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一点则增素养
2019-06-11罗敏
罗敏
【摘要】问题探究的过程是思维发展和提升的基本路径,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生长原点,更是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情感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是语文教师一项长期的任务,敢于放手,积极信任,课堂落实,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生动体验中增长语文学科素养。期待每一个语文课堂充满问题探究的味道。
【关键词】中学语文;自主体验;问题探究意识;学科的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常说:要把学生看作是一根等待我们去点燃的蜡 烛,而不是一个任凭我们去填充的空桶。上中学后,学生的心智随着身体的成熟而成熟,他们变得更加独立,也懂得去思考。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看,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解答。相应的,这一切对从事教学的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那一种填充式的教学,妄图把自己的知识一点不落地传授给学生,且恨不得学生在短期内就能全盘消化吸收的方法,已经不再受到学生的欢迎了。现在我们的教学,贵在启发,贵在指引,贵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体验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强,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在不断提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当作一项长期的任务,始终贯彻实施。说起来很高深艰巨,做起来其实很简单容易。只要我们敢于放手,积极信任,实践落实,学生就能在自主学习、生动体验中提高学科素养。
首先,学生的预习工作一定要充分。预习作业应该明确要求,认真落实。比如扫清字词句的障碍;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如果产生一些疑问,随时用笔做好标记;进行问题的整理,形成具有研讨价值的主要问题。对于一些浅层次的问题,如果经过自己的思考能够独立解决,或者在询问同学之后可以恍然大悟,那就不必搬到课堂上了。其次,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当堂提出自己已经整理过、思考过却最终仍然得不到合理解释的问题,交由全班同学思考和讨论,把自己的困惑变成全班学生的困惑,个人的智慧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大胆借助集体这个强大的资源。当然,语文与文学相连,与社会、历史、人生相连,历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语文学科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而教师,也不可求全责备,关键是看学生思考是否全面、深入。最后,一篇课文已经上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及时对当天研讨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思考和整理之后用文字书写,轻轻松松地就可以完成一篇议论性的文本探究文章。
例如《项羽之死》这一篇课文,在上课之前我已经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并且已经让语文课代表整理出最有代表性的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而后由问题的发现者自己在课堂上提出来。单单从问题本身来看,具有较高的质量,能够提出这些问题就足以说明学生已经深入了解课文;而想要回答好这些问题,则需要全方位地思考,更体现一个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下面五个问题:
1.项羽是西楚霸王,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可是在垓下之围时面对着虞姬却“悲歌慷慨”,甚至“泣数行下”,我们该如何理解项羽的眼泪?
2.若是把项羽所唱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翻译为现代白话诗,如何才能原汁原味地体现“慷慨”的气势?
3.《项羽之死》中曾记载:“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而来到乌江,“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面对同样西楚霸王项羽,田父为什么要欺骗他,使他陷入绝境;而乌江亭长却为什么要帮助他,并且鼓励他东山再起?
4.项羽在文中反复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抵死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我们该如何理解他的心理,是决不服输还是狂妄自大,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5.项羽为什么不肯渡过乌江?如果渡过乌江,他真的能重整旗鼓么?
第一和第四个问题,涉及悲剧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反映出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常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项羽的眼泪不仅是一位多情的男子,连自己宠爱的美人都无法保护的悲哀的眼泪,也是一位伟大英雄犯了错误之后的忏悔和惭愧的眼泪。项羽是叱咤风云的英雄,是阳刚的坚硬的不可抗拒的,但是会流眼泪的项羽却呈现了阴柔的、多情的,可以亲近的一面。在美人面前掉泪,不失为硬汉;在部下面前却不肯承认失败,一味地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命,认为是老天成心跟他过不去,极端地自尊自负,从不知道自省自责。学生在研讨这两个问题时,如果能够从项羽的性格方面去考虑,那么对人物的把握会更到位,并且对自己的人生也更具有裨益。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古诗今译,而且要翻译得有古诗原有的味道,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兴趣,敢于尝试;也要有实力,能够写得像模像样。教师如果能够激励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并当场进行评判,会大大调动学生的热情。例如,一个学生如此翻译:“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肯奔驰。骓马不肯奔馳啊我该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该将你如何安置?”尽管距离“慷慨悲歌”这一要求还比较远,押韵也一般,可也算是相当尽力了。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已经算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第三个问题的解决,如果单单靠课本,是看不出头绪的,因为课文只是节选,对于项羽曾经做过什么事情并没有透露。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思考不够,还得参看原著,或者询问有相关知识积累的同学。有一个学生对《史记》略有研究,在上课前还特意把《项羽本纪》仔细看过一遍,他作出如此解释:“一方面,项羽是一个极其残暴的人,就因为一点小猜忌,在进攻函谷关之前,他坑杀了秦降军二十余万;而占领咸阳之后又进行屠城,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百姓对他此种行径颇有怨言,天下大半的民心已经丧失了。另一方面,项羽却对生他养他支持他跟随他的楚地百姓甚是感激,所以在名闻天下之后,还记得要东归,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从这些事例可以判断出,田父是憎恶他的,而乌江亭长则是支持他的,所以他们采取了截然相反的行动。”学生提出问题,他们会千方百计去找答案,从原著中找答案,可以拓展他们的视界;与同学讨论,则可以增强交流、合作能力。有深度的问题,对学生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磨砺,他们将在挑战中变强,在磨砺中成长。而问题探究的过程也把他们引向了深度学习的路径。
第五个问题,学生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不少人支持项羽渡江,认为可以重整旗鼓,东山再起;而反对项羽渡江也不少,认为不渡江的项羽才是轰轰烈烈的英雄,死得才算气壮山河;甚至也有人认为项羽即使渡过乌江也无济于事,因为民心已失,大势已去。其实“项羽是否应该渡江”,自古至今都是文学家、历史家、政治家们议论的一个热点,也从无定论,这个我们可以参看课后练习所引用的诗词。像这个问题,我们不要求学生统一思想、统一言论,我们只在乎学生辩论时能不能坚守自己的观点,辩词是否刚劲有力,是不是可以说服他人。由此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学科核心素养中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及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两大元素。探究问题的过程,就是增强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过程。
从上面所列的五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已经不是那种单纯的小学生,只懂得点头或摇头,回答“对”与“错”。他们已经可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课文中人物的言行进行分析,对历史的兴衰成败进行总结,不单单是缅怀历史,笑看风云,最重要的是有所借鉴,进而指引自己今后的生活。我们常说:“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当学生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的时候,人文性会显得更重要,语文中所蕴含的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立德树人。
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无形中增强他们阅读能力、合作能力、辩论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并进而增强语文的核心素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问题探究的过程是思维发展和提升的基本路径,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生长原点,更是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情感基础。期待每一个语文课堂都充满问题探究的味道。
参考文献
[1] 吴小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2](西汉)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3.
[3] 吕晴飞.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
[4] 项羽之死课文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