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中的“中国风”与“新中式”
2019-06-11李胜男戴鸿
李胜男 戴鸿
摘要:在设计领域“中国风”由来已久,但新的时代背景下其内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并与新出现的“新中式”风格出现了概念重叠,常常令人混淆。以服装设计为例,分析二者的起源、传播及演变,总结其在当下的表现形式,从而探讨其中的异同,将对设计理论的发展和设计实践的进一步展开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服装设计;中国风;新中式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2-0120-02
时代审美在变,但设计的本质不变。无论在哪个领域,好的设计始终追求一种能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主义、风格作为时代的产物,不管最先在哪个设计领域出现,都将在所有设计领域流行,对潮流敏感的设计师总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从各种研究理论中汲取灵感。正如服装设计中的“中国风”和“新中式”,它们从室内、家居等设计领域衍生而来,为时代而生,又体现着时代审美的变迁。
1“中国风”内涵的演变
“中国风”一词在产生之初,其内涵与当下社会语境中的涵义并不相同。
作为一种设计风格,“中国风”最早出现在欧洲的陶瓷和家具中,并于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室内、纺织品和园林设计等领域[1]。18世纪法国《Happer's Magazine》杂志上称呼那些具有中国风貌的艺术品为“Chinoiserie”,指一种追求中国情调的西方图案或装饰风格,是从属于欧洲巴洛克(Baroque)和罗可可(Rococo)的一种艺术风格[2]。“中国风”完全是一种西方风格,它是当时欧洲从自身文化视角出发,出于对异国情调的向往,结合中国游记和中国艺术品,对中国风格作出的想象性诠释从而创造出来的一种风格,血统混杂,与真实的中国并无多大关系。
而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中国风”设计,是一种置身于现代艺术设计的语境中,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蕴合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设计风格。这种风格带有浓厚的中国情调,明显区别于别国艺术成为一种“中国”标志。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当下“中国风”的影响都是世界性的,除传统设计领域,还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服饰、电影等流行文化领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
2“新中式”的起源及盛行
相较而言,“新中式”这一概念则出现得晚的多,它既是中国设计界本土意识逐渐显现的新型设计风格,也是消费市场孕育出来的时代产物,是属于实践多、实例多而理论总结少、深度浅的典型[3]。
最早出现“新中式”设计这一说法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且最先只是在口语中流行。由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中国设计也走向了“多元化”,出现了一些既承袭着传统中式样式又表现出时代新风格的产品,于是人们对比着古典“旧中式”称之为“新中式”。“新中式”的设计实践最先出现在建筑和室内设计领域,后来向产品、平面、服装设计等领域渗透开来,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但直到2002年,“新中式”一词才正式出现在知网文章的标题及主题里[4],此后有关“新中式”的理论研究逐渐多了起来,从建筑景观、室内家具到服装服饰、包装平面等一众设计领域都有涉及。目前业内有关“新中式”设计较为一致的定义为:中国传统风格文化在新时代的全新诠释,在对传统文化掌握的前提之下实现当代设计[5]。
其实,“新中式”设计自产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两种二元对立的动态发展变化之中,与“西式”的对照是必须的,但与“传统”的对比蕴藏更多深意。从它的提出与流行,可以一窥当下中国设计和中国人民内心的焦虑与反思。从国门被动打开到主动开放,西方生活方式与器具几乎被中国人全盘接受,现代化、国际化的背后也时常听到“崇洋媚外”的叫骂。尤其是近年来国力猛增,中国设计师和消费者开始理性看待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转而开始寻求与自身文化之间的情感共鸣。从前着西服洋装觉得倍有面子,现在一袭禅衣更能激起心底的自豪。民族意识的复苏,文化自信的增强,这无疑是“新中式”设计发展背后的一股强大原始推动力。
3 服装设计中的“中国风”与“新中式”解析
3.1 服装设计中的“中国风”
19世纪末,保罗·波烈、约翰·加利亚诺等时装设计大师创造性的将传统中国图案应用到服装设计中,在国际时尚界掀起了一场“中国风”[6],并引得越来越多的时装设计师效仿。在这场历时一个多世纪的“创意大赛”中,有滥用中国元素、流于表面、似是而非的中西结合的“中国风”,也有融合多元文化、尊重民族个性的天才之作。尤其是在当下中国巨大消费市场的影响下,消费者拒绝向生搬硬造的刻板印象买单,促使“中国风”服装设计逐渐消除着固有的认知模式,改掉了曾令人诟病的元素堆砌,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语境。
3.2 服装设计中的“新中式”
西式服装进入中国,才有了“中式”一说。辛亥革命前后,西服在中国开始流行起来,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颁发的第一个服饰法令,即《服制》,首次将“中式服装”放在与西服洋装的同一语境下进行呼应、对照,使之得以定义和发展[7]。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中式服装出现“舒心不舒身”的弊端,于是“改良”中式服装开始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其中以改良旗袍最为普遍。随后伴随经济起飞国力崛起,尤其是奥运会、世博会、APEC会议、G20杭州峰会等国际活动相继在华成功举办,中国元素一次次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也唤醒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关注和思考。
