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理念在儿童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19-06-11邹采花康丽娟
邹采花 康丽娟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市场现状,发现儿童家具已远远无法满足儿童以及家长的需求。阐述了新的“多功能”设计理念在儿童家具设计中的构建模式、方法等。目的是为了突破功能及娱乐一体化产品的局限。
关键词:儿童家具;“多功能”;情感需求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1-0060-02
1 儿童家具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主营成人家具的企业开始尝试生产少量的儿童床、儿童桌椅,我国的儿童家具开始萌芽。
如今,中国“单独二胎”政策施行后,预计在未来五年将带来800万新生儿,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儿童家具行业的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儿童家具依旧能够保持10%以上的高增长。儿童的增加,使得解决儿童家具存在的环保、安全、功能单一、颜色、售后等的问题到了迫切的时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层次从低到高分为五种,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再观现今的儿童家具,几乎所有的儿童家具品牌都忽略了儿童对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儿童是一个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群体,同时也是密切需要保护的群体。因此,挑选儿童喜欢的、适合的家具对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自我意识十分重要。
2 “多功能”的概念引入
传统意义上的多功能大多数是为了给予商家销售的卖点,或者是为消费者的购买提供了更多的理由。但是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多功能产品一旦出现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将会被淘汰。本文研究的“多功能”设计理念是将产品与用户需求紧密相连,在本体的基础上增添其他的元素呈现不一样的产品使产品达到达到满足功能的同时也解决心理需求,满足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多功能家具是在具备传统家具初始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其它新设功能的现代家具产品,是对家具的再设计。
3 “多功能”的模式及应用方法
3.1 “多功能”的模式
通过实地的调查发现,现今国内的设计方法大多忽视了前期调研的重要性,前期调研的准确性以及资料的运用还不成熟,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设计公司忽略了前期调研。
以儿童家具设计为例,产品研发部门的专业人员失调、设计人员没有建立科学的家具设计流程与创新的研究方法导致创新力不足、以及企业以经济利益主导产品忽视设计的重要性,从而引发现有产品无法解决需求、用户找不到产品的问题。
本研究提出的“多功能”设计模式,旨在加强前期调研专业性的前提下,结合“多功能”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即在全面调研之后分析出用户的需求,运用“多功能”设计模式的方法进行需求差异的产品设计。
3.2 “多功能”的应用方法
首先,在已确定设计产品之后,分析甲方的设计要求(仅供参考,因为大部分的企业并不明确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产品),从产品用户出发进行市场调研,研究用户的相应属性(喜好、收入、需求、对产品要求程度……),以及用户相关的属性(例如,如果用户以女性为主要人群,也應该对其同一种类进行研究——男性,其他类别的“用户”同理)。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用户包括其潜在需求,始终以用户的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因为市场调研的准确性决定了产品符合用户需求的准确度。
其次,将调研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此结论与观点一定是有数据支撑的,需要一次次的验证才得以成为论点,而不是根据资料进行预估。
第三,将关键词进行头脑风暴。对总结出的论点以及关键词进行头脑风暴,发散思维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反向思维(关键词的发散应以当词继续进行,切忌返回看)。同时我们应该互换着写对方的发散点,激发团队间的思维碰撞,获得最大化的头脑风暴价值。此方式难点在于——专注于当下的论点词,忽略已有的产品概念。
第四,挑选出有意思的关键词进行结合,分析结果。答案一定不是一开始大家可以预测到的,并且肯定大于1。
第五,创意草图的绘制需要观察大量不一样的东西,没有主题更没有范围,例如建筑、室内、家居、汽车、植物……,身边的一切都会是你灵感的来源,所有的事物本没有界限。然后画30个或者40个或者更多的草图,直到达到最大化的表达了产品精髓。
