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前演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19-06-11关晓红
关晓红
如何培养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能力?这始终是在不断探索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课本之外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有限的课本资料外,可以通过课前演讲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兴趣,学生可以通过演讲进一步扩充知识面,也可以不断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英语是一门交际性的语言,而且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但是要让学生真正达到去说去练的目的,仅靠课堂上的教学提问是不够的。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主动开口去讲,去介绍,才能真正达到说的目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为了满足教和学的需求,教师要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为此,笔者开始尝试一种方法,课前演讲。
1. 课前演讲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英语是一门外语,由于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英语的机会还不是很多,所以很多学生不愿意开口讲,且羞于在学生面前进行展示,易导致“哑巴英语”的现象。所以,笔者在班级中设计了一个表格,每个学生按照日期顺序轮流,都要进行演讲。在评价考核上,会给出四个方面,从表达、流利性等对该生进行评分,七个小组进行评分,计算出总分,进行表彰。这一举措,使得学生具有竞争意识。对于中学生来说,但凡是有竞争及有小奖品,学生的兴趣会大大提升。
2. 课前演讲促进了学生口语、听力、阅读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想做好一个演讲,学生在演讲之前就要做足充分的准备,从单词的查找,到音标的读法到句型。作为演讲的学生而言,首先他要保证语言的正确性、单词读法的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借助字典进行查阅,从而锻炼了使用工具的能力。而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准备好的内容充分地展示出來,就要求学生必须语言简洁,声音洪亮。
其次,想要做好一个演讲,该生就必须要充分理解文章的含义,真正完全理解这篇文章的意义。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要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而演讲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有效途径,同时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其三,一个好的演讲,必须要让听众有所收获。所以每一次演讲的学生除了自身要做足准备,还要准备几个问题,请其余的学生进行回答。为了完成演讲后的问题任务,学生必须努力听演讲并做好笔记。每一次听演讲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听力的一次训练。长期下来,整个班级的学生听力水平都有提高。
3. 课前演讲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们挑选的演讲的主题,一般都具有积极、正面的意义,而且通常是学生自己从报纸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每次演讲结束,学生们需要记录五个重要的词组或单词,同时可以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型,通过跟读,加深学生的印象。这个阶段中,学生也扩充了单词量,同时也进行了语言美的训练,长此以往,班级的学生作文明显有很大的提升。通过长期的演讲,学生说得多,读得多,在作文中学生就会主动学会组织材料,经过构架,形成作文,也知道去使用一些优美的句型或者连接词,直接提升了文章的档次。
4. 课前演讲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现在是网络时代,学生的思维发展其实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学生在演讲过程中能创造性地开放和利用显示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电视、网络信息等。例如,在演讲过程中,有学生直接播放了一个小鸟在海滩学生捕食的视频,看完之后,演讲的学生对本视频提出了几个开放性的问题:现在社会中青少年是否还应始终藏在父母的保护下生活?学生们就此问题进行互相辩论。笔者认为,通过听、读、观赏的这个过程,很多学生能积极思考,并讲述出道理,学生们的总结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他们的英语思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英文报纸中,每期会有一个版面,挑战原版,基本上学生都会从这个版块中感悟到不同的道路。例如,一篇名为《The Mother Ducks Trick》文章中,很多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母爱这个话题,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谈到感悟时会提到,永远不要小瞧看起来比你弱小的人。笔者认为,学生通过演讲,能感悟到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并且去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甚至对做人、做事有改观,这其实就是演讲最大的益处了。
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其实起到了一个统领全局的作用,要对学生演讲的内容进行把关。青春期的学生对很多内容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进行引导。同时对学生的演讲,教师要从多方面多维度进行评价,切不可一棍子打死,要注意保护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工具。演讲能够帮助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世界的多样性,在寻求演讲的素材中不断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跨文化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丁家庄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