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论指导绿色发展
2019-06-11王少峰
[摘要] “两山”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自然观、发展观的创新发展,在“两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中,西城区以绿色空间、绿色文化、绿色经济、绿色生活方式为抓手,全面推进了西城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 两山理论; 绿色空间; 绿色文化; 绿色经济; 绿色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 D616;D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9)03-0014-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面简称“两山”理论)等一系列创新理论,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西城区是北京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的肇始之地,是中央机关日常办公和政务运行主要承载之地,是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多种不同类型机构高度聚集之地。如何在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老城区,走出一条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实现好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成为首都践行“两山”理论的一道必答题。
“两山”理论的丰富内涵
从理论视角看,“两山”理论包含着“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个层次,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贯穿着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科学指南。
“两山”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从历史观来看,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生态与文明的关系史。在原始文明阶段,人类主要靠采集果实、渔猎为生,顺从自然、敬畏自然;在农业文明阶段,人们春种秋收,男耕女织,抱守“绿水青山”奋力争取“金山银山”;在工业文明社会,人类只顾“金山银山”,战天斗地侵害侵占“绿水青山”,人与自然矛盾丛生。进入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两山”理论实际上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矛盾冲突走向和谐统一的文明走向。
“两山”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于自然观的理论,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設奠定了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质上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下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基础与价值归宿的关系,科学把握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是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良性互动的科学指南。我们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两山”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按比例协调发展是社会生产的一般要求,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方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理论的提出都是对实践诉求的深层回应。过去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走粗放型、消耗型的发展模式,给长远发展留下了隐患。“两山”理论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起来,通过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之路,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内涵。
大力营造绿色空间
绿色意味着生命、健康和活力。在西城落实“两山”理论首先要补齐生态短板,强化空间建设。
挖掘拓展绿色空间。受都城文化的影响,西城区历史上多皇家园林、少民众公园,行道树和机关小区绿化是基础常态。为了打造绿色之区,西城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出台实施“生态西城发展规划”,突出生态环境、低碳环境、设施环境、市容环境和制度环境五个主题,统领区域绿色发展目标。例如以“生命印记、故都风采”为主题,率先建成北京营城建都、环二环、莲花河三条滨水绿道,增设临水栈道、活动平台、休闲廊架,栽种国槐、银杏、垂柳,增植地带性植物,营造色彩丰富、季相变化的乔灌草复层混交景观,打造“三河、六带、多景”生态休闲长廊,把既有公园、小区绿地、文物建筑等景观串联起来,让沿线12个街道100余万市民受益。建成核心区首个湿地公园——西海湿地公园,打通什刹海环湖绿道,强化“绿肺”功能,为首都市民增添了天然氧吧。
因地制宜“留白增绿”。习近平总书记指导首都发展,特别提出要注重“留白增绿”,进行生态重塑的政治要求。为更好地履行核心区的职责使命,西城区围绕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统筹零散地块、闲置地、边角地和拆违空地等土地资源,结合社区服务、文化设施、停车设施等功能,“小规模、渐进式”地实施“留白增绿”。建成老城特色的小微绿地、口袋公园、街心公园100余处,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6.36%,生态空间大幅度增加,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开窗见绿、出门进园”的愿望,“绿色”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重拳出击整治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为此,西城区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采取清洁能源替换改造、向居民发放“煤改电”补助等措施,让煤炭能源历史性退出老城。推进老旧机动车淘汰、对企业实施环保技改,严查严治餐饮油烟、扬尘等各类污染源。全面推进河长制和“水岸共治”,制定“一河一策”方案,扎实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和工程,当前全区所有排河口均无排污现象,水质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实现30%,城市环境得到了持续优化。
积极倡导绿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从“两山”理论的视角看,老城区的一砖一瓦就是“绿水青山”,要结合街区整理更新,以更加宽广宏大的文化视野,寻求老城文化与生态理念融合发展之路。
以“文道”为统领,重塑古城的自然历史风貌。文化具有引导、凝聚和融合的功能,生态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公民,有利于营造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两型社会”氛围。为建设好老城生态文化体系,西城区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统筹文化保护和生态修复,提出“绿道、文道、商道”重塑工程。其中“文道”是沿中轴线由北至南,把什刹海、景山等连缀成线,贯穿18片历史文化街区、6片风貌协调区,与“绿道”“商道”融合,把文物古迹串联起来,成为一条寻根北京的历史文化廊道。依托谦祥益、盐业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旧址等历史建筑,以百年劝业场为中心,建设北京坊,形成“一主街、三广场、多胡同”的空间格局,打造依托老城文化的“新中式文化生活体验区”,被称为北京文化新地标。
