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老的越南民间艺术

2019-06-11覃颖敏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越南

覃颖敏

越南因其地形特征,被人称为一根扁担上的国家,细长的扁担两头挑起的是两大三角洲——红河三角洲与湄公河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与丰沛水流,让越南的水稻种植量一直排在东南亚前列,红河三角洲也成为了东南亚第一个水稻种植中心。

作为典型的稻作文化国家,越南由此衍生出的各种文化艺术多少带有人民辛苦劳作、团结协作、祈求丰收、期盼风调雨顺的愿望在内,并以戏剧、民歌、舞蹈的方式展现出来,那古老悠长的历史艺术韵味留存至今,成为越南人民愈发珍惜的文化瑰宝。

嘲剧,越北三角洲的民间艺术

越南有四大戏剧,鶹剧、嘲剧、改良剧、话剧,历史最悠久的当属嘲剧。顾名思义,这类戏剧通常带有嘲讽、调笑、戏谑的意味,是11世纪李朝时期在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兴起的一种民间艺术,包含有唱、舞、乐、文等表演形式,与中国宋代杂剧有些相似。每当在农忙结束之时,村民们在户外搭个简单的戏台,甚至有时候就摆张桌子,就可以表演起来。

通常一出嘲戏就是一个故事,演唱内容多引用俗语和民谣,经过编排形成或诙谐幽默、或乐观向上、或伸张正义的故事,佐以大鼓、二胡、唢呐等民间乐器,伴以插舞、集体舞蹈等形式将嘲剧演绎出来。

与其他越南剧种不同,嘲剧主要描写的是农村人的日常生活,很少出现皇帝、贵族一类的人物。或许这就是为何嘲剧在13世纪陈朝后期传入皇宫遭到冷落,还一度被禁止在宫中演出的原因吧。但因其内容反映现实、音乐明快轻松、唱腔接近民歌,所以在人民群众中依旧很受欢迎。

颇有意思的是,最开始嘲剧中的人物都没有姓名,只是以他们的工作职位作为称呼。每一出戏的人物形象都是固定的,勤劳工作的男子,娇羞可爱的女子,好吃懒做的大汉......随着嘲戏影响力渐渐扩大,才有了较为典型的观音氏敬、氏牟、翠云等在越南家喻户晓的戏剧人物形象。

然而到了20世纪初期,西方思潮涌入越南,在城市里嘲剧不再像以往一样大受追捧,甚至许多河内嘲剧院被迫关闭,另寻生计。直至20世纪中期,越南开始重视民族艺术遗产的保护,骆越剧团嘲剧队和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第二嘲剧队趁此机会组建了河内嘲剧院,将以往较为出名的嘲剧演员集合起来,并排演了《观音氏敬》《刘平与杨礼》《慈识》等一系列著名剧目。直至今天,河内嘲剧院仍是经常举行嘲剧表演的少数剧院之一,也是让嘲剧在现代生活中焕发生机得最成功的剧院。

在越南东兴县丰州乡的霍村是太平省嘲剧的摇篮,村里不少人是越南专业嘲剧团的艺人,村民们自发成立霍村嘲剧俱乐部,为了更好地推介霍村嘲剧,俱乐部会将演出和日常练习进行录音、拍摄,并上传到Facebook等网站,附带简单的内容介绍。渐渐地嘲剧艺术声名远播,走出了国门,走向了美国、加拿大、瑞典、日本等国家。

在昔日的升龙城,今日的越南首都河内市中心,河内嘲剧院每周三晚上都会响起嘲剧的歌声,在古街文化交流中心,每月第二个星期五晚上嘲剧表演都会如期举行。如今的嘲剧从舞台布置、道具、服饰再到舞蹈都做了大量的改良,不少导演和音乐家在剧中会加入现代音乐和音效,还会根据外国故事进行改编,赋予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新的生命力。

官贺,“结义”之歌

京北地区是积淀着越南千年文化底蕴的区域,地位类似于中国洛阳古城,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孕育出许多门类的民歌,其中官贺民歌最广为人知。2009年9月30日,这一类以“结义”为缘由而兴起的民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荣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结义”是越南京北地区先民的一种习俗,不同于中国汉语中义结金兰、结义兄弟这类以个人为主角的结拜行为,越南结义指的是两个临近的村子结为兄弟村,表示此后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互帮互助。为庆祝两村结义,每年村民们都会聚集在村亭村祠前举办联欢活动,其中包括唱祝歌、对歌、交缘歌等,统称为唱官贺,结为兄弟的村庄统称为官贺村。到了19世纪,京北地区的官贺逐渐变形,正式定名为北宁官贺民歌。

