一个媒介、载体,让大众多一个机会可以接触到我们的文化。观众观看节令鼓的表演,在振奋之余,在马来西亚或者世界华人心中留下来的那些启发和思考,才是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寻的意 义。”

猜你喜欢

节令鼓声中华文化
立 秋
马来西亚二十四节令鼓遍地开花
《古人吟佳节——,节令诗三百首》
咏荷
一面鼓
麻雀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