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2019-06-11于鹏翔
于鹏翔
我们现在经常把节气当作一个词,但在古代,中国人是将节和气区分使用的。农历与阳历一样,一年也是12个月,每个月中都有一个“节”和一个“气”,古人称位于月初的为节令,位于月中的为中气,合起来才是我们所说的节气。比如:在农历正月里,立春就是节令,而雨水就是中气。除了这样的划分外,从每年立春开始,每五天为一候,于是每一个节气(一个节气约15天)可以分为三候。而所谓的“候”就是自然界动物、植物的变化或一种自然现象。以立春为例:“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zhé)虫始振;三候,鱼陟(zhì)负冰。”也就是说,立春出现的第一个自然现象就是春风吹拂,冰雪融化:第二个自然现象就是冬眠蛰伏的昆虫开始活动;第三个自然现象是水底的鱼开始游向水面,尽管河面还有一层薄薄的冰。
“候”是更加精确和具体的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也是先人智慧的体现。
“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这样一来,一年就被分成了四季、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我们就在这样充满智慧又实用的历法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日—3月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所谓“惊”就是惊醒,而“蛰”指的是动物,尤其是昆虫们藏起来越冬不食不动的状态。所以“惊蛰”就是把这些冬眠的动物惊醒出来活动的意思。那是什么把这些动物惊醒的呢?古人认为是春天那轰隆隆的雷声。春天,天气转暖,冰雪融化,大量温暖湿润的空气向上升,偶尔还会有暖湿空气从南方向北方吹来,如此一来降水便增多。又因为春天气温时冷时热,天气非常不稳定,于是这些暖湿空气便时不时地与高空的冷空气相遇,加剧的大气活动使得强对流雷雨天气时常发生。
不过,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也很大,所以在云南、广西等地,一月底、二月初的时候就会有雷声阵阵,但是北方地区,如北京、天津一带经常要等到四月下旬才能偶闻雷声,而能够在三月初遇到雷雨天气的是我国的长江中下游一带。
对于农业来说,惊蛰是一个指示农业生产的重要节气。因为冬天蛰伏的昆虫们其实是听不到天上的阵阵雷声的,真正把它们唤醒的是逐渐升高的气温和慢慢松动的土壤。除东北、西北地区外,惊蛰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经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在3~6℃之间,江南地区能够达到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地区基本上能够达到10~15℃,天气一暖,雨水一来,农民伯伯就要开始翻土种植了!有一种说法是:“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这样说来,要是惊蛰前后没有什么雷声,这一年的春天很可能降雨较少,农民们就要谨防干旱了。
而在惊蛰前后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民间传统节日叫作“二月二”。民间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俗语,人们认为这一天是主管云雨的龙抬头的日子,所以这一天也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二月二”这天,南北方也会有不同的习俗。北方人称这一天为“龙抬头”,人们要剃头换洗,洗去冬日的尘土。
在天津,还有“二月二吃焖子”的习俗,焖子就是一种以绿豆粉或红薯粉制成的小吃,晶莹剔透,煎炸之后蘸上作料,别有一番滋味。南方则称这一天为“社日”,要祭社神。社神就是土地神,大家在这一天要祭拜大地,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春分
过了惊蛰,就到了春分。每年3月21日或者22日,当太阳到达黄经0度时即为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长短平均。此时正值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在春分之后,太阳直射点会逐渐北移,北半球各地(如我国)白昼的时长逐渐大于黑夜。而以北极点为中心,北极圈附近(如北欧国家)开始出现极昼现象(一天24小时都是白昼)。在二十四节气中,春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因为自这一天起,气温开始稳步回升,尤其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升至10℃以上,一步跨进了阳光明媚的春季。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说的就是春分后,燕子便从南方飞回来,众多在南方过冬的候鸟也纷纷飞回北方,与此同时,再下雨时天空就会伴随着电闪雷鸣。
春分時太阳光照示意图
虽说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春天,但是在我们北方的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余威尚存,时不时还会南下搞一搞“突袭”,于是在我国就出现了“倒春寒”的天气。这样的天气,不仅我们要穿暖,农田里的作物也要加强保护,防止新播种的幼苗被冷空气伤害。此外,春分过后,北方的大风和随之而来的扬沙天气也开始多了起来,同学们要注意保护呼吸道的健康。
除了农业生产,春分那天还有很多丰富的民俗活动。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一种叫作竖蛋的活动。这项活动需要我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如果成功了就预示着新年会有好运气。有些地方还会有隆重的春祭活动,在春分的时候去拜祭祖先,祈求平安,而这种祭拜有时会一直延续到清明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