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林下蛋鸡养殖产业化扶贫研究

2019-06-11符世雄叶方陈祖鸿于秋鹏孙新明金睿

家禽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养殖农村研究

符世雄 叶方 陈祖鸿 于秋鹏 孙新明 金睿

摘  要:林下蛋鸡养殖产业作为“短、平、快”扶贫项目,对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促进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乡村振興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农业产业化林下蛋鸡养殖扶贫做探究,阐述农村林下蛋鸡养殖扶贫产业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林下蛋鸡;养殖;产业化扶贫;研究

中图分类号:S8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85(2019)2-0003-03

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模式之一。近年来,随着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力度的增大,为有效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扶贫开发的重点逐渐由“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即产业扶贫。林下生态蛋鸡养殖——就是充分利用空闲的林地、山地,进行自然放养,让蛋鸡自然饮山间泉水,采食林间虫草。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引领下,一些深度贫困地区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林下蛋鸡养殖产业,走立体农业、生态林业的路子,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有效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

1  农村产业扶贫模式概述

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依托区域的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等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产业扶贫的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是由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相互衔接所形成的重要扶贫道路。产业扶贫主要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问题,产业扶贫以优势产业的建设及关联为途径,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的建设重点包括4个方面:①加强本地区自然资源的调查了解,明确区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②研究本地区扶贫产业现有市场渠道及潜在市场,确定扶贫产业的发展定位;③以本地现有扶贫产业为基础,科学规划,扩大规模,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④加大政府对企业(合作社)的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推动农特产品的创新化与品牌化发展。

总体来说,通过走绿色生态之路,发展绿色、生态、健康的农特产品,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品牌化的种养殖产业是产业扶贫工作的必由之路。

2  农村林下蛋鸡养殖扶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合作社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养殖标准化程度低,示范带动能力不强  农村地区蛋鸡养殖多以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方式为主,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场区选址、布局不规范,卫生防疫意识差,疫病控制的难度大,蛋鸡养殖难于实现标准化生产,制约了蛋鸡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蛋鸡养殖产业化发展水平有限,规模不大、效益不佳,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示范带动能力不强。

2.2  市场价格不稳定,市场风险大,品牌意识缺乏  林下蛋鸡养殖仍以传统养殖方式为主,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名优特品牌不多,鸡蛋品质依靠市场的自由竞争,由于受禽流感等疫病影响,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部分贫困户养殖效益不佳。家庭经营特征明显,蛋鸡养殖产业结构不优,品牌单一,影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3  缺乏必要的政策、资金及技术支撑,难以突破发展瓶颈  接受先进农业实用技术能力较弱,缺乏必要技术、技能和长远发展规划,对当前国家的政策导向不了解,经济来源单一,收入有限,养殖资金匮乏,难以扩大规模,稳定增收难度较大。

2.4  饲养密度过大,分群不合理  高密度饲养,传染性疾病爆发概率增加,病原体变异速度加快,使鸡病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不同日龄鸡群杂居,使疾病流行日趋扩大,发病个体由单一病原逐步转变为并发及混合发病,增加疾病防控难度。

2.5  防疫程序不规范,人禽混居现象普遍  不按照正规防疫规程开展防疫,增加了疫病传染和发病机会。人禽混居,上门收购禽蛋产品,不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成为禽病流行的因素之一。

2.6  消毒灭菌不彻底,病死禽处理不及时  畜禽进出场地及设施消毒灭菌不彻底,没有严格按照“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禽舍重复利用,成为禽病流行的媒介。病死鸡处理不及时,造成了疾病流行。2.7  滥用抗生素药物,没有落实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  重治疗,轻预防,遇到疾病大量投喂抗生素类药物,不注重鸡群生物安全管理,鸡群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抗病、免疫失调等亚健康状态,增加了疾病流行风险。且大部分养殖场(户)没有自己的种鸡场,雏鸡质量品种控制措施很难配套落实,雏鸡无序长途贩运,增加了鸡病流行隐患。

3  建议及对策

3.1  探索脱贫攻坚猫准机制  建立农村产业化扶贫项目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村合作社和贫困户为重点对象,因地制宜,在适合林下蛋鸡养殖的地区科学选址布局。适当降低贫困户参与林下蛋鸡养殖的准入门槛,统一为贫困户林下蛋鸡养殖项目购买保险,使低收入贫困群体能够真正受益。