构建“四名”体系,实施老城的整体保护。着眼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西城区提出了“名城、名业、名人、名景” 的“四名”思路。名城是保护工作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名业是名城的有力支撑,名人是名城和名业的见证与传承,名城、名业、名人共同构成名景。出台历史街区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不断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丰富绿色休闲公共空间。实施“四名”汇智计划,邀请与名城保护、城市规划有关的社会团体、研究机构共同参与保护工作,当前入选的70个团队共组织活动150余场次,包括名城研究、文化遗产等23个主题。“四名”体系突出的是整体保护的思路,从对单一文物保护拓展为对街区乃至整体城市风貌的保护,从“重物”保护拓展为对文和物的共同保护,推动文物保护向大遗址、文化遗产保护转变。
推进文物“三解”,创新老城的保护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西城区提出和实施不可移动文物的“三解”工程 ,大规模启动文物腾退修缮和利用工作,实施了推动完成杨椒山祠、粤东新馆等52处文物的征收腾退,完成劝业场、齐白石故居、普济寺等76项文物修缮。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对腾退文物建筑的有效利用,与正阳书局合作,在万松老人塔打造“北京砖读空间”;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利用沈家本故居开办中国法制名人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群众“走进来”,不断拓展文化空间。
切实发展绿色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西城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老城绿色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核心区经济高地。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明确以金融为主导产业,以文化科技、大数据为重点产业,以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健康医疗、高端智库为培育类产业的“一主导、两重点、三培育”的产业布局。围绕聚焦重点人才、公共服务和创新创业扶持等方面,研究制定“金服十条”“金科十条”,进一步完善“1+5+N”高精尖政策体系,整合发展资源投向重点产业。引进中国林权交易所、中国水权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等要素市场,推出碳汇交易、生态资源交易等产品,培育市场的生态成本意识、集约环保理念,引导企业绿色发展。
抓好疏解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是老城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条件。按照“四少两高无污染” 基本要求,加快“腾笼换鸟”,推动传统经济结构向以金融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为引领,文商旅融合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快速补充的经济发展格局转型。用好疏解腾退空间,“动批”市场疏解空间引入宝蓝金融创新中心、北京金融科技中心等。五年来,中关村西城园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由369亿元增至2687亿元,利润总额由56亿元增至262亿元,实缴税费总额由22亿元增至108亿元,成为老城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2018年前三季度,西城区万元GDP能耗0.090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71%。用水量6961万立方米,万元GDP水耗下降率为6.1%,绿色集约发展效果明显。
做强做优金融业,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把握金融街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功能定位,促进金融创新发展和高端发展,截至2018年底,金融街金融机构总数1835家,总部企业175家,管理金融资产总规模超过100万亿元,占全国的40%以上。实施金融街服务体制改革,创新构建北京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和北京金融街服务中心有限公司、金融街论坛四位一体服务体系。紧紧抓住财富管理、金融科技、金融业对外开放等重大机遇,利用北展地区疏解腾退空间资源,加快建设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一批金融科技重大项目落地,北矿金融大厦、首建金融中心全面入驻。引进中美绿色基金、丝路基金、中拉产能基金等国内国际绿色发展基金,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努力打造绿色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充分调动公众、市场和政府的积极性,让三个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各尽其职,并形成良性互动。
强化绿色宣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成败的关键。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培养人和自然平等的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意识教育与绿色宣传。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化、创立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形成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的良性互动。围绕建设美丽西城,启动美化环境、保卫蓝天等专项行动;组建生态环境百姓宣讲团,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宣传,广泛开展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教育;组织“绿色家园,益动西城”志愿服务,开展“清风行动”专题讲座;举办“绿色交换空间”“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光盘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让生态环保意识进入千家万户。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建筑,支持既有楼宇绿色改造,鼓励使用中水,强化节能减排,打造绿色空间。在全市率先推出“生态阳台·都市菜园”活动,引导居民利用家庭阳台、闲置空地种菜养花和摆放花卉。利用公园、绿道及社区公共空间等资源,率先提出园艺文化推广中心暨园艺驿站建设,为群众提供家庭园艺的规划设计、养护培训等服务。近年来,结合“百万鲜花进家庭、进社区、进街巷”等活动,依托21家驿站开展各类园艺活动500余场,传播园艺文化与生态文明理念,使120余万人从中受益,让绿色融入百姓生活。
建设绿色社会。围绕落实北京新总规,编制“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发展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规划。落实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协商制度,定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不断改进生态建设。落实政府绿色职责,建立生态文明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针对重点区域和领域,实行“日巡、周查、月评、季点名”,确保生态环保相关数据的实时更新。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对已查处主体和整改区域的复查复检,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完善生态环保监管长效机制。动员广大市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绿色社会共享绿色生活一个都不能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李宏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当代中国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王少峰,中共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原党组书记、区长)
责任编辑 / 易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