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文 品译 润泽 成长

2019-06-11吴春玲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标文言学情

吴春玲

【摘要】对于文言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要求”部分,明确指出:“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所谓“回到原点”,方能“问道方圆”,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明确课标要求的同时,也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课前,学习的起点在哪里?课中,思维的轨迹又怎样?课后,巩固内化的方式是什么?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教学实践为基础,立足于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客观呈现课堂问题等的基础上,描述现象,剖析原因,呈现了自己粗浅的思考。

【关键词】言文;品译;润泽;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的道理,并由此引申,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归纳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由造就人才而类推到治国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先秦诸子散文,这些文章均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针对这种情况,各种流派均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根据《课标》要求,具体到这一篇文章,“掌握并积累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把握特殊句式的特征,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理清论证思路,理解文意”“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的修辞效果”“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等,显然是以此文为内容的课堂教学应达成的目标,也是课标要求在具体篇章中的具象化解读与分解落实。简而言之,这是一篇文言经典,教学就是要言文并重,以促提升;品译涵泳,以获成长。

当然,这是从文章在教材中的地位与《课标》要求出发而进行的宏观层面的思考。然而,教学是教与学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最终受益者,也自然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加工,形成自我独特认识的基础上,要从与教材对话、与编者对话、与自己对话的层面,实现与学生真实对话基础上的生命成长,还离不开对学情的了解与把握。

关于学情,首先值得探究的是,在文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身上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思维过程?

它应该是唤醒原有积累的过程。以前识记、理解,并纳入到知识体系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以及曾经影响了学生心灵与精神的思想与观点,往往沉睡在记忆里,久而久之,也许就会日渐模糊,甚至遗忘。而今,在面对新的文字材料时,因为解决问题的需要,因为积极的思维介入,它们得以清晰再现。于是,根据语境、情理进行爬梳剔抉,选择整理,再一次成功迁移与实际运用,并在这样的运用中,逐渐形成稳固的文言阅读能力。

它还应该是原有积累丰富与延伸的过程。陌生文字材料的刺激,会有新知识频繁涌现,新的思想不断形成,这些毫无疑问都会成为阅读中学生一时难以逾越的障碍,并会促使原有知识体系在这样的情形下部分或整体地暂时性解构。它最终可能会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跨越:一是学生自主查阅工具书,与自我经验融合而自然领悟;二是借助同伴的引领,在其启发下,得以突破;三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在倾听中有所收获。

当然,这只是三种主要途径而已,不排除还有其他很多种可能。比如囿于个人领悟能力的高低、知识经验丰富与贫乏、阅读背景宏阔与逼仄等因素,也会有千差万别,甚至会有不能达成目标,以一知半解、茫然无解的状态存在的可能。

但无论如何,或及时迅速,或滞后迟缓,或在课上,或在课下,或在当下此刻,或在将来某时,新学习的词句知识,体悟到的情感,都会经过个体的内化吸收,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最终形成独特而庞杂的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原有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得以重新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因此会不断增强。

接着,这个思维过程的源头在哪里?或者说学生的学习起点又在哪里呢?

初三学生,经过两年多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实词;对常见虚词,如“之”“也”“者”等的用法和意义也有了初步了解;对特殊文言句式,如“舜发于畎亩之中”这样的状语后置句等,在诵读了大量经典篇章、形成了初步文言语感的基础上,参照现代汉语的句法特征,也应有较为理性的审视和把握。因此,完成《课标》所提出的“借助工具书和注释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目标,基本没有问题。

但是,《孟子》是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第二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属对话体论辩文。一方面,由于年代久远而客观存在的时空距离,以及文言简洁典雅的语言特点,部分语句如“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等,对于今天的初中生而言,仍然显得比较晦涩;另一方面,所谓“文以载道”者,这篇文章不仅是孟子思想的集中体现,更蕴含着特定时代背景所留下的深深烙印。因此,囿于年龄、阅历、阅读背景等因素,作者的观点以及阐述观点的思路,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同时,就执教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说,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发现问题,课堂生成的美好更值得期待。但稍有不慎,却也容易影响课堂的整体走向,造成不必要的旁逸斜出。同時,一小部分同学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可能会给课堂相机引导创造契机,有望将课堂学习引向更深远的境界。但是由于积淀较差、遗忘普遍存在的限制,却也往往思考相对肤浅,容易掩盖真实的课堂情形,从而陷入字词理解层面的泥淖,造成真正问题被隐藏的现象,给课堂留下诸多遗憾。所以在很多不可预测的情况下,如何相机引导,真正打开学生思维,让思考真正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生,让表达显得灵活、开放、愉悦且具有建设性,仍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因此,基于对教材、学情以及对文言教学理解与分析,我拟定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以及教法、学法等,完成了本课教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本课“学的活动”做精心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通过“译读”,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拟用时25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通过“品读”,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体会孟子雄辩的文风,以及语言的特点,拟用时15分钟左右。

译读中,小组讨论解决存疑或分歧,拟用时5分钟;通过四位同学的作业展示,期待再次发现被掩盖的问题,并通过进一步的明确,突破关键词句的翻译,巩固文言词句的积累,拟用时10—15分钟;对照白文,在老师带领下全班一起译读、同桌互相译读,拟用时5分钟。

品读中,展示问题,拟用时1—2分钟;学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等,独立思考,拟用时5分钟;大声表达,全班分享,拟用时10分钟左右。

基于对教材的深入研读,对学情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文言教学的深入理解,课堂成功处主要在以下三点:

1.通过充分而明确的预习作业,课堂学习的再出发有了坚实的基础,小组的合作与探究,师生的分享与交流建立在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基本达成了期待学生“带着问题而来,满载收获而去”的愿景。课堂时间利用充分,问题发现迅速而精准。

2.引领学生在互动交往中内化所学知识,在交流中彼此激发灵感,开阔思维,升华能力,把课堂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具體而言,学生自主翻译,学生成为老师来讲解;同学质疑,师生一起解决存疑点;在辩驳、思考中对分歧点达成基本共识。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解放了思想,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

3.“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阅读——思考——表达”三大核心能力的培养是课堂的价值追求。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积极探讨问题、表达自我独立见解与看法,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

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永远是遗憾的艺术!

所以,尽管对教材的研读已经比较深入,对《课标》要求及文言教学的理解也较为深切,对所执教班级的学情也有比较深入的把握,但是本节课仍然有很多遗憾的地方。如阅读所引发的思考,因为小部分学生主动性差而稍显肤浅;课堂真正成为“学堂”后,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回应仍显仓促等。

也正因为这样的体验,让我对教师的专业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终身学习有了更深切的感受。“教学相长”的含义,没有哪一刻比此时来得更为迫切与深刻。因为丰富的经验固然是财富,但往往也会成为前行的沉重负担,它会让我在习惯性的思维中失去自己。

也正因为如此,相对于收获而言,我更看重真正恪守“课堂是学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努力践履这一理念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惑,以及课堂呈现的不足与缺憾。因为,正是这样的理念,为我描画了美好的教学发展愿景,更是这些遗憾为我提供了自省的契机,促成我更加坚定的内修行动,让我在教学改革的路上走得更远!于我而言,语文教学,永远在求索的路上……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课标文言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