3.2  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  加强农村深度贫困地区林下生态蛋鸡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加大以水电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扶持力度,实施专业化生产、标准化养殖、规模化经营,积极推广林下蛋鸡养殖,构建现代生态循环林下蛋鸡养殖产业。以龙头企业、合作社为依托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支持农户发展家庭牧场,推行精细化管理。按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标准,加快林下蛋鸡标准养殖场等示范项目的建设,鼓励贫困地区贫困村积极开展与示范区的合作。

3.3  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坚持内扶外引相结合,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建立一批林下生态蛋鸡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成为企业集团,实现抱团发展。大力培育林下蛋鸡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蛋鸡养殖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提高龙头企业的整体规模和实力。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树立蛋鸡养殖精品意识,不断挖掘特色,延伸产业链,培育林下蛋鸡知名品牌,切实提升产品结构。

3.4  加大品牌营销体系建设  培育打造一批区域品牌、公共品牌。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措施支持企业、合作社开展省级以上名优品牌评选认定工作,支持经营主体利用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体开展宣传推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林下生态蛋鸡绿色生态产品宣传推广。

3.5  加快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依托政府平台公司,全面推进生态鸡蛋进学校、进医院、进国企、进社区,在机场、景区、高铁站点、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设置林下蛋鸡产品展示销售窗口。建立对口帮扶城市禽蛋产品市场开拓协作机制,提高禽蛋产品市场占有率。鼓励依托京东、天猫、淘宝、善融、融E购等电商平台,拓宽市场营销渠道。坚持以销促产,实行“订单式”产销模式。建立贫困地区贫困村生态蛋鸡产品目录,按照“合同供货、协商定价、集中配送”原则,面向贫困村定向采购,确保供销稳定。实施生态家禽(蛋)产品“走出去”战略,支持开展蛋鸡国际标准认证,完善冷链物流配套体系。积极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建设,鼓励蛋鸡生产基地直接与各市综合超市、食品超市等大型连锁企业合作,建立起长期的产销联盟,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

3.6  加大资金(金融)政策扶持  交通、电力、发改、扶贫、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应加大行业政策资源统筹安排,重点支持贫困乡镇、贫困村组、贫困农户发展林下生态蛋鸡养殖产业。国土资源、林业、水利、环境保护等部门对贫困地区规划发展蛋鸡养殖的用地保障、环评等要优先安排、简化审批程序并给予政策优惠。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对标准建设、质量监管、品牌创建等给予重点支持。统筹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市、县相应安排家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林下生态蛋鸡产业发展,将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贫困对象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纳入扶持范围。对开展生态家禽养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实施目标价格保险,推动各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林下蛋鸡养殖产业信贷投放。

3.7  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建立完善林下蛋鸡养殖扶贫产业专家咨询服务机制,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专家委员会,开展对标准建设、质量监管、蛋鸡品牌打造、疫病防控、市场开拓等重大问题研究和咨询服务。鼓励和支持“三农”专家到重点县、乡挂任职,加强蛋鸡养殖产业指导服务,引导支持基层农技人员创办领办联办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林下蛋鸡养殖产业。加强对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培训,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养殖技术人才,充实基层科技创新技术队伍。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通过完善“专家一农技人员一科技示范户”的科技转化快速通道,全面推进农业科技的进村入户。

4  小结

通过对区域优势资源的整合,因地制宜地发展地区支柱产业,能有效地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的全面繁荣,促进乡村振兴。农村林下生态蛋鸡养殖技术容易掌握,它可以解决林下大面积闲置土地造成的资源浪費问题,进行立体复合种养,为生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又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子,助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

参考文献:

[1]  李胜文,罔俊强.农村基础设施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5,14(4):21-25.

[2]  廖富洲,王巧.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

[3]  马海霞,李慧玲,杨睿,等.新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  彭星间,肖春阳.市场与农业产业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年.

[5]  徐孝勇,赖景生,寸家菊.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扶贫模式与扶贫绩效及政策建议[J].2017,17(3):16-19.

[6]  邢成举,赵晓峰.论中国农村贫困的转型及其对精准扶贫的挑战[J].学习与实践,2016,8(07):33-35.

[7]  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6,13(5):21-24.

猜你喜欢

养殖农村研究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种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