在形式上,传统的唱官贺是没有乐器伴奏的,歌词要求含蓄,服装要求清雅,且多采用对唱的模式,所处环境不同,唱法也不同。每逢春季庙会、各官贺村村民聚会、结义时的唱法叫唱祝;在村祠前结义唱的称为唱祭;在庙会上祈求吉祥的称为唱会;在庙会夜晚唱的称为唱更;还有请吃槟榔唱,请喝茶唱,与人告别时的辞友唱,仿佛无时无刻都有人在唱歌。

双方对唱的人称为官贺之友,按照性别分为男士官贺组与女士官贺组,男士组内有一位领头的称为“大哥”,其余的人称为“连兄”,女士官贺组的领头称为“大姐”,其余的则称为“连姐”。在对唱时,大哥和连兄们穿的是白竹布裤黑绸袍,大姐和连姐们挽起长发,穿“三身七身”长袍,系桃红色或天蓝色腰带,婀娜多姿。

每年春季的农闲时节,是官贺庙会举办的日子,各村轮流举办,官贺村友们纷纷前来对歌,好不热闹。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农历元月13日在林市镇举行的林庙会, 49个官贺村的村民们都会集中于此,万人空巷,场面极其壮观。

Tips

三身七身:穿三件长袍套在一起称三身;穿七件长袍套在一起称之七身。

结为官贺之友的男女则成为一家人,两人之间不允许通婚。

结友仪式上,男士官贺组要在平时唱官贺的地方请女士组吃饭,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由男士组支付。

敲响最清亮的钲,奏响最低沉的锣

在越南,西原又称为中部高原,是越南8大地理分区之一,包括多乐省、得农省、嘉莱省、昆嵩省和林同省。早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东南亚青铜时代晚期至早期铁骑时代,西原锣钲音乐便在这里兴起。

锣钲是两种乐器的名字,有乳为锣,无乳为钲,两者虽都为圆盘状物体,直径20~60厘米,最大的可达90~120厘米。但锣的中间凸起一块半球形,敲起来的声音低沉稳重,而钲的声音则是清脆响亮。西原地区的人民多数信仰萨满教,认为锣钲的声音是在人类、神和超自然世界三者之间交流的“语言”。

在越南丹珊诗歌中有一段关于锣钲的唱词:敲响最清亮的钲,最低沉的锣。轻轻地敲让妙音随风洒满大地,大力地敲让钲声响遍四方,穿过楼板飞向远处,透过屋顶飞向天空。敲得树上猴子松手掉落地上,敲得魔鬼入迷忘了害人,敲得鼹鼠忘却挖洞,蛇蟒发僵不能动,兔子吃惊竖耳听,麋鹿神往忘吃草……这神秘的传说为西原锣钲文化添上了更多迷幻的色彩。

实际上,从兴起伊始到如今,锣钲与西原人的日常生活依旧息息相关,从呱呱坠地到撒手人寰,当中的许多环节都离不开锣钲:在迎接婴儿出生的“吹耳礼”上,在子女婚嫁的大喜日子里,在迎新年庆新稻、贺新居庆战功之时,在告别亡人的“弃墓禮”上。

不仅如此,西原人认为每一面锣钲的背后都有一位神灵驻守,年代越久远的锣钲,神力也就越强大,锣钲的价值还代表着整个家庭财富的多寡。在多乐省乐县骏村居住的摩侬族人收藏有一套锣钲,在以前这一套锣钲的价值相当七八头水牛,非常珍贵,摩侬人从来不会将锣钲外借。村里的象群主人是一名巫师,他认为大象在祈安礼上若没有了锣钲声,它的灵魂就会迷失,每当锣钲声响起,一只只大象温顺地跟随着象主人的指挥参与礼拜,这时候是锣钲把万物联系在一起。

锣钲艺术在西原历经数千年,发展至今,种类繁多。在每个西原村庄,都会组建锣钲表演队,一队的人数有3~12人不等,每个人只敲一只锣或钲,以不同的和声方式来演奏多音级的曲调。表演者的额间系着一根头绳,赤裸着两腿有节奏地在地面行走,双手一开一合,动作简单且富有感染力,围观者可跟随着演奏者的节奏加入舞蹈当中。

每逢节庆之时,西原的土地上便会生起一簇簇篝火,人们聚在一起喝酒唱歌,围着火把、踏着震撼山林的锣钲鼓点翩翩起舞,点点火花在空气中崩开,浪漫又神秘的西原锣钲文化在月光的照耀下,长久流芳。

Tips

2005年11月 25日,越南西原锣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锣钲可以单独或成套使用,每套2~13只不等,有的地方18~20只为一套。

西原锣钲文化节于每年11月中上旬举行,规模较大。文化节期间还会举办各种西原地区文化特色活动。

猜你喜欢

越南
越南·河内
读图
越南·河静省
夜幕下的人间风味
越南见闻
越南百里“银滩”
2014年4月1-15日越南胡椒出口额达7 830万美元
街头理发摊
“凯萨娜”侵袭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