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出路
2019-06-11韦婷婷周婧
韦婷婷 周婧
[摘 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乡村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加深对乡村文化及乡村教育的认识,并逐渐实现在宏观层面上的把握。通过对乡村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了解乡村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从理性定位乡村教育的发展、文化危机的解决、学校标准化建设、师资资源配备等多维度,探寻实现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路径,期望对乡村教育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乡村教育;地位孤立化;教育资源;文化生态;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5843(2019)01-0018-05
[DOI] 10.13980/j.cnki.xdjykx.2019.01.003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国家对城镇化建设的希望。可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目前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城镇化建设离不开乡村社会的发展,乡村教育作为乡村社會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乡村社会的发展,乡村文化的建设以及乡村儿童的教育与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探寻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现实困境与阻碍。因此,需要全面深化对乡村教育的认识,宏观把握乡村教育的发展,进而探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有效对策。最终,为乡村人民提供优质教育,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进而办好乡村教育。
一、当下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势
若使乡村教育获得更好发展,应对乡村教育问题有准确的把握与认识,只有问题清晰才能“对症下药”。当下,乡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基本情势如下:
(一)现代性的片面极致吞噬性日益加深
这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种趋势。无论在在西方社会还是在我国,现代性的片面极致发展都在吞噬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并且对于乡村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城镇化趋向的发展趋势在现代性的背景之下势头渐猛,在现代性的指导之下国家、社会的发展都在向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这是一种当下盛兴的发展理念,无论是目标的制订还是教育内容方法的变革,都对乡村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乡村与城镇本身特点不同,并且需要不同的发展模式。如果因为现代性因素的影响,致使乡村教育成为城市教育的翻版或者复制品,也就失去了变革与发展乡村教育的意义之所在;如果在变革的过程中,将所有乡村文化本土传统遗失,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也便没有区别。其次,传统乡村社会人文关怀性呈下降趋势,现代性大数据的冲击,致使乡村教育不得不变革自身的教育内容以及方式方法,进而越来越注重工具性技术应用以及对先进教学模式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却忽略了乡村教育主体——学生,即对于学生人文性关怀极度缺乏。长此以往,乡村教育只能逐渐与人脱离并走向边缘化,进而导致优秀本土人才流失。这是现代性以各种方式侵蚀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扩展下去就会影响到中国的整个乡村社会文化与教育[1]。
(二)教育内外系统的异质异构性愈发增强
乡村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建设,由家庭、社会、学校共同作用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成了教育的内外系统。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变化,三者之间间隙越来越大,同质同构性逐渐向异质异构性转变,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从根本上对乡村教育发展产生强烈冲击。首先,由于时代需求,家庭、学校、社会无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实现目标等方面都不一致。比如,学生在学校学习,但最终有一天步入社会,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与学校培养方式以及家长期望会产生冲突与矛盾,致使乡村教育成果与最初的目标追求产生背离与分歧。其次,由于对学校教育认识过于狭隘,未能将学校教育与社会以及家庭联系起来,所以三者缺乏共融性。其实,三者之间的同质同构性能在根本上对学校教育起到助推作用,只有保持三者之间的一致性,才能保证乡村教育文化的保留与传承。最后,关于村落文化与家庭对学校教育影响,农村子女接触外部环境有限,眼界不够开阔。因此,无论自己的家庭还是他们生活的村落,都会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情感产生极大影响。学校教育若与村落和家庭文化产生了冲突与分歧,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教育的发展。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并不只与学校有关,更应与家庭、社会、村落保持较高程度的一致性,以此助推学校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三)大众对前述趋势的无意识性依然如故
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会随社会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于现代性的片面极致吞噬性及教育内外系统的异质异构性,乡村地区的民众对其认识程度存在差异性,更缺乏清晰深刻的认识。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但乡村固有的深层次的根源性问题也应充分认识到。首先,现代化社会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很大改变,闲暇时间的增多使人与人之间交流更为频繁。各种娱乐活动进入乡村人民的视野,人心难免会被金钱与利益左右,根本性原因没有被发现。其次,由于民众知识水平的局限以及看待问题缺乏辩证意识,因而对一些生活现象本质缺乏深刻认识。此外,乡村地区人民缺乏对学校的交流及了解,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教育对于文化水平有限的他们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所以,自然将希冀寄托于学校。学校教育,承担着家长厚望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种两难的地位不能被家长接受与理解。乡村家长无法意识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同质同构性的实现对于乡村教育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我国乡村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通过梳理我国当前乡村教育发展现状发现,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教育发展历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以及存在各种问题。问题大致可分为四类,即乡村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的地位孤立化、资源稀缺化、关系断裂化、生态危机化等复杂问题。
