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区教育打造一支卓越的教师队伍
2019-06-11丁洪刚
丁洪刚
强市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为实现“建设教育强市”的战略目标,实现教育现代化,商洛市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助推了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保障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发挥榜样的力量
2018年教师节前夕,经过层层选拔,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党红妮从64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消息传来,全省人民振奋,山城商洛沸腾。这是商洛市在继仰孝升、刘占良等一批国省教书育人楷模和模范教师后,又一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从事特教工作的党红妮,深深爱着学校那群残障孩子,工作中的她不仅“为人师”,更是“为人母”。教学中她坚持“医教结合”,实施分层教学,为每个孩子寻找最适合的教育。党红妮千方百计挖掘资源,组织综合活动课和社会实践课,教会学生一技之长,使他们不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有教无类、有爱无碍,给残缺以尊严,给特障以坦平,这是特教老师党红妮的情怀,也是榜样给山区教师的力量。
要追溯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商洛市,为何屡屡出现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教育典型人物,这应该和该市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有关。近年来,商洛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立足点,突出师德约束、正面教育、激励惩戒三项重点,从责任主体、典型引领、制度建设、纪律约束四个方面,完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一方面强化师德考核,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与教师年度考核、晋职、聘任、评优等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每年开展师德先进、师德标兵、师德楷模和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评选活动,近五年来全市培养省级师德先进个人66名。通过师德宣讲、典型宣传、大家访等多种形式,讲述师德好故事,广泛传播教育正能量。
“县城老师都想到我们农村学校来任教”
“补助政策深得人心,每月700元的补助成为我们山区教师的‘定心丸。以前老师都会想方设法往县城调,现在有了补助,老师都愿意留下来好好教书,因为我们的收入比城里同级别的老师高。他们开始羡慕起我们来,越来越多的县城老师都想到我们农村学校来任教。”在山区学校工作多年的丹凤县北赵川九年制学校校长柯启朝兴奋地说。
而这种变化,是在丹凤县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之后出现的。放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距离县城60公里的北赵川九年制学校,山大沟深,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很多教师不愿意到学校来任教,即使来也只是匆匆过客,接受不了艰苦条件,总会想尽千方百计调往县城。老师留不住,家长、学生也心凉。
“我每月工资足足增加了700元,这不仅改善了我的生活,更让我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我们农村教师的关怀。”何亮老师体会到乡村教师的优越感后激动地说。8年前,他和爱人张盈同时被分配到北赵川九年制学校,每当看到同事先后被调到城区学校,何亮在思想上也曾有过动摇。但看到班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就一次次打消了进城的念头。现在,他每年比在县城工作的同事能多领8400元,夫妻二人每年就是16800元,除去开车花销最多7000元,每年两人能多余下1万元,更坚定了他们留下来的信心。
“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国家对我们山区教师的政策这么好,我的钱袋鼓了、名声有了,领导器重我、学生爱戴我,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我为什么还要回县城工作呢?”王叶老师自豪地说。家住县城的王叶分被配至学校已经6年,能进县城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实行山区教师补助后,她转变了观念,觉得还是留在山区实惠。
为了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让优秀教师愿意到农村学校从教,商洛市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市820所学校1.23万名教师享受人均每月414元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最高每月补助达到1000元。
让年轻教师招得来、留得住、成长快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乡村学校学生数少,城区学校班额大,教师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一直制约着镇安县教育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近三年,镇安县不断拓宽教师补充机制,先后招聘农村学校特岗教师169名,农村人才振兴计划教师7名,招聘公费师范生42名,其中176名新上岗教师全部充实到边远乡村学校任教,建立乡村教师“减一补一”的长效机制。一大批年轻教师把现代化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教学手段与方法引入课堂,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尝到”同样“甜头”的还有洛南县高耀镇,近几年当地教育熠熠生辉,原因是这里有一支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特岗教师和支教教师。这些知识渊博、充满活力的年轻力量不断充实着教师队伍,2018年全镇教师56人,其中特岗教师和支教教师26人,占教师总数的46%。前几年,当地教育质量一直位于全县中下游水平,自特岗教师和支教教师到来后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对于农村教育来说,近年来招聘的特岗教师是顶梁柱,是乡镇以下学校教育的脊梁。要把年轻教师招得来,还要把他们留得住,让他们成长快,各地各校采取了许多“暖人”举施。
