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2019-06-11徐玲娇
徐玲娇
【摘要】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阅读可以提高孩子们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力,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课堂效率。新课标也明确规定,要提高学生的课堂阅读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如今的语文课堂总是按照课本知识讲解,枯燥乏味,致使很多学生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要积极探索,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孩子们的阅读量,将方法、途径切实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语文,提高文学素养,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大量涌入,更多孩子们的兴趣都在游戏网络上,忽视了阅读,导致孩子们阅读量低下,缺乏文学素养,对课文理解力越来越低,加之如今的语文课堂机械化、固定化的教学模式,更是导致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阅读理解,学生文学素养低,对语文课堂不感兴趣,使得学习效率低下甚至是无效学习。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浓厚的阅读兴趣对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具有重要作用。那如何改变现如今语文课堂的状况,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说明。
一、设置情景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母,只有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使孩子们更深一步去学习语文,才能达到高效学习的目标。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个阅读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起着关键作用。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要机械地去讲解课本知识,可以将课文内容设置成情景剧,让学生参演到情景之中,将枯燥乏味的内容生动化、形象化,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下学到知识,让学生喜欢上这种阅读方式,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阅读。由于考虑到学生的自律能力差,老师可以将课外阅读当作一种作业交给孩子们完成,并由家长监督完成。老师还要检验孩子们的阅读成果,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耐心、细心地解答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会鼓励、激励学生阅读。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爱上学习语文,爱上阅读,提高孩子们的文学素养,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对小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倡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激励交流
学生是语文课堂上阅读的主体,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阅读同一篇文章时产生的理解就不同。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同学分成学习小组,大家一起阅读,合作阅读,互相交流各自对文章的理解与想法,让孩子们进行思想撞击。讨论结束后,要让各组派出代表发言,总结出自己小组对文章的理解与认识,分析课文,从而增加对课文的理解力。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方面大家可以通过合作,讨论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老师不能放任学生完全自主阅读、自主交流,老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之中,去了解学生的想法,更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孩子们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难题。及时地答疑解惑,耐心地讲解沟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孩子爱上语文课,爱上阅读,更能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做到高效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去阅读学习
在课堂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老师要学会“放手”,巧妙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让学生自主备课,讨论研究课文,课堂上交给学生去讲,学生老师角色互换,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不仅可以促進学习,还可以增强学生强烈的班级责任感,有利于良好的班风班纪的形成。学生在讲课时,老师要认真听讲,不可中途打断,记录下学生讲课时遇到的问题、出现的错误、理解不深刻的地方,在学生结束讲课后,老师再对此进行更正补充,切不可中途打断,影响学生思路。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能对学生进行指责,我们要试着去了解学生的思维、思考模式,在语言中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老师还要在课堂上做出适当引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共同学习。老师要学会解放学生,鼓励让学生勇于实践,勇敢地将自己理解的知识讲出来,鼓励孩子们克服内心胆怯,给每个孩子讲课的机会,更好地锻炼孩子们的学习行为。老师还要指导学生做好积累,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不断积累,增加知识储备,才能发生质的飞跃,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效率极其重要。
四、鼓励探究,妙用奖励
阅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理解力。老师要去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阅读,通过自己储备的知识去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去自主阅读、自己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对于文章理解得比较好的学生或者见解独特的学生,老师要适当予以奖励,奖励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对阅读更有兴趣,更愿意自主去阅读、去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更能带动课堂氛围,这种方法也能激励更多的孩子去阅读。老师们要创建良好的奖励制度,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老师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比如可以每天早上晨读,让孩子们大声朗诵。“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阅读也有利于孩子们记忆,在晨读过程中老师要给孩子们提出要求,有感情地背过什么或者通过读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老师的表达能力也受限,所以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当出现问题时,老师不要一味地去指责,要耐心、细心地去讲解,这需要老师准备多份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总会有适合学生的学习阅读方法。一味地责怪指责,只能打击孩子们的自信心,从而对阅读失去兴趣,所以老师在这里起一个关键作用。
五、自读为主,教学为辅
正像我上文提到过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备课、讲课,老师负责更正补充。自读,就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理解,搞不懂的问题自己去查资料解决,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讲解。这个方法就需要老师们转变思想观念。有些老师认为,课堂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怎么讲,学生们就怎么听,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枯燥乏味的课堂也让学生越来越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老师们更改,毕竟我们要让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要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实践生活中,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们灌输知识。我们以为这样是敬职敬业,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恰恰抑制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理解力,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能力低下,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大家都知道,学习能力在这个社会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作为老师不要一味地传授,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思考,不要死读书,不要害怕被学生提出质疑。学生能提出质疑,说明他真正思考过了,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理解、去学习。这样才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还要引导孩子们去整理归纳知识,在学习阅读过程中总会有些相同的地方,教给孩子们如何去整理归纳这些相同的知识,做好积累,培养孩子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体系,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归纳整理总结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才能真正做到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六、巧妙地运用电子设备,正确指导学生阅读
现在很多学校都安装了电子设备,电子屏幕帮助教学,老师们要学会利用这一条件,不要一味地板书。例如我们在学习课文《雪孩子》时,在教室创造一个雪人并不现实。所以为了让孩子们对这篇课文有更好的理解,我们就可以采用电子设备,把这篇课文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孩子面前,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让孩子们融入其中,仿佛真的有个雪孩子,轻松地理解课文,学到知识,小学语文课堂就该这样。玩游戏、看电视既然是孩子们的乐趣,那不如巧妙地运用这一乐趣去学习,将小学课文中知识做成PPT,或者小动画片、小电影让孩子们观看,是不是更容易让孩子们理解课文的内容,还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精力去学习,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内学到了知识。
七、总结
语文阅读是小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部分。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学习好语文这一学科的关键。所以,老师要做出正确的引导,不要一味地传授,不要完全解放孩子们,要把课堂交给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在自习课给孩子们留出阅读时间,在班级里放置书橱,课余时间大家都可以去翻阅,给孩子们创造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不要试图去压制孩子们的想象,去鼓励、去激励孩子们阅读,需要老师做出更多的努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好积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们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静.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M].上海:上海出版社,2015.
(編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