时至今日,尽管“新中式”服装也经常被“现代中式”服装一词来代替称呼,甚至混淆使用着接受程度更为广泛的“中国风”概念,但大众对它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都有所提高,在某些文化圈中还可以看到追捧的现象。也许有些“新中式”服装由于工艺的精美、材質的稀有,最终只能为小部分人群所拥有;抑或其最初的诞生就是为了满足一小部分人的审美需求,正如设计师品牌“生姜”创立时,并未设立宏远的品牌目标,仅仅为了满足自己及身边朋友的服饰需求,可产品一经推出便迅速的吸引了志趣相投的一群人的关注。从2013年底创办至今,生姜的每个系列都有一个文雅的名字,比如“净居”、“清茶”、“妙行”等,它传达的信息十分明确:中国传统的情怀与当代生活并不冲突,现代人也可以焚香品茶,可以有雅趣与诗意的生活。这也正是“新中式”设计创造出来的魅力所在。无论新旧,中式生活方式始终是奢侈的,这不仅仅是指材质与工艺,更是指一份浮躁社会中甘于宁静、乐于沉淀的情怀。
4 服装设计中“中国风”与“新中式”的比较分析
4.1 二者的共同点
“中国风”服装设计与“新中式”服装设计存在很多共同点,它们最先都是从室内、装饰、家具等领域发展而来;都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以服装为载体;它们当下的流行都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着微妙的联系。
4.2 二者的差异
抛开历史起源差异不说,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中国风”与“新中式”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运用程度与方式的不同。不同于曾经单方面的欧洲“中国热”,如今追随“中国风”设计的既有西方设计师也有中国设计师,带有中国元素的服装设计频频出现在各大时装秀场。不过好的“中国风”服装设计终究昙花一现。一方面,极少有西方设计师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着深刻理解,中国传统纹样、符号、色彩、材质甚至工艺等基本中国元素成为他们服装设计的主要灵感来源,他们往往从表象来观察,凭借西式审美与现代艺术创作手法,表现出一种源于想象的形似神不似的“中国风”设计。如2015年Met Gala名为“镜花水月”的中国主题服装展,精美的服饰造型背后,缺失了对文化与时代的理解,表现出来的仍然是一个个执意塑造出来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中国本土设计师多数能在较为充分理解文化基因的前提下,抓住中国传统风格的韵味来进行“中国风”设计,但又常常存在缺少创新,无法融入现代生活的弱点,陷入一味仿古的僵局,出现“中看不中用”的尴尬局面。
而“新中式”设计起源于中国本土,其出发点是想在不断变化的“新”时代,以现代设计体系为基础,让传统艺术得到合适的体现,让传统生活美学回归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进行“新中式”服装设计的大前提是必须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较为系统的理解和综合的把握,仅仅靠元素堆砌而成的中式表象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新中式”。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使得“新中式”服装随着时代的变迁变幻出不同面貌,可以是改良旗袍,可以是禅衣茶服,也可以是棉衫麻衣。但它永恒不变的是追求文化层面的传承,甚至淡化表面的中国元素,表达的是中国人应有和特有的现代生活方式。具体来说,“新中式”的倡导者,密切关注着中国设计领域,他们不局限于某朝某代某种元素的取材,研究如何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实现传统的创新,而菲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材质进行简单融合,因此追求的设计更系统化、整体化。如国际奢侈品牌“上下”,正将日渐式微的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保留下来,将之置于当下生活语境中重新审视,经由当代设计的创造力,转化为富于时代精神的“美”与“用”。而设计师李登廷則另辟蹊径,选择了传统文化的民俗文化的部分,创造出摩登奇趣的“新中式”风格,宽松的刺绣斗篷、肥大印花裤、精致的帽饰,这些浑然一体的整体性设计,展示出了着装者仙风道骨的精神世界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从这一层面上看,“新中式”服装可以说是“中国风”在当下时代背景中发展出现瓶颈后的新的解决之道。
5 结论
可以想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未来在国际时装舞台以“中国”为灵感进行设计的热潮还将持续升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上下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有太多值得中外设计师挖掘的宝藏。“中国风”也好,“新中式”也好,我们并不非得用简单的概念将其区别开来,浓墨重彩的符号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情怀也是中国;借用文化元素进行创意设计与沉淀情怀寻求整体意韵之间也没有高下之分。但值得明确的是,在未来的服装设计领域,堆砌、照搬、套用是决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的。如何从功能、美观、文化等方面综合考虑,从现代人的经济、生活需求出发,将中国传统古典服饰文化与现代国际服饰设计潮流做富有新意的结合,摆脱形制的局限,寻求文化和精神的互通并随时代而变,应是“中国风”与“新中式”服饰需要共同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袁宣萍.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M].1.文物出版社,2006,5:4.
[2]包铭新.欧洲纺织品和服装的中国风[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版),1987(1):95-101.
[3]周靓,郭线庐.当代“新中式风格”设计现象刍议[J].艺术工作,2010(6):91-93.
[4]庄向阳,张云波,新中式:风格,理念,抑或主义?——关于新中式的文献综述[J],南方论刊,2016(3):82-85.
[5]刘琪,新中式首饰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应用[J].设计,2015(3):100-101.
[6]喻涵.浅谈“新中式服装”设计[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8):207 208.
[7]周星.实践、包容与开放的“中式服装”(上)[J],服装学报,2018,v.3,No.3 (01):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