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游赏
2019-06-11张天翼小辫儿LOSTAdam猫饭团
张天翼 小辫儿 LOST Adam 猫饭团
春游书店,你需要先听听大咖“导游”怎么说!
书店的氛围让创作者保持斗志
一头银发的欧阳应霁,有着许多头衔:漫画家、设计师、美食评论家、生活家……几乎所有时尚的东西都被他“玩”了个遍。他不把自己局限于任何一个领域,总是在边缘眺望,然后穿梭、深扎、跨界、跳跃,但创作始终贯穿着他的职业生涯。至今欧阳应霁仍保持着规律的写作习惯,而大量且深度的阅读则是他保持旺盛创作力的重要来源。书籍和杂志的阅读经验会成为他的创作灵感,一些有理论背景的作者会影响他为人处世的思想,甚至读到的一些读者想法也会成为他创作的参考内容。他熱爱读书,即使是在旅行中,所到城市的各类书店也在他的必去清单里。这个看似跳脱,把每个爱好都经营成一门学问的玩咖,在对待读书这件事上,意外地非常传统老派。
创作者和书店的微妙关系
比起普通读者对书店玩赏的心态,作为作者的欧阳应霁对书店的感情,好像又多了一份不同。每当欧阳应霁到书店的时候,会留意里面有没有自己的作品,或者自己的作品在哪个分类区域陈列着。他说:“我会更敏感,观察自己作为创作人究竟在这个领域占什么位置,留意前辈、同辈在这个领域里是怎样用功的,由此思考自己的不足。”欧阳应霁很喜欢在书店里观察和比较,同领域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刺激和挑战,这种独特的氛围使他始终保持旺盛的创作斗志。
近几年的书店开业潮,让“实体书店回暖”的声音慢慢大了起来,但其实这些新兴的书店,更多的是以一个综合文化场所的形态出现,与活动场地、展览场地融为一体。有人说这样的书店不“纯粹”,但欧阳应霁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走向。他认为原始的纯粹的书店,更考验主理人挑书的眼光,他说:“纯粹的书店属于比较过去的一种形态,这个形态的书店也能生存,但是在当今市场下,除非有很好的准备,或者不把开书店当作商业行为,不然的话还是要考虑整个市场、读者、各种文化、活动的连接,想把这些事情凑在一起,就要求书店必须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
在香港,因为租金贵或者人工贵的问题,做书店其实更困难。“香港也有一些老牌的传统书店,比如叫辰冲的英文书店、三联书局、中华商务书馆,诚品也来了好几年,但和内地的书店行业相比,香港没有太多选择。”欧阳应霁觉得本地一些独立小书店更加有趣,聚集了一批文艺青年,店里选书通常都会集中在某个领域,比如艺术类的、设计类的,书不多但是挑得很精,这种尝试也是在目前大环境里的一种生存方法。
跨界空间是一次创作的延伸
无论是早先香港的味道图书馆、深圳的小酒馆,还是北京的实验厨房,欧阳应霁的跨界一直令人惊喜,在他看来这些都是过去创作的延伸。十几年间,欧阳应霁完成了十几本跟生活美学有关的书,现在的跨界空间,则是把这些在书上写的一些人和事情变成落地的体验。最新落成的位于西安Localand的霁在,是种种经验的集合,是一个包括生活杂货、日常艺术、自在面食、游牧料理的完整板块。
欧阳应霁认为在他的空间里,餐厅东西必须好吃,画廊则倾向于年轻、创意的生活类型的作品,他说,“我们强调的是日常艺术,这些艺术作品首先是大家负担得起的,另外就是跟生活更紧密地连接,有互动,或者相互有一些刺激。”而霁在陈列售卖的书籍,则都出自欧阳应霁的亲选,主题是蓝色,无论是蓝色封面的书还是一些跟蓝色相关的内容,无论是中文英文还是其他语言的,无论是文字的、插图的还是漫画的,都来者不拒。霁在所呈现出的轻松状态,也是欧阳应霁对读书秉承的一贯开放态度,用一种游走的心情跟状态,让能够发生的事情发生,但做出每一个决定的时候,也清楚为什么我们决定这样做。
欧阳应霁
香港资深跨界创作人,媒体及公众眼中的全方位生活家。长期关注及研究当代生活方式,艺术与设计潮流、旅游与饮食文化。生活及工作实践跨越众多身份,包括:设计师、饮食评论家及旅游作家,漫画家及漫画策展人,电视、电台、新媒体节目主持人,饮食文化项目策展人,社会公益活动代言人、演讲嘉宾。
快问快答
《女友》:在阅读上有没有特别的偏好或者仪式感?