商南县山大人稀,交通不便,校点分散。近三年来,该县招聘的139名特岗教师全部被分配到农村乡镇及以下小学任教。年轻教师工作热情高,专业知识扎实,但由于刚参加工作,工作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有“身在农村心在都市”的心理倾向。为了让他们留下来,各校开展树立扎根山区、安心从教的思想教育,采取“一对一”师徒结对帮扶活动、依托大学区平台让年轻教师“走出去”、将名师“请进来”等活动助力特岗教师专业成长。
商南县乡镇以下学校交通不便,没有直通車。为了让年轻教师安心在山区工作,学校采取“拼车、暖胃、安睡”等措施,温暖他们的心、留住他们的根。学校大多离县城一百多公里,学校鼓励教师相互拼车回家,周末能够和家人团聚。教师食堂“每天有食谱,三餐不重样”,让年轻教师“吃得放心、吃得实惠、好而不贵”。学校还为教师新建了周转宿舍,配备了席梦思、电视、网络、厨房、卫生间、办公桌凳等,给他们一张“安睡”的床、一个温暖的“家”。不仅如此,商南县还“踏”出了符合乡情校情的管理模式,用丰厚的乡镇工作补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班主任津贴、奖励性绩效工资使年轻教师留下来。工作两年就能提拔为学校中层管理干部,五年之后就能以优异的成绩选拔到县直级条件优越的学校。
洛南县为了使特岗教师和支教教师扎根山区教育,按照距离乡镇远近给予边远山区教师每月500元至900元的生活补助;实施乡村教师工作补助,基础补助金200元,每工作一年增加10元;给予山区人才支教教师每年人均2万元的工作补助金,实施绩效工资倾斜政策。
据统计,商洛市每年拿出增人计划的50%用于教师补充,五年来通过特岗计划、振兴计划、免费师范生、研究生引进等渠道补充教师2695名,除免费师范生和硕士研究生外,其余新招聘教师全部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在商南县开展为期3年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试点工作,通过学区制管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三区人才支持计划、走教帮扶等方式,促进了县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据统计,近年来全市交流轮岗教师达3063名,占全市专任教师数的13%。
实施惠师政策激发队伍活力
“班主任津贴的发放促使了班主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以前布置活动,班主任都不愿意参与,能推就推。现在好了,班主任总是说,学校有活动就布置给我们班,我保证做好。”丹凤县第一小学刘亚珍老师高兴地说道。
2017年班主任津贴实行以前,丹凤县第一小学班主任工作激情不高,主要原因是大班额,事务多,工作繁杂,处理班务工作任务重,老师非常辛苦,学校安排工作多以精神鼓励为主,长时间容易产生倦怠情绪,甚至出现出勤不出力现象,工作只是疲于应付,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2017年6月丹凤县科教体系统出台推进“三项机制”实施办法,其中对于班主任待遇的落实提出了明确的规定,按生均每月落实班主任津贴6元,每学期按五个月计算。新的班主任津贴发放以后,教师乐于承担班主任工作,甚至出现了争当班主任的现象;班主任工作积极性高,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力的落实,班务管理出现了新的气象。周爱华老师说,虽然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但班主任津贴的发放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激励。
在实践中,商洛市积极推进各项惠师政策落地生根。2018年以来,提高全市县及县以下学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比例,这次岗位比例提高后高级中学、初级中学、普通小学、幼儿园中级职称比例均达50%,高级中学、初级中学、普通小学、幼儿园高级职称比例分别达到35%、25%、15%、10%,基层广大教师深受鼓舞。
在保障教师权益方面推出三项举措,落实教师体检、中青年骨干教师休养、住房公积金财政补助政策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大病救助等制度。多方面改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升教师的获得感,为广大教师乐教爱教、立德树人做好保障服务。这些涉及教师利益、权益的举措受到了教师们的热烈欢迎。
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
仅仅一学年,洛南县教育人才服务团对景村镇中心小学进行教师结对帮扶,课堂就出现了新变化:教师的课堂观、学生观、质量观、效率观有了很大转变,一大批课改积极分子涌现,他们的课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的备课方式由原来的为上课而备课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而备课……服务团选派西街小学省市级教学能手,以西街小学“121”教学模式为载体,每季度到校进行一次教学服务活动,对业务骨干力量进行备课、磨课、讲课、听课、说课、评课和示范课的一对一服务,解决了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镇安县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了“321名师工程”,组建培训团队11个,对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乡村教师专项培训,重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体音美、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教师培训,开展送教下乡、名师大篷车、观摩学习、研训指导等活动让老师受益匪浅。三年来,组织各类培训3万人次,一批批学有所长、教有所获的教师脱颖而出,仅“三级三类”教师就达到462人。
这只是商洛市区县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缩影。商洛市借助国培、省培机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送下去、集中培训、校本研修五种形式,强化校长、教师、教研员的培训提升,五年来培训教师超过12万人次,完成了每位教师每5年一轮的培训任务。通过骨干体系培养工程,五年来培养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360名,评选市级三类骨干教师768名。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工程,与南京市签订了宁商教育扶贫合作协议,在校長教师培训交流、教育教学管理、学校结对帮扶等方面开展对口交流帮扶。特别是2017年,邀请南京市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分别到七县区及市直学校开展送教活动,共做报告27场,培训校长教师15034人。各县区还组织校长教师外出学习,据统计2018年暑期全市共有230名校长、860名教师到北京、上海、江苏等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
正是由于商洛对教师队伍的一项项优惠政策的落地,一批批教师才会为了山区教育的明天,默默无闻地扎根在商山洛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