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河鼓子秧歌:千年非遗舞出时代新韵

2019-06-11公晓慧

山东画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秧歌文化

公晓慧

鼓子秧歌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已积淀为商河大地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因为鼓子秧歌,1996年商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12年被中国舞蹈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秧歌之乡”。近日,商河县再次获得文化和旅游部评定的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殊荣。

昔日只为丰年舞,今朝鹊起遍城乡。鼓子秧歌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古老的艺术形态不断“返本开新”、绽放华彩,亦成为涵盖“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乡村振兴战略”等发展要义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以来,商河鼓子秧歌不断拓展国内外“朋友圈”,国家级、省级文化盛事接连不断。盛事的背后,是商河各界对传统文化的“双创”实践,是中国文化出海远航的文化自觉,是在世界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的文化自信。

放眼商河,鼓子秧歌在迸发新生机和新活力的同时,其独具的文化内驱力正源源不断地转化成商河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原动力。那隆隆的鼓声,仿佛就是商河奋进的战鼓,激荡出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鼓舞起商河人民干事创业的壮志豪情。

两千年“文脉”与新时代“绽放”

金鼓齐鸣中,商河农民秧歌队员持伞劲舞,脚步腾移挪转,场阵恢弘变幻,将鼓子秧歌的洒脱劲儿从田间地头带到了首都北京。2018年6月21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一场形式独特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秧歌汇演暨山东商河鼓子秧歌走出去”新闻发布会由此拉开帷幕。新闻发布会由山东省文化厅和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商河县人民政府和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承办。

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形式之一,2006年,商河鼓子秧歌就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谓国家级非遗中的“老一辈”。鼓子秧歌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文脉清晰丰润,艺术气韵深沉厚重,被时光浸润了两千多年,如今依旧在商河大地生机勃发,活力涌动。商河全县有963个村居,村村有秧歌队,人人是演员,一村一个样,“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会走就会扭”。鼓子秧歌,已成为商河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成为“骨子”里的秧歌、跳动着的乡愁。

那一天,商河人带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带着散发着原野气息的鼓子秧歌,亮相京城。那一刻,鼓子秧歌的艺术感染力乍然绽放,惊艳四座,满堂喝彩。为鼓子秧歌助阵站台的靳尚谊、邵大箴、张和平、舒楠、刘劲、蔡国庆等文化界、文艺界名人,不吝溢美之词,盛赞鼓子秧歌。在他们的文化阐释中,鼓子秧歌“是我国男子舞蹈阳刚之美的集中表现”“在全世界范围的民间舞中也极为少见”“能让中华民族扭起来,敲响时代最强音”……这次高规格的新闻发布会,在宣布全国各地秧歌队要在商河展演消息的同时,更是商河鼓子秧歌舞向未来、舞向新时代的一则公开宣言。在新时期,商河鼓子秧歌必定踏着时代的节拍,舞出新时代的精气神儿。

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商河万人空巷,鼓子秧歌汇演总会如期举行,到2018年已经举办了38届。如今商河县已经实现了鼓子秧歌文化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到县职业中专、再到中老年的全龄层覆盖。商河人用“活态传承”的路径,用人人参与的热情,用全链条的体系传承,激活着这项国家级非遗。

鼓子秧歌能得缘立于首都舞台之上,向全国人民自信自荐,还与一位作曲家的努力分不开。2017年6月,著名作曲家舒楠到商河秧歌古村考察。舒楠看到村里古稀老人依旧能挥锤擂鼓,脚步轻盈地起跳蹲抻,垂髫少年也能踩上鼓点,有板有眼、像模像样地律动摇摆……如此这般,鼓子秧歌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时代故事,深深打动了他。

在舒楠看来,正是得益于这种代际相传,才使得这种节奏鲜明的非遗项目穿越历史的藩篱,蓬勃兴盛于今日时空。带着这份深深的赞许,2018年,舒楠又接二连三地来到商河,商河县委书记陈勇几次与他就如何“用鼓子秧歌等非遗品牌,与旅游相结合做大文化产业”进行深度畅谈。舒楠说,可以做鼓子秧歌实景演出,可以在全世界各地进行鼓子秧歌的“快闪”活动。

国内“朋友圈”与国际“新视野”

2018年9月10日-11日,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办时,作为中国非遗博览會的分会场,“中国秧歌之乡”商河同期举办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秧歌汇演,这也为中国非遗博览会永久落户济南增添了更有力的注脚。

这是全国秧歌界的一次“华山论剑”,汇演期间,山东商河鼓子秧歌、陕西安塞腰鼓、安徽凤阳花鼓、山东胶州秧歌、安徽蚌埠花鼓灯、河北昌黎地秧歌、山东海阳秧歌、河南开封盘鼓、北京京西太平鼓、辽宁抚顺地秧歌、河北井陉拉花、山东商河花鞭鼓舞等16支秧歌队齐聚商河,献艺斗舞,共展芳华。一鼓一风情,如果说商河鼓子秧歌里舞动出的是充满阳刚之美的齐风鲁韵的话,陕西安塞腰鼓则充溢着黄土高坡的壮阔辽远,安徽凤阳花鼓里透露出婉转悠扬的皖派风情……

秉承第五届全国非遗博览会“活态传承、活力再现”的主题,秧歌汇演以更最鲜活的形式、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投入的状态,给全国非遗秧歌项目来了一个集体大亮相,也给“中国秧歌之乡”百姓提供了一次可以近距离领略全国非遗秧歌魅力和风采的良机。展演期间,观众台上座无虚席,凡是能站人的地方都站满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响亮的喝彩声就没有止息过。