欧阳应霁:阅读主要是对自己制定要求。严肃、认真的书尽量选在早上读,尤其是7:00-10:00这个时间段。坚持将每天早起后的最少两个小时用于读书,可以读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书,也可以读其他任何书。无论乘坐长途还是短途的交通工具,都可以在行程期间读书,任何书都可以。
在室内读书我会尽量不同时听音乐,如果有音乐的话,也只能是没有歌词的那种安静音乐,比如说古琴。我觉得有些古典音乐在读书时听不太ok,因为情绪可能会被牵动。读书时候也尽量不要吃东西。读书主要是读实体书,电子书几乎没有。
《女友》:喜欢什么类型的书和作者?
欧阳应霁:我工作室书架上的书跟家里书架上的书完全不一样,工作室的书架上有漫画类、艺术类、设计类、旅游类、饮食类的书籍,每个大类分得很清楚。家里的书架上主要是文学类、音乐类、中国艺术类,一些跟生活有关的书,比较休闲一点的都会放在家里的书架上。
喜欢的作者很多,比如说张爱玲、意大利的卡尔维诺。最喜欢的是村上春树,基本上收藏齐了村上的所有书,以及相关的作品和对他研究的书,包括他作品中的插图,或者他跟其他插画家的一些作品,按着一个作者发散出去,收集他相关的所有材料。
编剧作家们都有“书店忧郁症”
编剧作家们面对书店,目力所及不仅是书,还是插满旗帜的沙盘,是“所有自己不能写的东西”。再翻翻那些书,一边痛感“同行们都已经写出这么多好东西了我还写个毛啊!”,一边依旧沦陷在书海中无法自拔。因为书永远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是通往平安喜悦的随意门。
小说、剧本里,闪烁着作者的灵魂之光
我是个写小说的,偶尔也写剧本,曾有朋友问我,写剧本的人需不需要多看书呢?答曰:编剧们的业务学习重点是“拉片”(就是反复看电影电视剧),读书没那么需要,但也非常需要,尤其是写古装剧的编剧们。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闹出“款待不周”、“手上的掌上明珠”的笑话。
更要紧的是,无论小说还是剧本,文艺作品中闪烁的是作者的灵魂之光。如果编剧不是学养深厚的严歌苓,《梅兰芳》里不会出现“纸枷锁”这样的含义深远的意象,以及“输,不丢人,怕,才丢人”这样练达精彩的台词。
大家都有“书店忧郁症”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书店也始终是心中圣地。不过我自己从事写作行当之后,走进书店的心情殊为复杂。亚历山大大帝犹是王储时,每听闻父亲腓力前线奏凯,辄忧心不已,生怕留给自己征服的地盘不够多了。我面对书店书架,其情庶几相似,目力所及看到的不仅是书, 而是插满旗帜的沙盘,是“所有自己不能写的东西”,再翻翻那些书,痛感“同行们都已经写出这么多好东西了我还写个毛啊!”。有次跟其他作家朋友交流,才发现大家都有这种“书店/图书馆忧郁症”。(有人咬牙说道,要相信自己写得不一样!)
美好的书店也往往是一座城中最令读书人向往留恋的东西,南京的先锋书店、成都的方所书店、杭州的钟书阁,青岛的良友书坊等等,均已荣膺打卡地标。不过在北京住了几年,我最喜欢的书店不是声名显赫的“单向空间”,或又复古又洋气的“老书虫”,而是一间不那么出名的书店。
它位于某座建筑物的七楼,遂名“七楼书店”。很不好找,内部格局也不规整,店里从来不跟着榜单卖畅销书,书架上都是三联、译林、岳麓书社等出版社的库房底子,经史子集什么都有,还有好几架子外版书,论斤约秤。大家在密密麻麻的书架上疯狂挖宝,挖满一筐,拖过去称重交钱。老板进货的路子很野,有几年店里常有从国外论吨买回来的二手绘本,也不上架,只用菜市场装菜的蓝色塑料大筐盛着,摆一地。我跟朋友常相约去“淘宝”,淘到许多极精美的外文立体书。
“啃豆”真香,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是书店
先生对我囤书的行为偶有微词,他说,没必要收藏的书,买电子书读后删除就好了嘛。我曾对纸质书有种狂信的态度,认为不能一页页用指头捻动翻页发出哗啦啦响声的就不能叫书。然而前几年先生以一部kindle作为生日礼物,我跟它相见恨晚,深切体验了“真香”,肉麻地称它为“我的体外器官”“我的爱豆”(心爱的“啃豆”),即使下楼去趟超市也要带着它。
那行不爱读书的人,总叫嚣着都市人不爱读书,论据之一就是:公共场合拿着书本阅读的人少了。而我看到的是,以Kindle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器、手机APP反而给予读书人更多自由,如同随身带一座移动书店。
以前出远门带书难题太多,不够装、带哪本……有了kindle,all in!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是咱家书房。
