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分析

2019-06-11朱海丽

考试与评价 2019年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朱海丽

【摘  要】 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以及逻辑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基础性环节,而解决问题教学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重难点所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方法多样化

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每一道数学题进行解答,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培养良好的发散思维习惯。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解决问题多样化教学的重要性,不能对学生解决问題的意识进行科学引导,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意识较弱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教学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发现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主要是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低年级多是以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了纯文字问题的量。当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到要解决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是不同的,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关键,那就是要能组合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只有找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才能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是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否定学生,而应给予赞许的目光、鼓励性的语言。同时教师要学会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的成功和乐趣。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鼓励他们养成大胆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成绩的有效保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对于生活中哪一方面的学习,只要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一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比较于小学体育、语文等的课程,小学数学就相对更加枯燥,尤其是解决问题还是小学数学中的重难点。很多学生都抱怨课堂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厌学的心态,导致成绩下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开发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力求使教学方法丰富多彩。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也不断应用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样可以有效地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日常生活当中,让他们实际进行商品买卖等的操作,这样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三、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思想分享出来,那么相信学生的收获会颇多。皮亚杰认为:对于智慧发展来说,儿童之间的合作十分重要。在教学中,应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思维方法,同时充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如果学生们都能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分享出来的话,那么每个学生的解题方法都会增加好几种,这种形式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四、引导学生全面思考,寻找多样化的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对数学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组织实践操作,将解决办法放入学生动手的数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动手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这样无形中能够促使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进行研究,发展方法的多样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进行教学时所要关注和培养的重点,数学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提升能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要求学生的发散思维,但发散思维的运用必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和资料查询,之后进行相应的知识补充,让学生了解该环节的学习目标,从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在掌握知识的情况下,运用发散思维,对于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找到多样化的解题思路。

五、交流评价,勤于反思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对过程的及时评价与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交流时教师最好能给予他们鼓励和欣赏,比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多利用鼓励性的语言表扬他们,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兴趣。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老师也要以宽容的心对待他们,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让他们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他人。反思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反思,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能增加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在学生的学习中,要经常要求学生反思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是怎么做的?出现什么错误了?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用这些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逐步具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从中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总之,“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课改的一个重要方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现在开始,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好数学,最终达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技能共同进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许青艳.聚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四大争论”[J].小学教学参考,2012(19).

[2] 宋义臣.浅谈小学数学小数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0(03).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两只想打架的熊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