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培计划:河北省中小学“送教下乡”培训项目有效性评价思考

2019-06-11谢振玲

科技风 2019年13期
关键词:国培计划有效性评价

谢振玲

摘要:对于“国培计划”这类大规模的培训项目,如何保证培训效果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对河北省中小学“送教下乡”培训项目有效性评价的原则、评价主体的选择和培训有效性评价方法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有效性;评价

一、河北省中小学“送教下乡”培训项目有效性评价的原则

(一)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培训项目有效性评价的最基本的原则。因为进行培训项目评价目的是给项目本身及参与者以客观的评价。如果在评价过程中,无法做到实事求是,评价就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误导决策。

(二)遵循整体性原则

评价工作应该遵循全面评价原则,从培训活动的整体出发,考虑培训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能以偏概全。遵循整体性原则,首先是评价内容全面,要包括培训活动目标和要求的各个方面;其次要分清主次,遵循整体性原则,不能等同于平均用力,要抓住培训工作的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再次要综合应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以求全面準确的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三)遵循科学性原则

需要正确的应用调查方法及技巧,一是评价方法的选择要考虑评价对象及评价指标的特点;二是评价指标的选择要以评价目标为依据,按照概念操作化的程序设计出科学的评价指标;三是科学的收集评价资料,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四)可行性原则

培训项目有效性评价需要遵循上述原则,力争实现评价结果指导培训活动。但如果过度最求上述原则,则会大大增加评价工作的成本。如果评价工作需要过多的人力、无力和财力会使得评价活动失去可行性。

二、河北省中小学“送教下乡”培训项目有效性评价主体的选择

(一)省教育厅培训主管部门

首先,省教育厅培训主管部门负责培训项目相关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他们最清楚培训的目标及要求,最有资格评价培训活动是否符合要求;其次,作为培训的主管部门,他们也有义务对培训活动进行评价,这是培训活动重要的一个环节;再次,省教育厅培训主管部门在评价信息的获取方面有着其他评价主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省教育厅培训主管部门是培训项目评价的必选主体。

(二)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是河北省中小学“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的承担者,他们负责培训项目的各项具体环节:培养方案设计、组建专家库、宣传、管控、考核等各项工作。他们在培训活动中是重要的参与者,能最直接准确的掌握参训教师的具体情况。

(三)参训教师单位领导

培训活动是服务于提高参训教师的工作能力。参训教师所在单位的主管领导通过对其工作态度、能力比较,分析其培训前后变化,能掌握培训活动的效果。所以参训教师单位领导也应该参与培训项目有效性评价。

(四)参训教师

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培训工作中是被服务者,是受益者,他们清楚整个培训过程,更了解自身在培训前后的变化。因此参训教师也是项目有效性评价不可或缺的主体。

(五)培训专家

培训专家在培训过程中是知识的提供者。他们有资格评价培训工作的各个方面:培训大纲的设计、参训教师的状况、培训中心的组织管理水平等。因此培训专家也应该是项目有效性评价的主体。

三、培训有效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用于评价的方法很多,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综合应用。

(一)观察法

指根据评价者的目的,在一定的研究提纲的指引下,用自己的感官及其他辅助工具直接观察需要评价的对象,以此获取评价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通常是使用眼睛看,耳朵听,形成对评价对象的认识。当然,现在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也可以用录像机或录音机等来辅助观察。观察法能获取一些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资料,但观察的对象不宜过多,只能观察表象。

(二)访谈法

访谈法是评价人员与被评价人员通过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对方心理状况及相关信息的方法。在培训评价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使用此方法。比如,了解培训中心后勤保障情况,可以与专家及参训学员访谈;了解培训方案的合理性,可以与参训学员访谈。这种访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比如专家可以在课间与学员交谈,了解他们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及满意度。访谈法可以对受访者的态度和动机等深层次的状况进行调查;能获取无法直接观察的情况。但需要访谈者有一定的访谈技巧。

(三)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培训项目有效性评价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个重点是设计问卷。问卷的一般结构是封面信、问题及答案、编码、访问者及受访者信息等。问卷问题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开放式问题。提出问题,但不给备选答案,比如“您对培训活动有什么建议?”二是封闭型问题。即提出问卷,然后将一切可能答案列出来,由被调查者从中选出一个或几个答案;三是混合型。指封闭型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设计问题答案时要注意几点:一是答案必须与问题密切相关;二是答案的完备性,不能出现受访者无法回答的情况;三是答案的互斥性。

参考文献:

[1]齐丽军.中小学教师培训评价体系的改进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8(4).

[2]王超超.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7(10).

[3]徐君,邵庆.中小学教师培训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3).

猜你喜欢

国培计划有效性评价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E-learning: 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实效性研究
“国培计划”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