为每次旅行中的阅读选一个主题,比如“玩哪读哪”,是很有趣的做法。去巴黎时带上《巴黎圣母院》,观赏巴塞罗那的斗牛之前读《太阳照常升起》《死在午后》,到中东旅行途中翻翻《耶路撒冷三千年》,将书页上的跟眼前的对照来看,抚今追昔,滋味大大的不一样。
记忆中最快乐的读书体验,是去希腊圣托里尼岛玩时住在一间极美的海边公寓里,每天下午換件凉快的连衣裙,拿着kindle到旅店的楼顶花园对着地中海的湛蓝波浪读书,以海浪声作为BGM,一直读到太阳坠入海中,照在kindle上的光由金黄变为金橙,再变成深红色。那趟旅行的阅读主题是罗伯特·海因莱茵,我在候机厅里读完《星船伞兵》,在地铁上读完《严厉的月亮》,在维苏威火山脚下的餐馆里等厨师烤披萨时读完《时间足够你爱》……旅行真是太适合读科幻了,那些本来就在云端、在星辰之间的故事,回响在旅途疲乏和目不暇接的新景物带来的眩晕中,更令人双脚漂浮,迷迷离离。
意大利的旅馆里,有三种语言的《五十度灰》
国外大部分旅馆酒店的公共区域都有书架,给客人们备一些打发时间的小说,体贴的店家会备有多种语言,有一些藏书是住客离开前赠送的。我每次都积极地跑过去,把所有书刊翻腾一遍,看看世界人民爱读哪些书——意大利的家庭旅馆书架上有三种语言的《五十度灰》;开罗旅店书架上被翻得最烂的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慕尼黑旅店书架上一半是英文版企鹅出版社的名著,一半是多种语言的歌德和君特·格拉斯;马来西亚度假村的书架上惊喜地找到华文书,好几本台湾繁体版三毛散文,一本《还珠格格》,一本简体《人类简史》。
后来一位作家朋友告诉我,他每次出门都要带一本自己的书,离开前放到旅馆书架上,他说,“这样下一位中国旅客就有中文书看了,而且他会觉得,哇,这个作家好厉害,捷克、保加利亚、瑞典都有他的书!”
读书能让快乐的时光变得更美妙,也能把苦涩之处变得美好。比如飞机因为天气原因不能起飞,滞留机场不知道要等多久的时候,心急火燎,这时拿一本《悲惨世界》来读读,保准觉得有芳汀和冉·阿让衬托,自己根本不算惨。
书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是通往平安喜悦的随意门。何时何处读书最佳?答:在隐蔽的楼上书店里,在人挤人的绿皮火车硬座上,在跨越大洋的长途飞机上,在度假胜地的咖啡馆和沙滩上,在等待上菜的热闹饭馆里……一切时间,一切地方。
张天翼
影评人、编剧。热爱郁金香、秋天的雨、螃蟹、跑步、电影、童话、足球、海岛和丈夫。历获朱自清文学奖、燧石文学奖等,已出版散文集《世界停在我吻你的时候》《爱是与水和星同行的旅程》,短篇小说集《黑糖匣》《荔荔》《性盲症患者的爱情》,有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上映。
春游书店,以字为花走起!
Localand:处处书开满
曾经的荟客馆是西安文艺生活地标,多场重磅文化活动都在这里发生发酵。林青霞万人空巷的《云去云来》新书发布令人记忆犹新;柴静、梁文道、彭浩翔、余秀华等大咖也选择在这里与读者分享新作。对热爱文艺的小伙伴来说,荟客馆的“开蒙”功不可没,许多人在这里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沙龙、画展、论坛、分享会、演出、手工……在高频率的文化活动中,书籍和阅读一直是重要的关键词。如今的荟客馆升级转型后,成为七栋独立建筑共同构成的Localand,将“社区阅读”的概念引入西安,打造出一个虽无专门书店,但处处皆可阅读的城市文化复合空间。
一脉相承的“阅读城市”理念
Localand“阅读城市”的理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2006年,Localand创始人宋群就策划创办了杂志书《Local本地》,旨在从西安开始,观察和记录城市。《Local本地》的创作团队做书可不是玩票,就拿把镜头对准城市中逐渐消失的市集的《市井西仓》来说,经过不断深入走访、观察,历时三年半才得以出版,最终带着“2018中国最美图书”的殊荣,代表中国参加“2019年世界最美图书”评选。
一个拥有做书情结的团队,与阅读仿佛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2013年,宋群创建了荟客馆,正式发起了“阅读改变城市”系列活动。四年间举办了400余场文化活动,在这里,“阅读”的含义更为广泛,包括书籍、展览、演出等,阅读已经不是简单狭义的翻书观看,更像是一个与来客各种互动的过程。