第六,三维建模与展示;将设计细节进行立体呈现,可以更直观的观察产品造型、结构,同时也考验设计师在前期是否全面考虑了产品落地需要的技术条件。
第七,样板打样;3D打印机已经成为设计室的设备之一。3D打印可以更准确的判断该造型是否符合前期的预估以及人因工程,这将节约后期工厂打样费用以及时间。在预估完成之后提交到工厂进行样板制作,实际生产的效果取决于设计师对产品细节以及工业技术的把握,即使是转折处小小的调整修改也会对产品的最终成型以及成本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八,前面一连串的过程就是为了这一步的结果——批量生产;批量生产的破损率、销售效果等等的因素都取决于前期设计的成熟度。
4 “多功能”在儿童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4.1 组合新型模式
假设两种分别具备不一样功能的产品,经过巧妙组合成为一个新的产品,看似与两种原型产品没有关系实际紧密相连。
通过实地的考察发现,该模式的儿童家具范例少之又少,故以家庭家具示例。以宜家HEMNES汉尼斯坐卧两用床为例,由于城市居住以小户型居多,使得很多年轻一族都会选择多功能相结合的产品以满足不同需求。图1为沙发,设计师将沙发分成上下两部分,通过内部的结构设计满足推拉的方式,增大面积,转换成床进行使用。并且,底部的抽屉即为床面提供了支撑的作用,也提供了收纳功能。
4.2 拼接型模式
将两者本可以独立存在的产品进行拼接组合,最直接也更直观的看到结果的前身。
以宜家家居MULA姆拉带小车积木为例,积木是帮助开发儿童的逻辑思维以及增强动手能力的玩具,大多由简单的几何元素组成,数量及形状差异满足不同年龄的儿童;例1-2岁的儿童主要认识硬度、大小、形状,促进视觉和触觉的发展,提高认知。此产品可以将积木放置于小车上收纳,也可以放置在小车上模拟运输“货物”,最大化的利用了两种产品的价值。
4.3 不同类别组合模式
将两者本属于不同类别的产品,并且对用户产生的影响也天悬地隔,或许是在心理上产生影响(例儿童仿生夜灯产品),或许是在行为上产生作用(例平衡感的训练产品),又或者是对满足自我实现的目标性需求(例健身监督智能产品)等等,这些原本属于不同类别的产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用户需求的增加,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结合,融合成一个新的产品。
以宜家家居的福丽萨特带轮玩具储物产品为例,该产品让儿童在收拾玩具的同时也可以玩拉车,既满足了儿童对玩耍的热衷,也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收拾玩具的习惯。从更深层次考虑,此方法对儿童的创造力也产生新的发散,让儿童感受到在玩耍中也能完成自己的任务,任务不仅仅是无趣的、烦闷的,它同样值得拥有更多的乐趣,从小培养多维的思考方式对儿童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4.4 儿童家具探索总结
通过宜家家居的儿童家具产品发现,“组合新型模式”在儿童家具产品中并没有得到运用及推广,“拼接模式”及“不同類别组合模式”的产品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不但提高了家长对产品的满意度,也让儿童乐于接受拥有重新认识产品的机会。这两者的反馈表明“拼接模式”及“不同类别组合模式”设计方式可行性。儿童家具关于使用期限短、闲置率大等的问题也一直是众多家长的担忧,可行性与迫切性表明新的“多功能”设计理念的是可行的,并且有效地。
5 结语
本文通过实际调研分析得出,儿童家具产品功能表面(满足生理以及小部分心理需求),儿童及家长的需求多且截然不同,中国“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加剧了儿童家具向新的方向发展的迫切性;儿童家具产品需要实现功能及娱乐一体化。现有案例中,部分产品采用的功能及娱乐相结合的方式得到用户的喜爱,由此表明新的“多功能”设计理念是可行的。通过“多功能”的构建模式、方法进行,及时的将产品进行市场投放,得出反馈意见,将设计与用户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罗佩琼.互联网产品从需求转化力产品属性的设计流程研究[J].设计,2017,(04):24-26.
[2]张楠.儿童家具设计研究及创新方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02):190-192.
[3]周雪梅.创意趣味性家具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8(02):242-244.
[4]高洋,仿生产品设计过程研究[J].工业设计,2018(08):40-41.
[5]顾嘉胤.产品开发设计流程重组[J].制造业自动化,2000,(10):4-6,10.
[6]奂倩,“模拟家庭”:“福利院儿童”社会化的新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2(06):12-18.
[7]武瑞娜.家庭养育环境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140-142.
[8]刘鑫.断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研究[J].包装工程,2018,(14):197.
[9]王知刚.产品设计流程比较和创新[J].包装工程,2004(02):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