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类专业高职杰出人才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2019-06-11王琪谢敏秦补枝
王琪 谢敏 秦补枝
[摘 要] 校企合作建设和完善“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搭建融现代智能控制、“互联网+”、工业云技术的实践创新平台,探索多元投入、合作发展机制,建设“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创新工坊,实现校企设备同步、人员同步、技术同步和资源共享,协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杰出人才。
[关 键 词] 实践创新平台;产教融合;创新工坊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050-02
一、校企合作,建设和完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
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人才需求,以“三维”为取向,产教融合建设校内项目化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四级递进”能力。以“五个对接”为指引,参照行业、企业标准,企业合作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共建工学结合课程及教材,培养具有“四级递进”能力的“工匠”型杰出人才,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一)以“三维”为取向,建设实践教学平台
以技能维(Know What,知其然)、技术维(Know How,知其所以然)、素养维(Know Why,实践育人拓展学生职业生涯)三维为取向,产教融合打造项目化实训室、综合化实训中心、校企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基地,培养学生单项能力、综合能力、核心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四级递进”能力。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自动化专业实训场所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拥有校内项目化实训室8个、综合化实训中心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与帝豪电子有限公司、扬州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南京扬池工业气体有限公司和南京自控仪表有限公司等共建4家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与中石化南化公司检维修部、金陵石化建安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社会服务、技术开发”为一体的自动化实践基地。
(二)以“五个对接”为指引,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接”为指引,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云物大智”技术应用背景下,科学合理设计工学转化、教学内容更新,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培养具有“四级递进”能力的“工匠”型杰出人才。依据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培养规格,按照“四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参照行业、企业标准,根据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典型生产装置为载体,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通过“公共教育、技术基础教育、技术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实践教育”五大平台引入《化工仪表工(中、高级)职业标准》,融入安全、节能、环保理念,形成“工学结合、能力本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与南化公司检维修部、扬子石化电仪公司、金陵石化建安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化工过程控制系统》等5门工学结合课程及教材,以“做中学,做中教”形式实施教学,使学生在真实企业氛围的实训室完成核心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化工仪表维修工技能大赛中多次获一、二、三等奖。
二、多元投入,建设“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创新工坊
充分利用“云物大智”新技术,以专业面向的行业产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校企合作研究设计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创新工坊,探索共建共享共同发展为基础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技术同步、设备同步、人员同步,使实践创新平台技术与产业发展基本保持同步。试点专业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职杰出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中国制造2025”。
(一)四级技术服务研发平台对接企业需求,助推产业升级
在学校“科研架子观”的引领下,充分发挥科研功能,科学整体布局科研“骨架”,鼓励教师发表论文、申报专利等置于“书架”的科研成果,注重科研成果轉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置于市场“货架”的产品,着眼于科研的应用研究,使科研活动成为解决企业燃眉之急的“担架”。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是目前全国唯一有教育部、科技部“高校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省科技创业园”和“省大学科技园”三项荣誉的高职院校。2016年3月,南京科院中山科技创业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已与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共建高技能人才流动(化工园区)工作站协议。
借助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山科技园、江苏省科技创业园、江苏省大学科技园、省级南京化工区域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和江苏省南京化工园区紫光厂实训基地等平台,多方共建大学生创业创新中心、市级徐宁家大师工作室、陈黔宁专家工作室、智能仪表与控制技术工程中心、节能测控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等,与企业实现深度对接,创新推广技术成果,吸引高新技术项目,提升科技创新的深度与广度,有效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申请发明专利68项,授权7项;为企业技术开发技术项目18个,技术服务平台统计表见下表。
(二)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实践创新平台,科技反哺教学
在两化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工坊、教师工作室等培养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的实践创新平台。以“科研架子观”为引领,强化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成为反哺、支撑、引领教学的“支架”。创新工坊按照“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产教融合实现校企设备同步、人员同步、技术同步和资源共享,围绕行业、企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协同开展技术创新攻关与开发,搭建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杰出技术技能人才。
依托四级技术平台建成“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南京科院中山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大学生科技兴趣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开拓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相应的实践创新活动,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激发创业激情。依托大学生创新工坊,定期选拔具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优秀学生和优秀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创新创业孵化。3年内,学生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参加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三等奖。30个大学生科技兴趣小组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申报专利5项。
三、结语
在两化融合背景下建设创新实践平台,解决实践平台与产业技术同步的机制问题。以“三维”为取向,建设实践教学平台,以“五个对接”为指引,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四级技术服务研发平台对接企业需求,助推产业升级。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实践创新平台,科技反哺教学。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产、学、研、训协同创新,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祝士明,吴文婕.五个对接: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14(27).
[2]于志晶,刘海,岳金凤,等.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5(21).
[3]徐锋,郑向军.“校企融合、四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校科技,2012(7).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