荟客馆之后,宋群在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等项目中,涉足建筑、艺术、设计、创意、出版等多个领域,这些经历使城市文化复合空间的雏形逐渐形成,Localand一亮相就令人惊艳。整个街区与国内外最前沿的文化、艺术、建筑、设计领域的先锋实践者携手,呈现城市观察与研究、实验艺术、设计与出版、街区营造等多种实践,拥有博物馆、书店、美食实验室、文创工坊、咖啡、音乐空间、设计酒店等板块。最重要的是,Localand在每一个空间里都加入了阅读的元素。
书&社区,迸发出的可能性
社区书店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欧洲,很多城市的街区,都会有一个小小的书店,不追求大而全,只为周围生活的人群提供一个阅读与交流的空间。因为人们都生活在这里,相互之间经常會聊聊最近读的书,分享一些生活的趣事或者问题。书店的老板或者工作人员,也因为和大家熟悉,所以并不是机械地选书,他们会与每个人交谈,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再做一些推荐。
Localand中呈现的阅读空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区书店,它身处社区,会与社区居民有很好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也会关注与连接国际前沿方向,与很多国内外知名的出版机构合作,引进更多的原版杂志、图书。人们来到这里,可以有更多的阅读发现。
Localand目前没有设置专门的书店,图书散见于功能各异的社区中心、工销社、生活杂货、特色面馆、咖啡馆、博物馆等空间中,每一位空间的主理人都是非常知名的作者或出版人,都非常喜欢阅读,在书的选择与推荐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准,共同构成了这个奇妙的社区阅读空间。
美食、家居、手作这些生活美学内容,以及适合儿童的绘本,都是社区居民比较关注的,他们会经常来Localand转转,也会特别留意空间书籍的变化。很多设计、建筑、艺术的从业者与爱好者也会经常来Localand,一方面是看看有哪些新书上架,另一方面也愿意来这里做行业的交流和分享,认识新的朋友。“体验式阅读”,是Localand倡导的一种阅读方式,它能将书本、展览、分享有机结合起来。今年在计划组织生活、艺术类书展,邀请更多好的出版人、作者一起到现场来与大家交流。
多知道点儿:Localand都有什么特色阅读片区?
本地社区服务中心:书籍由三部分组成,来自国外优秀的原版杂志、独立出版物、精心选择过的二手图书。
霁在:包括生活杂货、日常艺术、自在面食、游牧料理四个版块,书籍来自于霁在主理人、香港跨媒体创作人欧阳应霁先生。这里有来世界各地旅行精选好书,还有欧阳应霁先生出版的所有图书。
碧山工销社:主理人为乡建建设者、策展人左靖先生。这里的书籍包括乡村建设、民艺百工、民间建筑等主题,如《碧山》系列杂志书、《百工》、《汉声》等等。
原岩咖啡:日本精品咖啡之神田口护先生,带来他出版的《咖啡之神田口护的永续经营哲学》《咖啡馆开店教科书》《精品咖啡大全》等咖啡爱好者与从业者的必读书目,以及与咖啡有关的音乐、电影、文学作品等。
故纸温暖:收藏了收藏家、导演高小龙先生几十年来有关民国时期的书籍、杂志、广告画等。
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城市影像馆、音乐空间Clave Live:影像类书籍、音乐书籍及黑胶唱片,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言几又:书店里的无数种可能
正如文化名人李岩在《图书馆与书店是城市最美的地方》一文中所说:一个城市的气质,不仅仅是宏伟的建筑,宽阔的街道,那是给别人看的“面子”;作为生活其中的居民最在意还是浓浓的文化内涵,是弥漫的书香味,这才是值得细细品味和反复咀嚼的。而承载这些的应该是图书馆、博物馆与书店,这些才是真正的“里子”。书店从汉代出现至今已逾千年,却在2000年互联网进入生活后遇到了最大的危机,相关数据显示,仅2007—2009年,中国民营书店就减少了10000家。实体书店似乎进入了从未经历过的行业寒冬,是与网络书店死磕,大打价格战,还是自我突破,寻求新的经营模式?言几又用“城市文化创意空间”这个答案,为实体书店展示了一条新的发展趋势。
从贩卖书籍到贩卖生活方式
从今日阅读到今天的言几又,所演绎出的书店故事,其實是近十年来中国书店发展的缩影。在华北区西安城市经理王瑾的记忆里,2006年正值中国互联网的更新节点,那一年诞生的今日阅读注入了与传统书店不同的互联网基因,注重读者的消费体验,成为一代人关于街边书店的回忆。