(一)乡村教育的“地位孤立化”
陶行知曾说:“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传统观念中,乡村教育是乡村社会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占据乡村文化的中心地位,承载着乡村人民的希望与教育的责任。目前,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乡村教育逐渐被孤立于边缘地位,相对于城市而言,逐渐被演变为“落后贫穷”的代名词。
1. 地理位置的边缘与孤立化。“老少边穷”地区是对乡村大多情况的反映,这些地区的划分使人们对乡村地区的认识更为局限。乡村地区在地理位置上远离城市中心,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相比占有地理优势、发展优势以及资源配置优势。
2. 乡村教师身份的孤立化。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与作用。由于地区的偏僻、交通的不便捷、培训学习机会的缺少,致使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随时间推移逐渐拉开差距,并且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乡村教师不属于城市教育者;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作为乡村外来人员不能较好融入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中。因此,乡村教师身份处于一种孤立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
3. 国家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与资源配置。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差距化变大,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对乡村扶持与补助不够。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若使社会发展有显著进步,就得加大投资力度,尤其是对乡村教育的发展方面,在制订政策的同时要致力于将它们落到实处,相对于城市教育而言,鄉村教育更需要关注与投入[2]。
(二)乡村教育资源的稀缺化
1. 资源配备的不标准化。一是,乡村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不占优势,资源的配备与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相对匮乏。建筑、设施、资源配备等应是建设标准化乡村学校的前提条件;二是,教师资源配备不均衡,优质教师资源涌入城市,补助与薪资水平是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投资力度不够,致使优质师资的流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 薄弱学校仍然薄弱。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没有根本改变农村地区薄弱现状。目前,硬件配备有一定改善,但是师资力量仍然极为薄弱。家长在意识到教育重要性后,在有条件情况下为孩子择校。比如,想尽办法将孩子送到城镇中被公认的好学校,致使乡村教育连基本的生源都无法保证。由此带来的后果导致薄弱学校依然薄弱,乡村教育依然落后。
3. 学校建设趋向统一。城市教育的良好发展易使乡村教育进入误区,即乡村学校在向城市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被误导。学习不代表照搬,各自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生源情况都存在较大差异,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不能呈现向统一化趋势。乡村地区情况极为复杂,“老少边穷”现象的分类,说明地区不同情况不尽相同。乡村学校建设不能盲目向城市学校学习,应在保留传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去建设独具乡村特色的乡村学校,这才能保证义务教育获得均衡的发展[3]。
(三)乡村教育与乡土文化的“断裂化”
伴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导致乡村文化结构随之发生改变。乡村教育在城市教育的影响下,也与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渐行渐远,这与传统社会中的角色设定是不一致的。乡村教育、乡村社会、乡村文化三者本是一体的,三者共同协作推动着乡村的进步与建设,然而三者之间的同质同构性逐渐向异质异构性的过渡,无疑会对乡村教育与乡土文化之间关系产生强烈冲击。
1. 大数据时代需要乡村人民接受与学习新型文化与技术。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在人们迫切向外学习的过程中慢慢被遗失,乡村教育认为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向城市教育的学习与借鉴,但是物极必反,过度的借鉴与迫切的学习愿望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乡村教育,削弱了乡土文化的意义,弱化了乡村教师的权威,进而加剧乡村教育与乡土文化的关系断裂化。
2. 乡土文化是一种历史沉淀,有独属于自身的文化烙印。随着乡村教育与乡土文化的背离,乡村教师也失去了本身的文化优势,在发展的潮流中慢慢被现代文明所取代,乡村教师的生活也被现代化侵蚀。现代文明的冲击,导致具有特色性与历史性的乡土文化走向衰落,乡村教育也与乡土文化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断裂化趋势。
(四)乡村教育文化生态的危机化
乡村教育是一种独属于乡村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是指不同文化体制的构成方式及其显示出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例如,乡村中的民间故事、生活习俗、过节风俗、民间曲艺、各种活动等,都是乡村社会的乡愁记忆。现代化的文化侵蚀,导致某些技艺与文化逐渐被隐匿甚至绝迹。其实,乡村社会与文化可以不沦为城市文化的附庸,乡村教育发展的同时可以保留这些传统技艺与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将其传承下去。传统的观念与风俗被武断的划分为封建迷信,优质的文化观念也被弃之,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一些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与建筑也被拆毁,取而代之的是毫无特色、千篇一律的建筑群。乡村文化、乡村社会在变革的路途中,已背离了传统的文化模式,既不像城市也不像农村,传统的记忆也变得面目全非。所谓的乡愁记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也逐渐被取代,这是乡村文化的危机,也是乡村教育的危机,是乡村教育发展中不得不反思与解决的问题。现代文明对于乡村文化的保留与传承产生了的冲击与挑战,对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对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启示
