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管理会计方向)人才培养思路研究
2019-06-11朱晓芸
朱晓芸
[摘 要] 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传统的财务会计会面临洗牌,企业越发觉得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那么,现在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如何,能否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呢?主要针对高职院校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提出看法。
[关 键 词] 管理会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05-0146-02
一、当前管理会计的地位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国内持有会计证的人员已经达到2000万人,但是其中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员从事的是财务会计的工作,以普通的记账为主。所以只有剩下百分之二十的人员在从事着财务管理的工作。笔者调研了一制造业企业,财务部的负责人这样介绍:我们公司正在被一家上市公司收购,对财务人员来说,普通的记账工作已经完全满足不了上市公司对财务信息的需求,现在公司很需要具备财务预算、财务管理和能够参与决策能力的管理会计人才。该公司的其他管理人员又是这样介绍的:我们现在需要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每个部门都要做每年的预算,工程、制造、人力资源这些都要做预算,财务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并不是说只有会计需要财务知识,其他的管理人员也要有一定的财务知识。
2017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推出了财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新时代已经来临,普通的记账、算账在未来的某一天完全有可能被机器人所替代。政府早在2016年的《会计改革与“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到,“十三五”时期要大力推进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争取到2020年培养3万多名能够进行财务管理、财务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财务会计关注短期内的利润,不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战略;而管理会计则偏向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能为企业作出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
二、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课程设置偏向于财务会计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是普遍开设的,但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还没形成完善机制,即便是有会计(管理会计方向)的专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是偏向财务会计的,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到中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这些课程都是财务会计类的课程,但是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要么课程内容比较简单,以基本理论知识为主,介绍性质地教学生一些方法,要么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教授,授课课时有限,一般也是讲解的比较简单。所以很多院校对如何培养管理人才在理解上还是存在缺陷的,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几门课程,显然远远不够。所以学生对预算、标准成本、经营投资决策、责任会计这些了解很有限,因此毕业后,他们从事现金出纳、财务记账、成本会计等职务,即便是会计工作从事多年的学生也很难到达管理岗位,对企业的管理很难站在统筹长远的角度来进行考虑。
(二)实训室以财务记账、税务核算申报为主
因课程设置偏向财务会计,实训室也是以财税技能培养为目标。我们院校的会计专业建设了一批围绕着培养工商、代理记账、税务、审计等实操能力的实训室,而管理会计的实训内容是在管理会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体现,没有独立的管理会计实训,因此学生无法知道管理会计在企业实际运用中是如何运作。另外,管理会计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不够新颖、案例库内容不够丰富等,导致实践课程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兴趣比较低,而且往往使用一个小案例进行验证分析,这种教学方法显然很单一,学生很难全面、系统地了解管理会计知识。
(三)管理会计教学团队能力有限
在各高职院校中财务会计的发展已经很成熟,在校教师也能够通过顶岗实习和寒暑假访问工程师在企业一线中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应该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已经获得了“双师”资格。但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仍旧属于比较新的事物,对教师来说,基本没有机会去接触管理会计的实践操作,所以理论性的教学会和实际相脱节。笔者所在的院校,管理会计的课程也在会计专业中开设了多年,确实收效较差,学生觉得理论过于枯燥,难以理解,学习的兴趣不太高。
(四)教学评价方法单一和陈旧
笔者所在的院校对管理会计课程的考核是以平时实训课程的内容加期末考试的成绩总评之后进行评价的,应该说已经在考核评价方法上有了改进,但是仍旧是存在问题的。实训课程在安排时,仍以教师讲为主,实训软件还不能正常的使用起来。另外,在期末考试中,好多学生也是临时突击进行复习而应对考试,其实并未能够真正掌握知识。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管理会计方向)人才培养思路
(一)会计专业(管理会计方向)人才培养定位