近十年来,书店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王瑾说,十年前如果有人要约你在书店喝咖啡,可能还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如今走进书店喝咖啡、聚会、看书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走进言几又,除却传统层面的创意书店外,还有咖啡厅、创意市集、艺术画廊、茶餐厅、手作DIY、儿童乐园,甚至有进口超市、美发店,以及照相馆。在言几又方面看来,这些元素表面上似乎遥无关联,内里却贯彻着清晰的逻辑线索:一种言几又倡导、过滤与提供的美学生活方式。
而演讲、签售、读书分享会、电影沙龙等以文化为核心的主题活动,是言几又未来主要的主题活动。王瑾介绍道,言几又在2017年举办了第一届亚洲书店论坛,以“十座城,十座文化地标”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十座城市知名书店进行对谈交流,并取得了巨大的反响。2018年言几又则抛出了一个更为下沉的主题——“书店共生,城市美学”,当届邀请到了周国平、李敬泽、阿来等文学大家,吴晓波、吴声等互联网先行者,以及青山周平、陈峻佳等新生代一线设计师参加。王瑾说,“读者的参与状态让我们备受鼓舞,所有场次均报名满。我们一直在努力,在这一系列尝试中,确实看到了人们对于阅读、对于文化的改变。”
设计感是书店的生命
“言几又是互联网下的新物种,是实体书店的先锋性实验,这种模式后来被同行业许多新兴书店所借鉴所延展开拓,在不同的模式与思维下被开发出了无限种可能。”王瑾认为提升书店“生活”属性的另一个方法是注重设计。言几又的名字来源于繁体字“设”字的拆分,意为重视空间设计和场景打造,为读者提供高规格阅读服务的同时,希望读者在阅读空间中自由漫步,探索自己的生活美学。
言几又大型店面各有千秋,不论门店还是选品,言几又都遵循一个原则:连锁不复制。门店从图纸开始就被赋予了自己的性格特质,注重设计为生活、为地缘所带来的不同感官体验。如北京西红门的“言几又”,也叫“文化工厂”,它将西红门的老工业元素进行解构再生;昆明1903店,设计师青山周平用特有的日式思维结合云南本地自然纯净的气候,打造出了一个绝美湖边独栋“言几又”,主题是“所在,即是光景”,意在传达回归本心,看见人生画框中的自己;上海长宁来福士店,加入了许多老上海的物件儿,空间内出现了张爱玲元素,打造出了上海版的文艺精致腔调;西安迈科中心的言几又旗舰店,由日本设计师池贝知子操刀,她是日本著名书店“蔦屋”代官山店设计项目的创意总监,设计理念为“图书馆与美术馆”, 书店多处融入西安的城墙、民俗文化等元素,例如收银台后方的兵马俑壁画,空间设计还融合了宫殿建筑的特色。
王瑾认为,电商对实体书店的冲击已被现实佐证,书店人必须顺势而为,适应新生事物的向上生长才能更蓬勃,以对读者、大众的人文关怀为最核心出发点,思考阅读空间与生活的链接。他说,“不仅是言几又,行业各界也都在此间积极探索,可以预见,以书店天然的文化包容力,未来形态将会呈现更多元可能,链接可触碰的灵感。”
古西楼书屋:点亮城市孤独的夜晚
1999 年,台湾著名的诚品书店敦南店开始以24小时不打烊创新模式经营,書店成为年轻人所喜爱的、有别浮躁喧嚣夜场的、别具一格的夜晚消费场所。
2014年,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内地24小时书店先河,一时间各个城市纷纷试水,不打烊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4小时书店”风头无两,热度甚至进入高考作文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城市的24小时书店热在高昂的人工、电费成本下纷纷退去,上海第一家24小时书店“大众书局”在2017年和大家告别;武汉的卓尔书店在实行24小时经营模式时,将夜晚经营区域限制在书店1楼A厅文学类等区域;还有更多的书店在试水24小时营业后,没多久就悄然停止。
面对这样的生存状况,有评论直言:书店没必要非要追求24小时不打烊。苏朋范却不这样认为,从小就有一个开书店梦想的她,不仅在实体书店关门潮中逆势而为,并且挑战了24小时书店这样的“高难度”动作。最难得的是,这并不是烧钱买情怀,苏朋范的古西楼书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之路,并且开始为第二家24小时书店选址,在西安古城墙下,为深夜孤独的城市人点亮一盏始终不熄的温暖灯光。
放弃百万年薪,追寻梦想
