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2019-06-11葛列平

课外语文·上 2019年2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培养策略高中语文

葛列平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因而就要求学生要发挥自己的积极

性,主动地去进行学习。相应的学习方式也应该由“接受式”变为“探究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一大部分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还不甚重视。基于此,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能够实现探究式学习。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进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的创新能力。而教师则需要扮演好新课程改革赋予自己的“引导者”角色,在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并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有利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

(一)主动性

主动性是探究式学习的首要特征,它是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相对应来说的。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的具体表现。它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能够从内在需要出发进行学习。而学生的这种内在需要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所以也可以说,兴趣是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基础。

(二)独立性

独立性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特征,它是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相对应来说的。独立性也是“我要学”的具体表现。因为对学生来说,他们都具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明显的独立学习能力和欲望,而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也正是他们寻求独立并日益独立的过程。探究式学习正是学生实现独立学习并提升独立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三)独特性

独特性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特征。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慧类型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风格等都不一样,因而每个人的探究方式也不尽相同。实际上,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探究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探究方式,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适用于同一种探究方式。也就是说,学生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时候,他们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会不一样,因为本来探究式学习就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并不需要什么“模板”。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探究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

(四)体验性

体验性是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征。它具体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也就是说,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活动,学到的知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认识和理性的范畴了,它还使情感、生理以及人格等都有所发展。因而,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增长的过程,更是身心发展和人格健全的过程。

(五)问题性

问题性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因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就是问题,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不会引起求知欲,更不会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只能停留在形式上了。所以对探究式学习来说,问题意识就是促使学生探究的根源,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其实就是使学生能够在问题意识的指导下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去产生疑问,去主动探究。其实,兴趣就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它对于个体的认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学生对将要探究的问题产生了兴趣以后,学生才能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探究。有兴趣的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地思考,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质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而兴趣作为一种潜在的力量,则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践将它激发出来并保持稳定,因为只有這样,兴趣才能发挥它的积极促进作用。比如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语文学科的意义,以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认识需要,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设置疑问和反问,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是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知道激发学生兴趣的办法有很多,但前提一定是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年龄特征,只有这样兴趣的激发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二)尊重学生的探究主体地位

前面我们提到过,探究式学习具有独立性和独特性的基本特征,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用教师的思维来约束学生的思考和分析,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不同于他人的感受。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学生观,正所谓“成长无法替代”,所以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究,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明白事理,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主动性发挥不出来,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而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与探讨,互相帮助、互相提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只需在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区分重难点,并且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探究,这样既可以树立学生的探究信心,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荀子在《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有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主要讲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如孟母三迁的故事等等,无疑不在向我们说明同一个道理,那就是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理,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必不可少。所以,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践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充分了解学生学识基础和个性特点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那么,创设情境就是营造良好探究氛围的不错选择。它可以使学生充分融入情境之中,在自身主体作用的引导下,使认知与情感、活动与环境、学习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当教师抛出问题以后,就会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在问题意识的推动下学生就会主动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实现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言忠.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24).

[2]邓莉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成才之路,2009(2).

[3]鲁忠义.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培养策略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