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供给侧”导向 建设青年身边的城市共青团
2019-06-11
对于团奎文区委机关的同志来说,4月中旬的这个周末显得格外忙碌:去近20个社区为参加志愿服务的600多名青年志愿者提供保障,谈“青葵”艺术团的组建,同楼宇的“鸢都书房”青年之家开启国学达人青少年兴趣社团,青年社工与团干部、志愿者们开始启动一个新的服务项目……“脑子要爆炸了,恨不得一天有40个小时”——团区委的一名同志带着几分骄傲几分疲惫,一边走,一边开始打她今天的第58通电话。
转变来自于若干年前与一名创业青年的交谈。“你们共青团总是说要服务青年,又弄不明白我们要的是什么,这就是用胡萝卜在钓鱼嘛!”时至今日,这句话依然时刻警醒着团奎文区委的同志,时刻从青年最真实、最迫切的关注点出发,筑牢“供给侧”导向,精准嫁接适应青年需求的供给产品和内容,通过提供“小而灵”的服务,不断延伸共青团在基层群众中的厚度和广度,用一名社区党委书记的话总结就是“让基层有事的时候想得起、找得到,不添麻烦口碑好”。
筑牢引导青少年思想的“供给侧”
奎文有8所初中、近800名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他们阅读量大、接触知识面广,对他们进行有内容有趣味的思想引导并不太容易。为此,团区委联合区教体局,以明德学校为试点,设计推出了面向入团积极分子、团员、思政爱好者的“供给侧”产品——“小青马”兴趣阅读社团,每期分享主题都是“跨界融合”的一道风味美食:涉及马克思主义思想、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党史团史等内容,包含阅读、音乐、诗词赏析等展示形态,将“五大发展理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以十几岁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解读。内容有了,仪式也很重要。团区委推出“少年国旗班”,将士官学院国旗大队英姿飒爽的哥哥们请进校园,手把手教孩子们怎样做好“爱国,从敬重国旗做起”这件小事,再结合爱国主题宣讲和展示,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便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意义。
筑牢帮扶困难青少年的“供给侧”
奎文区下辖8个街道65个社区,虽然没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但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困难群体,孩子们未必缺书包、文具、衣服,更多的是渴望“陪伴”“社会融入”等精神慰藉。团区委推出“大梦想家”“多彩夏令营”等满足需求的“供给侧”产品——社会实践公益课程,让孩子们可以学舞蹈、去海边、进军营、看马戏、学口才、懂自护、研学游,与其他孩子们一道“看世界,乐成长”。三年来,近300名社区低保、残疾、困难青少年免费参加各类夏(冬)令营13场次;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孩子们的“善爱课堂”已经开展了300多期。
筑牢联系新兴青年的“供给侧”
奎文区是全市重要的青年消费中心,外卖小哥、青年创业者、美发师、非遗传承人、文艺爱好者都相对集中,他们崇尚自由、个性鲜明,对团的组织体系相对陌生,并且不愿意建立更加深入的联系。团区委主动迈出第一步,通过“社区好青年”选培、暖心关爱、提供展示平台等不同的“供给侧”服务,激发出他们主动参与的内在能量,与一批新兴青年群体骨干建立起互帮互促的“伙伴”关系。一年多来,在共青团的“穿针引线”下,外卖小哥们“小区门难进”的问题在“两会”上得到了呼吁;黑陶传承人马志勇老师在社区“青年之家”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古典音乐的普及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普通孩子们有机会聆听感受;扎根基层的一批乡村振兴带头人、新旧动能创业者、陶艺大师、中医传承人也受到了大力的表彰,喜获了更多青年“忠粉”。
筑牢基层社区团建的“供给侧”
社区作为筑牢基层团建的关键一环、“最后一站”,长期以来一直因为条件所限面临“四缺”问题,使得很多工作止于“有想法、难实现”。针对社区团干部“需要人帮、资源匮乏、活动方式单一”的具体问题和需求,自2015年初,团区委在各社区探索实施以“团干部(方向把握)+社工(专业指导)+青年志愿者(实施主体)”为特色的“供给侧”运行方式,有力地推动了青少年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常态化。4年来,这一模式正初步展现出成效,与雷霆救援、泰公益、坤宁心理等26个志愿服务团队建立了常态化联系。实施了面向青少年的“融入新家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帮扶、“心灵相伴,筑梦未来”青少年心理成长、“彩虹村”关爱服刑人员子女、“汇爱同行”预防青少年犯罪等专业化服务项目,累计开展活动160余场,直接服务青少年约8000名。“彩虹村”助学、“助梦天使,自强人生”两个项目在全省志愿服务大赛中获金奖。有了团的项目支持,青少年事务社工们开始研究共青团的工作要点;有了社工的专业指导,团干部们也逐渐学会了普法桌游、自护小剧场、个案跟踪等更为新颖专业的服务方式;有了更为专业全面的宣传保障和展示平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志愿者愿意走进社区,促进着全区社会事业的更好发展。
基层的团干部们喜欢说一句话,叫“基层无小事”——只要与青年相关,就都是大事。只有青年有获得感,共青团才有存在感,想让青年有获得感,共青团就要筑牢“供给侧”导向,认真思考、主动作为、拓展资源、真抓实干,始终将立足点放在为青年尽心尽力上,将关注點体现在每一名团员青年身上,唯有如此,才能建设真正富有活力、充满生机的“你身边的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