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规格应高于财会人才的培养,因为管理会计人才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在能够掌握财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对财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能力,能够为企业各类决策提供所需的方案。其次,针对高职院校学情的实际情况,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应当定位在初级管理会计师。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管理会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于能够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基础会计工作、税务申报、资金管理及预算、财务管理、费用稽核等岗位,能够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基本知识和一定的管理会计的能力,能够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的综合性技能型人才。
(二)会计专业(管理会计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
1.课程体系的设置
通过以上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出现的不利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情况,笔者所在院校的教研室对此也经过了多次研讨,如果要提高管理会计在会计专业中的地位,必须将管理会计相关课程嵌入课程体系中,并且要单独开设。所以除了原财务会计类的课程外,应当开设标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预算实务以及责任会计,并将设置管理会计的单独实训课程。
2.课程内容的重构
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以及管理会计课程,有些是交叉的,我们做了些比较,在成本会计中有标准成本、作业成本法,这些在管理会计中有涉及;在管理会计中有责任会计、财务预算等内容在财务管理中会讲到。如果这些课程都开设,讲课的内容就会重复。因此课程重构体现在两个方面:先将交叉的内容增加和删减,在财务管理中讲到资金、销售的预测,管理会计中也有这个,财务管理如果已经进行了讲授,则管理会计中就要删减了。所以,我们需要仔细研究课程相互交叉的部分有哪些,确定各门课程的内容。其次,应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专业课程教材。
3.重视职业资格证的取得
初级管理会计师是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报考的职业资格证书,科目设置侧重于基础性管理会计知识。有数据表明,报考人数急剧上升,初级管理会计师是从2017年4月开始招生的,最初报名人数不超过三五百人,但是到了12月份,有好几万人报名。考点从最先的华东5个城市后来就增加到了全国37个主要省会城市。因此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中应当将职业资格证的取得纳入课程教育中,学校可以将取得职业资格证作为能够按期毕业的一项条件。
(三)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笔者所在的院校正在进行管理会计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把管理会计应该放在与财务会计同样的位置上。当前学院已经在相关机房安装了用友管理会计的软件,也聘请了企业专家到学院来针对授课教师队伍进行培训。
(四)教学师资的培养
应该加大力度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一方面需要成立课程小组,对课程教学进行研讨,讨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团队也应当参加相应的课程培训,提升管理会计的专业程度;另一方面,管理会计教学应当重视实践,一定要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业进行合作,让教师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去,同时也应当完善企业兼职体制,可以聘请企业教师来学校进行讲座。
(五)改革教学方法、改进评价方式
使用案例教学、小组谈论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让学生开动大脑,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后,由小组长上台进行案例分析,由教师进行点评,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可以引入考核方案中,针对各组案例分析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前提就是必须使用相关的管理会计的竞赛软件,以某企业作为对象进行财务分析、决策和管理,这可以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结合,通过各团队的运作,培养团队意识也能学到知识。竞赛过程以及竞赛的结果,最终由教师进行评价。
(六)校企合作开发管理会计教学资源库
1.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
笔者所在院校正在建设管理会计的在线开放课程,课程小组也是正在对管理会计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小组认为在线开放课程面向的对象是全社会,因此不能简单地把课堂搬家,而是应该贴近生活,让即便是没有学过会计的非专业人员也有兴趣学习。将专业的管理会计知识融入生活管理中,用生动有趣的小案例来解释难懂的专业知识或是枯燥的理论,以这样的理念建设在线课程。
2.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案例库的建设从多样化和全面化展开。首先,搜集国内外的企业案例。美国管理会计方面经验丰富,有很多成熟的案例,所以先搜集。国内的企业起步较晚,但也有一部分管理会计实施的成功案例,例如宝钢集团的“四位一体”的管理框架体系,京东集团基于价值链的全方位成本管理。其次,从管理会计案例的教材中来获取,比如《管理会计师协会教学案例(第3版)》《管理会计实践与案例——会计人员转型与提升读本》《管理会计工具与案例——绩效管理》等,诸如此类的管理会计案例的教材在当前还是挺多的,但要删选,选出适合的案例。最后,从相关的会计学习网站上搜集材料,例如中华会计网校、高顿网校等。这些资源搜集之后,进行删选和分类,选择适合高职教学的内容,将案例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发的重要,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谢晓春.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徑研究.商业会计,2017,11(10).
[2]张汇.高职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与改进方法研究.财经界,2018,7(10).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