苏朋范直言,童年时家里并不富裕,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就连上学都是难题。对于爱看书的她来说,买书非常奢侈,想看书又没有,她对于书籍甚至有种病态的饥渴感。生活的贫困让她选择了能迅速积累财富的建材行业,吃苦耐劳的她很快就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条件,早早成了同龄人中有车有房的一族。然而苏朋范却始终觉得不快乐,她说:“我的家人无法理解我,我的幸福感始终不高,这对于一个爱思考的人来说非常致命。”
非洲喀麦隆的工作单调而辛苦,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发达的异国他乡,给了苏朋范前所未有的感悟和决心。她说,“喀麦隆很穷,经济水平就像中国1950年代,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非常随遇而安,懂得享受生活。”按照中国人的工作习惯,为了工程赶期,放弃正常下班和双休日是很平常的事情,但苏朋范出了三倍的工资,竟然找不到一个能配合他们的本地翻译。当地的司机解释道,他们觉得比起挣钱,和朋友喝酒、去母亲家吃饭、陪孩子踢球更重要。
苏朋范被深深地触动了,“我和他们比已经很富有了,他们连房子都没有,下个月的饭辙在哪都不知道,但是幸福感却这么高。”苏朋范开始反思活着是为了什么,抛开家人跑到战乱的国家拿百万年薪的自己到底幸福不幸福?她觉得,为了钱牺牲了生活,这不是人生,而是被钱奴役了。她有三次换房经历,初衷都是想要一个更完美的书房,但是“坐在书房里也有一种孤独感”,她希望能“把阅读的美好分享出去”,于是苏朋范突然想到,如果把书房变成书店,会不会让自己一直以来的读书情结得到一个出口。
苏朋范
不打烊的秘诀在于“小而美”
当苏朋范决定开书店的时候,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往返于全国各家书店,向各负责人请教、取经。“几乎每一个开书店的人都劝我,妹子你千万别跳进来,做书店太难了。”她说,“但我觉得如果不做书店,都体会不到生活的意义了。”她仔细研究各家书店的布局规划和赢利点,其中一家广州的24小时书店特别打动她。广州的夜生活丰富,24小时书店在这里像酒吧一样,有演出、舞蹈、摇滚乐,充满了热带夜晚特有的生机。
寻访书店的过程中,苏朋范常年的“苦闷症”也不药而愈,她开始思考城市人不快乐的通病。她说:“我们为什么觉得生活无趣?因为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静下来的能力。我想让大家都慢下来,不要那么浮躁,多看看身边的风景。我的书店,希望能做到让客人在这个空间里感受到平静,或者通过阅读提升幸福感。”古西楼书屋在苏朋范的设计下,以“读创生活之美”作为理念,分为观世界、知古今、听心声、养品位、乐生活、长灵性六个主题片区,这也是她推荐的一种书籍阅读的过程,一种从普世知识到寻找内心的进阶之路,最终通过读书领略和创造生活中的美好。
古西楼书店在一片文化复合空间的书店潮中反其道而行,依旧以图书作为主营业务。 “很多大型书店因为面积过大,在24小时经营中反而没有优势,人工和电费的庞大开销是大型书店的短板,一些大商场中的24小时书店为了节约成本,只开放小小的片区供人阅读,四周黑漆漆,让夜晚的孤独感更强了。”苏朋范因此一开始就决定书店必须是独栋的建筑,才能完整且温暖。有的书店尝试24小时营业,但是硬件不配套,还引发了火灾,古西楼书店的营业面积和线路设计一开始就是按照24小时标准来设计的,选择专用、耐得住日夜不停工作的硬件设施。书店还会提供一些味道小的夜宵,为夜读的客人补充能量。
“书店的经营比我想象的好很多,我们也没有赔太多钱。”会员制是古西楼书屋的主要经营方式,附近的中学生、考研党、考证党、深夜加班的人群都把這里当作温暖的小窝。这个城墙下的小书屋,用独特的安静氛围,治愈了很多深夜里的都市人。
纯真年代:西湖边的文化客厅
杭州,断桥,宝石山。沿着小路再迈上236级台阶,走过葱郁的青翠枝叶,就能看到一座两层红漆窗房子——纯真年代书吧。在这里,每年都会举办超过60场的文学、文化沙龙,譬如新书首发、作家面对面、学者讲座、读书交流等,聚集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纯真年代也因此而得名“西湖边的文化客厅”。
用书吧记录生命的痕迹
作为杭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空间,纯真年代书吧的出现,更多地是为了承载创立人朱锦绣对生命和爱的敬畏。二十年前,44岁的朱锦绣确诊患了结肠癌,一次次的化疗消磨着朱锦绣,她说:“那种煎熬、那种漫长,却是比癌症本身更让人可怕。”好在朱锦绣对生命强烈的眷恋让她战胜了死神。一年后,朱锦绣顺利出院,大病初愈的她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迫切地想在这世上留下一些具象的生命痕迹,她说,“到过生命底线的人,只想纯粹地去做一件想做的事。”