乡村教育的发展牵涉面极广,发展历程中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通过对我国当前乡村教育现状的认识以及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的总结与梳理,旨在对我国乡村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针对存在问题需要探求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以引导乡村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理性定位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的发展是否能平衡和持续,关键在于对其是否有合理与正确的定位。首先,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教育必然是国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相对于城市教育而言,乡村教育存在许多短板,作为与城市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承担着共同的重要责任,却未能享受到平等的权利。所以,应该重新认识与定位乡村教育,这是其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次,乡村教育应该与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紧密联系,将其作为发展契机,学会与数据信息化接轨,以促进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再次,需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乡村教育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乡村教育对于树立国民正确的核心主义价值观、 推进新型城乡文化的建设以及教育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最后,需要树立正确的乡村教育发展目标与方向。乡村教育关系到我国广大乡村儿童的健康发展,需要严抓教育质量,使之逐步规范化和科学化。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加强城市与乡村地区的沟通与交流,把握教育的正确走向,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分享与应用。对于乡村文化建设应予以充分关注,乡村与城镇在本质上存在根本差别,不能在盲目发展中使乡村教育失去自身特色,应注重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留,通过课堂、作业、活动等多种方式实现对乡村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二)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由于农村地区条件的落后与教育资源的匮乏,使得城乡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大批乡村户口人员涌向城镇。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教育资源配置出现新问题,城市教育资源更为紧张,乡村教育资源造成浪费,这是一种新型的城乡差距现象,必须引起各方的重视。各地应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第一,国家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与教育资源配置,重新建设农村地区校舍以及硬件设施,使农村地区家长重拾对农村教育信心,使学生不外流。第二,需要对乡村学校建设进行合理规划,避免盲目建校带来教育资源浪费。无论选址还是学校规模与标准,均应在了解当地人口状况与人口流动之后做出最佳建设方案,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第三,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使家长了解乡村学校教育,引导家长正确择校,不盲目将孩子教育寄托于城镇学校,从而在入学率方面改善乡村学校状况,分减城镇学校压力。第四,加强乡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乡村教育现状。严格为乡村教育质量把关。比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专业化培训,制订科学化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建设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紧跟城市教育发展的步伐,最大程度上缩小城乡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营造乡村教育本土氛围
教育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是哪种教育模式,都应具有自身特色以及文化底蕴。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土壤,有其特殊价值与意义。乡村教育发展的土壤即是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由乡村学校文化与当地人文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共同体。发展乡村教育并非以牺牲乡村文化为代价,作为乡村教育发展土壤,乡村文化为其提供养分与营养,若将其遗失,则是对乡村文化的不尊重和对乡村教育的不负责任。在乡村地域文化中蕴藏着丰厚的教育资源,所以,乡村教育发展必须立足于乡村本土文化,学校教育要与当地文化相互吸收与重组,教育与文化要实现情感上的交流与融合。重建现代化乡村文化,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必须在充分理解本土文化基础上,充分理解、吸收本土文化内涵,这是重建现代化乡村文化的基础,进而营造与创建独具特色的乡村教育体系,这样建构起来的教育体系才有足够深厚的基础。第二,着重培养乡村学生热爱乡村文化的情怀,从他们的视角去建构乡村教育体系,使得孩子们理解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是不可分离的命运共同体,引导孩子们重新认识乡村文化,树立对乡村文化的热爱与信心,教师、家长需要携手为乡村孩子们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们发现乡村文化的闪光之处与优势,树立他们坚定的文化自信,不再是始终生活在对城镇生活的向往与想象中[4]。
(四)全方位支持乡村教师发展
