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省赛获奖学生毕业去向的调查与分析
2019-06-11赵月秋彭鑫李雯颖
赵月秋 彭鑫 李雯颖
[摘 要] 随着技能大赛在全国范围的开展,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毕业去向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证实技能竞赛对获奖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
[关 键 词] 高职护理;技能竞赛;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060-02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吸引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技能大赛,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氛围。因此形成在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联合行业共同举办的市、省、国三个层面的技能竞赛局面,旨在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吸引行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1]。现今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如火如荼地进行,是否实现职业教育面向个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美好愿景,因此对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毕业去向的调查研究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江苏省职业学校护理技能大赛分中职组、高职组,所有参赛选手须为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生。三年级及以下学生参加中职组比赛,四年级及以上学生参加高职组比赛。各赛项设个人一、二、三等奖,以赛项选手总数为基数,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30%。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2009—2018年期间省护理专业技能大赛所有得奖的人员名册为准,排除在读学生,其中已毕业学生共计122人。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就业的基本情况、岗位适应情况、满意度情况等三个方面,利用问卷网完成对问卷的发放、回收和统计。
个别访谈法:对获奖选手、用人单位进行访谈,并提前准备统一的访谈内容及访谈稿,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三)调查表回收情况
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22份,有效收回120份,有效收回率为98%。
二、结果
(一)就业去向
调查显示120名研究对象的就业率为100%。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113人,选择专转本继续学习的学生7人;90%的学生工作单位是事业单位;78%的学生在各大市三级医院就业,16%的毕业生选择在县级城市医院就业;工作与专业相关性达100%。75%(91人)在苏南各大城市就业,这些城市经济发达、医疗资源丰富、福利待遇较高,毕业生拥有更多上升空间。
(二)就业满意度
调查发现毕业生对工作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主要对单位的性质和规模、收入與福利、人际关系融洽等方面最为满意;87%的调查对象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基本工作稳定、流动性小。这也说明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态势良好,能充分顺应就业市场,发挥专业优势,为卫生事业工作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职业适应情况
绝大多数研究对象职业适应情况良好,认为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证书、顶岗实习对实际工作意义最大,在选择最能帮助自己适应工作的各项能力中88%的毕业生认为专业技能过硬,77%的毕业生认为是勤奋刻苦边工作边学习,其余不足50%的毕业生认为组织管理能力较强、人际关系。在选择最难适应的方面,122人中有12%选择了因上夜班,日夜颠倒无法适应;4%认为护士付出与收入不相符,得不到足够的晋升机会,职业中未体会到成就感,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各种学习、查房、考试过多,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较难平衡工作和生活,薪资和工作量不能成正比。
(四)毕业生认为工作后需要提升的职业能力
毕业生在选择最需要加强的能力方面,122人中有77%选择了科学思维能力;75%选择了创新能力;56%选择了管理能力;52%选择了沟通交流能力;23%选择了动手操作能力。
三、技能竞赛对获奖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情况
从就业的充分性、适配性、稳定性、收入看获奖选手的就业质量要远高于2017年全省高职护理专业的平均水平,获奖选手得到这样好的工作岗位,对此我们进行了探讨。在所有被调查的获奖学生中,他们均表示通过竞赛,自身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就业奠定了基础,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这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2]。
(一)获奖选手的综合素质过硬
就目前江苏各校参加全省技能大赛的选手都是通过学校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学员,对选手的技能水平、理论知识及职业素质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总的来说,具有“四能力,二意识”。要有良好的动手能力、语言能力、自律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以及服从意识、创新意识。
(二)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得以快速提升
学校对选拔出来的优秀学员开展强化集训,配备专职辅导教师,一对一进行辅导,在培训辅导中得到学校人、财、物的全方位支持。选手围绕技能竞赛的项目进行系统训练,而竞赛项目都比较贴近工作岗位,同时对本专业的知识不断进行强化,在竞赛中更是得到了有经验的护理临床专家的指导,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素养。同时在训练过程中,用人单位和选手密切接触,用人单位更是对选手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因此不少护理专家更是提前抛出橄榄枝,邀请选手将来到其所在单位实习。
(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
参赛的选手都是层层选拔出来的高手,比赛的项目往往有相当的难度和复杂性,高手过招决定了参与者需要具备刻苦钻研的精神与强大的意志力。同时训练过程中无数次的挫败都要求选手学会调整心态、不屈不挠、发挥聪明才干、善于总结失败经验,因此更好地培养选手的意志品质,增强了选手的自信心。而这样的品质正是用人单位所希望的,因此获奖选手在就业前就已经被多个目标单位锁定,就业时底氣更足,大赛的集训又培养了选手沉着冷静、不怯场的表现,这些都会增加面试评委对他们的青睐。
(四)培养毕业生的拼搏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能大赛项目是对选手职业技能的一种考核,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展现职业技能。[3]在赛前集训过程中,学生需要温故而知新,要不断向指导教师请教,同时更需要自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主动收集相关学习资料,整理分类、理解吸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个人智慧、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解决一个又一个难点,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课堂的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而这正是就业能力中所必需的。
(五)对获奖选手采取的优惠政策
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优惠政策,目前我省规定中职技能大赛中获奖选手在专升本时给予优先录取,为这些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都是围绕专业岗位技能展开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少用人单位的护理部主任都担任过大赛的评委,对获奖选手的综合素质有全方位的了解,近年来,在职人员的技能竞赛也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少用人单位的领导更是请选手给在职人员做示范,进行指导,抛出橄榄枝请选手将来投报本单位。
在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是幸运者,参赛院校为摘金夺银将大量人力、财力、资源投入少数几个选手身上。他们因为技能大赛都获得了精英教育,也获得了很多就业机会,对提升就业能力作用明显。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袁咏平.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就业与发展的调查研究[J].考试周刊,2014(96).
[3]杨青.混合学习教学模式下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