朱锦秀
“我奢望我的书吧能融多种吧的功能于一体,它应有茶吧的清雅、酒吧的放松、咖啡吧的热烈、网吧的丰富,当然一定要有很多很多的书,很多很多对大家有用的书。”在筹备书吧之前,朱锦绣这样畅想。然而在那个年代,这件事在其他人眼里简直是无法完成的,而朱锦绣却用一句“正因为难做才做,我只为耕耘,不为收获”回应了所有人。于是,2000年9月,纯真年代书吧在杭州正式开业。
如今,纯真年代已经迎来了第19个年头,在这里,阅读不再只是狭义上的“看书”,更是交流互动、表达感情的过程。就像朱锦绣所说,“落寞的人来不会有落单的感觉,喝着茶读着书,与作者交流,与思想共鸣,书的作者永远不会拒绝你的亲近和理解。”纯真年代就像是朱锦绣送给自己的“生命礼物”,在记录她生命痕迹的同时,也开启了城市文化空间的新形态。
书吧文化的先行践行者
其实“吧”的概念近两年一直都排在流行的前端,但在文化领域,“书吧”则是一种全新的形态,是“书文化”与“吧文化”合而为一的城市文化休闲空间。朱锦绣把“书吧”概念传递给中国大众,阅读、艺术、娱乐、创意、美食等多个内容都能在纯真年代里看到,这些复合的文化形式让纯真年代越来越饱满,这也正是纯真年代当时一出现就“霸占”了杭州当地各个媒体版面的原因之一。
在純真年代,书籍是主角中的主角,数量有近万册,基本以文学类为主。作为书吧的女主人,朱锦绣也会亲自与到来的客人交谈,帮大家挑选所需要的书本,丰富书的类别。除了上架新书之外,纯真年代还有一个特别的区域——旧书寄售窗口,既满足了大家对老书的情怀,又可以让莘莘学子积攒起钱,买上一本油墨香味未尽的新书。
穿过二楼的会议厅,推开窗即可看到西湖全景,读本书、喝杯茶,微风轻拂过窗棂,一下午的时光就悄悄溜走了。在这里,人们刷新了阅读的概念,发现了更多围绕文化产生的乐趣,而这种复合式的新型文化空间也已经嵌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型书店都亟待转变为服务型书店,而纯真年代最初的定位就是复合型文化空间,是小而美且充满生命力的情感载体,与书店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许多人都羡慕朱锦绣能把书吧开在“客流量”和“名声”双丰收的西湖边上,也有很多人希望能出资跟她合作,但朱锦绣始终坚守自己的初衷:尽绵薄之力,给生命留下痕迹,为城市多加一分温暖。她站在纯真年代眺望西湖,百年前的西湖是谁在守望?百年后的西湖又将由谁守望?她希望自己能把纯真年代留住,能留些东西给百年后就足够了。
“物质社会,我们仍向往纯真年代。”是朱锦绣一直以来最真切的想法,她说“我只是想做一个文化交流的空间,因为绝对的孤独是不存在的,人需要面对面正式交流的空间。”而书吧作为新型城市文化空间,本身就是书与人共同存在的场所,自带气场。在未来的城市发展里,会有更多像纯真年代一样的“文化+”书吧喷薄而出,也会有更多的故事在这里发生。
读书研究院
说到读书,你必须知道的场所和利器
在如今这个自媒体遍地开花的时代,阅读已发生显著变化,工具更为多元,花样层出不穷,需求日益细分,但大众阅读率仍显低迷。不过,这不妨碍一批爱书者热心分享、抱团取暖、引领潮流,在碎片化阅读、快餐阅读的表层,还不断涌动着对原创佳作、深度阅读、创新平台的渴求。无论是新媒体上层出不穷的读书工具,还是有人逆市而为开设的独立书店,爱书的你都不能错过。
逛书店
雑·書馆
坐标:北京
2015年11月底,一家叫做“雑·書馆”的私人公益图书馆在北京开张,备受瞩目的是,图书馆的主人是大名鼎鼎的文化人、音乐人高晓松。雑·書馆读书免费,采取预约制,登门者都是真正的爱书者。馆内不少书籍都出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其中一些图书,特别是人文、历史、人物传记方面的书籍,已在市面上难以寻觅。雑·書馆以海量的藏书与公益性质,悄然树立着自己独立的风格。
先锋书店
坐标:南京
先锋书店已经成为南京的著名文化名片,这个由防空洞改造而成的地下停车场里的书店,面积之大令人咋舌。自斜坡而下,进入这个大车库或者说大书库,品位不俗的图书齐聚一堂,尤以人文、社科、艺术三大领域的图书为多,爱书之人,没个半天还真逛不下来。
方所
坐标:广州