这是我国首次为非遗秧歌设立展演。出于对这些非遗秧歌的特别关注,第五届全国非遗博览会第一次将全国范围内代表性项目秧歌汇集起来进行集中展演。这次集中展演,既是对秧歌这一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基于非遗保护工作的一次意涵丰富的专业考核。汇演通过竞技选拔,去粗取精,遴选出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随后再给予打磨、加工、再提升,力争寻找到传统秧歌最佳的现代表达方式。此次盛会,也充分展现了商河人民那种包容互鉴、海纳百川的胸怀。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在“中国元素”与“中国故事”成为享誉全球的文化关键词的大背景下,被誉为“齐鲁文化的骄傲,民间文艺的瑰宝”的鼓子秧歌,在不断拓展国内“朋友圈”的同时,更是担当起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2018年2月9日—14日,商河鼓子秧歌艺术团跨越万水千山,远赴瑞典参加“欢乐春节”文化交流活动,这是商河鼓子秧歌首次登上欧洲舞台。文化作为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最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进人的内心。秧歌的“体态语”和“律动性”,使它可以跨越语言文字的壁垒,具有强大的情感穿透力。

一招一式,都是中华文化的绿洲;一鼓一伞,都是东方大国的舞台。在瑞典短短几天时间里,鼓子秧歌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精彩的中国故事”“向世界说明着中国”,为海外观众打开着全人类的文化场域。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带着中国文化出海远航的文化自觉,带着在世界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和东方传奇的文化自信,新时代的商河鼓子秧歌将继续谋篇布局“走出去”的文化篇章,让中国秧歌继续亮相于世界舞台。

在鼓子秧歌“走出去”的同时,也有不少“请进来”甚至是“慕名而来”的海外客人。2018年9月,新西兰惠灵顿日本艺术基金会主席珍妮弗·金等三人专程来商河县考察鼓子秧歌。她们认为,鼓子秧歌彰显着人体的力与美,十分符合新西兰人民的审美,并希望今后能就商河鼓子秧歌进行文化交流。

文化“返本开新”与产业“势不可挡”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两千多年来,商河鼓子秧歌能繁盛至今的成功秘笈,就在于与时间同行,与历史握手,与时代重合。诞生于齐鲁大地的这项千年非遗项目,也牵动着大洋彼岸洋“粉丝”的心——“鼓子秧歌可以在表演中融入更多的设计和剧情,表演时队型可以更紧凑、更具复杂性和观赏性,鼓声可以轻重缓急的变化突出多样的层次感。如此一来,传统的鼓子秧歌能在保持原有构架的同时,带来全新的感受。” 这是英国巴斯市议会议员、巴斯旅游局董事会副主席、欧盟地区委员会委员魏漠霆在写给商河县委书记陈勇的一封信中,对商河鼓子秧歌未来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

近两年来,商河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这离不开日益扩大的国际、国内“朋友圈”。作为商河县人民政府文化旅游和温泉开发的顾问,魏漠霆曾先后两次到商河实地考察,就商河的文化旅游、温泉开发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包括对鼓子秧歌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一面是各界朋友对鼓子秧歌建言献策,一面是商河本地对鼓子秧歌的高度重视和体系化保护,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鼓子秧歌不断得以“返本开新”,逐渐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亦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

凭借鼓子秧歌形成的品牌优势,商河县目前正积极打造鼓子秧歌“全产业链”,吸引游客旅游度假的秧歌古村、培训非遗传人的鼓子秧歌学校、演绎原汁原味秧歌舞的鼓子秧歌节等,都已成为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同时,商河县还尝试探索将鼓子秧歌元素与设计制造业有机融合,借助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东风,助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

2018年5月30日,济南市非遗展示示范社区名单上,商河县秧歌古村孙集镇袁窦村榜上有名,成为全市10个非遗传承示范社区之一。借助秧歌文化这一优势资源,袁窦村与商河一企业合作开发“秧歌古村”项目,村集体、贫困户以土地等形式入股分红,同时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园区就业,通过发展以鼓子秧歌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了全村实现脱贫致富。

秧歌古村不断华丽转身,新型文旅小镇也风生水起。2018年2月8日上午,商河文化艺术旅游小镇项目签约仪式举行。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占地18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项目将依托商河温泉、文化等优势资源,打造集大都美术馆、精品温泉艺术酒店、名家艺术开放区、民族文化广场及旅游商业街、文化活动于一体的艺术小镇。此项目对推动商河温泉休闲度假基地建设,打造济南后花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济南以及周边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

关于商河鼓子秧歌的未来走向,济南市委、市政府对其有着清晰而明确的发展定位:把商河鼓子秧歌的文化資源优势变成经济发展优势。坚持贵在传承、重在创新、舞向世界定位,依托商河文化艺术旅游小镇,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商河鼓子秧歌大赛全国展示中心,展示秧歌传承人技艺,展览秧歌传承保护成果,展演秧歌优秀作品,使其成为全国秧歌汇演、交流、传承、竞技和配套产品、衍生品交易的平台,打造济南传统文化展示形象品牌,向世界展示齐鲁文化魅力,进一步扩大山东和济南文化传播力、影响力。遵照此定位,商河鼓子秧歌正大跨步地向前迈进。

猜你喜欢

秧歌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