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语文创新性学习方法微探

2019-06-11孔丽欢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期

【摘要】创新性学习在现代语文学习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传统学习相比,创新性学习法给现代语文学习带来了新的机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重从生活中学习联结的创新,读书习作中反思的创新,实践应用中强化理念的创新。在具体的举措上,通过彰显学生个性化创新,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勇于担当与大胆质疑的意识,这对加强学生创新性的培养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语文;教师与学生;创新性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作为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传承文明和时代不断进步的重任。创新作为时代进步的灵魂,对促进现代学生语文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温儒敏教授认为,学生在现代语文学习中依然存在着对学习的问题探究意识不强,创新性学习意识不足,课堂学习能力不够,导致在语文学习整体上缺乏生机与活力的特点。这与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背道而驰。那么,学生如何在现代语文学习当中采用创新性学习,打破传统语文学习的瓶颈,让创新性学习更好地“走进与内化”课堂,“融入与外化”学生的实践生活,这是现代语文学习中不断探究与反思的问题。

一、现代语文创新性学习的圭臬

学生创新性学习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根本价值取向,师生之间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为纽带,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为目标,鼓励了学生大胆质疑的意识,外化为学生的生活与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从生活中学习联结的创新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反思传统教育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概念,“如果学校脱离校外环境中有效的教育条件,学校必然会用拘泥书本和伪理智的精神替代社会上的精神”。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让学生在课堂书本之外感受教育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探知时代的气息,感知人们生活的百态,体会色彩斑斓的美好社会。源于生活感悟的创新性学习,是学生通过统筹与整合创新赋予了课堂的灵性,让学生在真实形象的场景与话语中感受现代语文学习的趣味与魅力,很好地诠释了教育源于生活,亦高于生活的真谛。学生通过对生活与文本的创新性解读,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敏于思、躬于行”的习惯,这对增强学生在创新性课堂学习中的感受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读书习作中反思创新

创新性学习是一个积累、反思与总结三者相结合的过程。学生的文本学习不仅是要达到课堂学习的目标,同时也不能忘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学生除了课堂的文本学习,还应该多读书思考,阅览名著,尤其是传统文学的名篇佳句,多品读丰厚自我的文化底蕴。读书除了要循序渐进,熟读精思以外,更要发扬“多闻阙疑”的良好风尚,学生读书思考的习惯不仅为创新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还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还应该体现在语文学习的习作总结中。长期以来,中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与学生的习作有很大关系。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任务重,学习就是按时上课,只要上课注意听讲,考出好成绩就行了。可实践证明写作是学生的一种自我提升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学习语文创新性能力较强的学生都会注重日常学习的习作,记录反思,达到“扬弃”的学习目的,相反那些缺乏对读书习作的反思的同学,往往缺乏的是一种对语文的自身爱好与鉴赏,致使语言能力的提高与言语的创新性不强。学生没有形成“躬于行”的意识,必然会导致学生的鉴赏能力与迁移水平就会有失偏颇,对语文文学作品的鉴赏犹如“隔靴搔痒”,不能触及问题关键所在。因此,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反思总结与读书习作的习惯是培养创新性能力的“代言人”,也是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引路人”。

(三)实践应用中强化理念的创新

实践中理念的突破,不是对传统观念的守旧,也不是对新课程标准的无条件遵守。我们要敢于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走出传统语文教育创新性的“特色之路”,要敢于改变传统学习观念,时时勇于创新的意识。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教学上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等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与挖掘。

传统语文学习中,教师侧重对语文“双基”的讲解,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进行课堂讲授,对学生文学作品理解力与鉴赏力的培养做得不到位或者忽视,在面对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压制了学生敢于在实践应用中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方法,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学生的学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技能,除了教师全面公正地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之外,还应该注重在专业知识与学习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理念创新的“本领”。同时,由于我国在地区、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实现教育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实践应用的问题,打破一切束缚他们创造性学习的瓶颈,因此教师要发挥学生创造性作用,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感知、思维发散、情景对话等创新性活动的环节中强化他们的实践技能的创新。

二、现代语文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方法

传统语文学习教师通常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方式用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对课堂内容也是使用“机械式”的记忆方式,这样的学习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方法应该根据文本中内容的不同,尊重学生主体的选择,采取创新性的课堂问答形式,以双方对话提问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开拓他们的鉴赏力。

(一)彰显学生个性化创新

传统的应试教育深深束缚着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对学生如何进行创新性学习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如何能够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中轉变自我的身份,这是现阶段翻转课堂学习追求的学生创新性学习的一个主要方面。事实上,每一个学生在学生的创新性课堂当中都具有自己主体的角色,在参与学生的创新性课堂中都有不同的感触与理解。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发展,是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不断自我深思与拷问的过程。同时在学习过程当中,师生之间营造平等、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的前提。

(二)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学习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这一学习艺术,事实上可以阐释为对学习本质的理解,也是现代语文学习所追求的目标。一切教育本质的展现与实施一定具有某种学习方法可以遵循。现代语文的创新性学习是由多种学习方法相互融合而成的方法,亦是由学生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调节学生不断思考文本学习的方法。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生追求新事物并积极认知的一种内在倾向,对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方法的实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可通过采用激励、诱导、诙谐幽默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拉近与学生距离,充分发挥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彰显与滋润。

(三)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大胆质疑的意识

教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鼓勵学生善于思考与怀疑的意识。好奇与未知始终相辅相伴,探知与追求永远相依相随,只有勇于发现与提出疑问的人,才能够发现真理。语文课堂学习的内容包罗万象,需要学生在课堂教授中发挥自我的主动性,挖掘出文本学习内涵的创新点,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进行质疑与求异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引导。有时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恰巧能引发全班同学的反思。为此,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以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挥,培养学生“多闻阙疑”的意识。

总之,现代语文学生创新力的形成与培养是一个长期亦曲折的过程。大量的学习实践表明,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文本与学习实践时,通过不断努力尝试与探知创新性学习的有效方式,为创新性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非常肥沃的养料。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把每一堂语文课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追求目标,以提高学生创新性实践的能力,为铸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之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学习的“牛鼻子”——从“吕叔湘之问”说起[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2][美]约翰·杜威.民族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崔益林.老师,你会指导写作吗?——从学生作文内容谈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建设[J].中学语文,2010(13).

[4]伍丽红.中学作文过程指导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5.

[5]王莹.学生的创造力内隐观、创造性学习行为与学生创造性倾向的关系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6.

[6]赵梦雷.论后现代主义学生观与我国传统学生观的契合[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12).

[7]张颖之,刘恩山.科学本质教育的课堂学习方法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7(10).

作者简介:孔丽欢,女,1991年生,河南洛阳人,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语文教学。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