方所的名字取自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的“定时常住,便成方所”,顾名思义,方所意在成为文化人内心渴望的灵魂归所。方所确如其名,是一个文化交融的地方,在种类丰富的文化项目中,书无疑还是其中主打。店里的书架高大而有气势,几乎顶到了天花板上,最值得一提的是一段百米长的“阅读长廊”,两旁的书柜高达三米,人从中间走过,真有一种书山书海扑面而来的磅礴气势。在这里,你可以点一杯咖啡和三五好友小聚,也可以去聆听一场作家、学者的讲座。诚品和方所书店可以说是开复合式书店风气之先,并迅速成为一种时尚。
文轩BOOKS
坐标:成都
文轩BOOKS(九方店)由设计过台北诚品书店等作品的知名设计师李玮珉先生设计。以人文、自然为设计主题,以“森林阅读”为设计理念。书店中无处不在的绿植、免费阅读椅,以及云朵形状的吊灯,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第三层Kids Winshare以“文明与进化”为设计主题,是专业性儿童书店,除了以国际象棋为造型打造的书架外,还有以科技为主题的星空阅读区、以安徒生童话为主题的小剧场等。
物外书店
坐标:武汉
充满诗意的庭园气息,这是物外书店给人最直观强烈的感受。由台湾建筑界泰斗、诚品书店设计师李玮珉操刀设计,心思巧妙地融入了欧式教堂和中式庭院风格。书店的所有事物以天井为中心,形成中国传统合院建筑形式,透过天井,可以感受冬天的雪景和夏天的雨声,时间仿佛在某一秒静止,可谓独一无二的体验。
钟书阁
坐标:上海
钟书阁被誉为“上海最美的书店”,就设计的别具匠心而言,钟书阁在上海的书店中确实让人耳目一新。走进钟书阁就感到眼前一亮,书,不一定在书架上,也可能在你脚下,在每一级台阶上,在透明的玻璃底下,静静地躺着。一眼看到的全是书,仿佛有一种置身书的天堂的感觉。阳光,从屋顶的玻璃上徐徐流下,照亮你的心灵,那样一种书店的风景,让你感慨系之。
手机阅读
睡前必看,喜欢读书的你一定喜欢的微信公众账号。
壹读
微信号:yiduiread
轻幽默、有情趣的百科常识,每天轻松聊时事、涨姿势、正三观。关注壹读,脑洞大开的壹读君定能将千奇百怪的百科常识传授于你。
Lens杂志
微信号:Lensmagazine
Lens杂志,一本有温度、有深度的影像生活读物,也是一个丰富、有趣的微信公众号。打开它,打开生活中的美妙瞬间。
南都周刊
微信号:nbweekly
带给你有温度的城市新闻,起底过王立军,拯救过自来水,关注过失独群体,报道过泡汤城市,发掘过机关食堂的秘密,披露过死亡快车的真相……每天与你分享杂志原创的精品文章,让你领略深度阅读的乐趣。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号 :lifeweek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他有时故作调皮,他有时故作深沉;他思维敏捷,才华横溢;他求知世界,关心地球凉热。他没有世故者让人疑惑的面孔,也没有假道学一本正经的口气。
十点读书
微信号:duhaoshu
十点读书公众号是全国最大的读书类公众号,每天深夜十点,陪你读书。
读首诗再睡觉
微信号 :dushoushizaishuijiao
每天晚上十点,与二十几万人一起读一首诗,然后,不一起睡觉。用这样的方法,一起抵抗衰老。
观察者网
微信号: guanchacn
观察者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域外西媒独家编译,境内热点犀利评论。24小时滚动更新,每日独家热点评论。
女友家园love
微信号:nvuoujiayuan1988
与《女友》杂志一样,始终致力于关注女性身心灵健康。亲子话题深度解析者,优质情感内容创造者,为你解答情感上的困惑,分享生活中的小美好。
女友校园
微信号:nvyouxiaoyuan
深八明星娱乐八卦猛料,直击年轻人情感痛点,还有最权威的时尚美妆潮流发布,是你睡前最佳伴侣。
听说书
懒得看字?这里还有听人讲书。
高晓松《晓说》
《晓说》是高晓松主持的网络脱口秀节目,每期20~30分钟,由主持人高晓松谈论一个热门话题,打造视频化的“高晓松专栏文章”。
罗振宇《逻辑思维》
罗振宇打造的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把自己视为“手艺人”,为大家读书,做大家的书僮,集结一群勇于创新的小伙伴,一起用全新的思維方式重新发现世界。
《懒人听书》
拥有文学名著、有声小说等十几个大类上百个小类上万本正版有声阅读资源,有自己的有声阅读录制团队,根据用户的求书反馈,购买文字版权,每天都会发布新的收听资源。
《樊登读书》
《樊登读书》APP每周为用户更新一本书籍的精华解读,以音频、视频等方式满足多场景的学习需求,解决“没有时间读书、不知道读什么书、读书效率较低”的难题,帮你养成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