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语文中年级课外趣味阅读的有效指导

2019-06-11汪贤善

考试与评价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

汪贤善

【摘  要】 语文教育是培养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情怀的重要教育手段,通过语文教育我们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化传统进行有机地继承和发扬,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小学阶段,因为学生的文化意识相对薄弱,不仅需要在课上对其进行引导,更要通过符合少年儿童的课外读物来帮助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夯实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趣味阅读  语文

一、阅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发生巨大变化,不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是重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阅读对于学生不仅是一种学习任务,更是学生在学习阶段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重要理论来源,阅读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从小学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尤其是针对在小学中年级的同学而言,阅读量的上升能提升他们的文学基本素质,同时可以幫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他们的自律性,为他们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帮助他们在初高中阶段更好地学习语文。

语文是重要的人文基础学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阅读是无法避免的,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之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去阅读,就没有思考的源泉和动力。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地犯错和纠正,在各方的影响之下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对世界的认识观。幼龄阶段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水平不高,对世界的认识方法除了来自家长、教师,就是来源于书本和信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客观、全面地认识世界,树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加强他们的阅读量,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

语文是一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科目,其赞扬和歌颂我国传统美德,将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充分展现。而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增加阅读量,不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提升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的归属感。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民族凝聚力,培养学生的民族创造力,帮助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基础,提升民族文化素养水平。

二、推进课外阅读的阻力

在语文教育方面,不仅需要文学素养高的教师的引导,学生还需要丰富的读物来进行文学知识积累,学生在进行大量的阅读以及在生活中的积累的过程中才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提升自己的成绩,同时提高自己的人文情怀。从上述角度来看,因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城市地区高,其无法吸引更多高素质的教师,同时学校也没有很雄厚的资本对学生进行文学积累。学校的藏书也没有办法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相比较。

在语文教育方面,语文成绩的积累往往是一种“静止的”学习状态,是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课外阅读、训练时间来提升自我,但是在农村,学生放学了往往是先帮助家里做农活或是做家务,其课外阅读或学习的时间受到了压缩,成绩提升的速度就会变慢。在这种环境之下,即使学生拥有很强的天赋,也会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慢慢归于平常。

在农村地区的教育中,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管束不够严格,学生的心理发展往往会出现部分问题。往往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的自制力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够。在阅读教育中,往往更喜欢阅读“电子书籍”,这种书目一般逻辑混乱、知识架构不完善,没有很强的指导性,学生在长期阅读过程中会影响学习成绩,甚至影响价值观的形成。

三、如何加强课外阅读的趣味性和指导性

阅读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学生共同进行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没有自制力,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教师更要好好沟通交流,让家长在课余时间给孩子更多的阅读时间,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让孩子从小开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是一门宽泛的学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偏向,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因为学生本身的认识水平不高,所以对于阅读刊物教师一定要严格把关,教师要选择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状态的刊物推荐学生阅读,一般这种刊物的文字要适合小学生理解,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阅读。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培养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生活小事做起,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所以教师可以合理地安排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进行图书阅读。教师还可以与班主任教师或学校联系,在班级创设“阅读角”,鼓励大家带来自己的图书,互相阅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教学方式与教学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好的教育方式会让受教育者更好的学习知识。在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背景之下,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科技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高效率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影片、听取录音,进行文字互动等方式进行学习。

课后作业学生最不愿意面对的,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后作业,基本就是“抄生字”、“写日记”等学生所不喜欢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阅读书目,写读书笔记或摘抄喜欢的句子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结语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基础,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成绩,拉近其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提升小学教育的整体素养。在加强课外阅读教育中,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和社会要重视课外阅读的作用,用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娜.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快乐教育理念[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8):95.

[2] 贺梦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语文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语文俱乐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