在乡村地区,教师在学生的培养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密切关注与支持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国家需要加大对乡村教师的补助津贴,相对于城镇教师,乡村教师有权利享受更加优质的薪资标准。其次,师范院校需要起带头作用,培养适合乡村教育的专职教师,为师范生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改善乡村师资力量薄弱现状,同时应加强对教师培养的质量监测,为乡村地区输送更加优质的教师资源[5]。第三,学校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培养教师专业水平与学术水平,可以开展教师间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在相互监督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同时,可以在多种学术活动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夯实学习理论,加深理论认识与实践应用能力。最后,创设教师学习与培训机会,硬件设施的配備相关部门应予以资助与支持。从教师培训出发,优化乡村教育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实践教学等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加深对各种教学模式的认识,不能盲目照搬,要与当地文化结合,因地制宜,选择并制订最适合当地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使得乡村学生也能获得高质量的课堂学习体验,乡村教育获得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教师与学生都得到了提升[6]。
(五)消解乡村教育生态危机
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使乡村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化”取向,这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危机,需要引起国家、政府与各方学校的重视。城镇化发展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人们的价值理念产生了冲击,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间隙。乡村教育不可能不存在,因而城镇化发展并不能以牺牲乡村教育为代价,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必须建构共生协同发展的模式。第一,重新认识乡村教育。不能丢失乡村教育并不意味着乡村教育故步自封,时代的发展使得信息化数据的到来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乡村教育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才能避免在时代潮流中消亡。重视乡村教育,融合现代发展理念,这意味着乡村教育不仅要与先进的教育理念相互融合,还需要在发展中保留与传承传统文化精华。第二,构建乡村文化的课程体系。乡村与城镇本身是有差别的,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体现差异性。学习与融合现代的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方面保留自身的特色,建构适合乡村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进而对乡村文化的保留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三,从小培养学生对乡村文化的崇尚与热爱之情,灌输学生为乡村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每个个体的努力都可以帮助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走向持续发展。第四,本土人才的回流与教育资源的循环共享。乡村为引进人才应采取保护本土人才的相关措施,无论从制度还是物质层面,都应使优秀人才产生归属感与被认同感。否则,本土优秀人才的流失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大城市会成为他们发展的首要选择。城乡教育资源应循环往复使用,资源共享与应用是一个体系,教育资源的投入应对乡村教育予以政策倾斜。此种举措,既平衡了教育资源的投入,也实现了教育资源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容中逵.当代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柢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
[2]李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战略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3]范先佐.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
[4]杜尚榮,李森.当代中国乡村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思考[J].教育导刊.2011:10.
[5]李跃雪,邬志辉.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发展策略:国际经验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6:3.
[6]荆明.目前乡村教育发展现状及改善方向探索[J].科教文汇.2014:11.
The Realistic Predicament and Outlet of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WEI Tingting, ZHOU Jing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1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have been put forward. This makes us need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rural culture and rural education, and gradually achieve the overall grasp at the macro leve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and the recognition of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it has also provided some inspiration and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From the rational loc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solution of cultural crisi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chools and the allocation of teacher resources, we explore the outle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Key words: rural education; rural culture; realistic predicament; out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