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才“活水”涵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2019-06-11颜玉梅

党的生活·青海 2019年4期
关键词:西宁市活水西宁

颜玉梅

“该同志作为首批南京来西宁的帮扶干部,挂职任西宁市湟中县委常委、副县长,并动员妻子到湟中县支教一年。两年来,该同志肩负着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重大责任……”2019年2月,回到南京过春节的挂职干部刘海滨,拿到西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写给他的感谢信时,心里暖暖的。

近年来,西宁市坚持把人才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第一资源、引领力量,不断推动干部、人才资源向脱贫攻坚主战场聚集,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2018年,所辖大通、湟中、湟源3个重点贫困县按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达到贫困县脱贫摘帽标准。

2017年,西宁与南京签订帮扶协作和经济合作战略协议。4月,南京选派到西宁的挂职干部全部到位,队伍里,熟悉经济管理、城乡规划、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工作的9名干部,直接被充实到扶贫工作领域,54名支农、支医、支教人员也全部下沉到三县。刘海滨和妻子就在其中。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刘海滨还被评为“青海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以上率下,凝聚人心

“若夫攻城必拔,野战必克,将帅之事也。”西宁市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市上下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纳入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幸福西宁的总体布局,贯穿到各级领导班子建設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全过程。全市37名市级领导联点44个乡镇,市县两级169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点371个贫困村、后进村,做到组织领导全覆盖。把脱贫攻坚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建责任清单,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述责述职的重要内容,同时,发挥“全域党建工作组”、市县两级督导组作用,层层压实责任,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实。

严把关口,稳定人心

聚焦脱贫任务,精准选配干部。为确保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2015年底以来,西宁市就着力保障扶贫领域领导干部基本稳定,贫困县党政正职均未做调整。湟中县委书记李晓舸,提任市政协副主席以后仍然身兼两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脱贫攻坚。同时,严格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乡镇党政正职调整不得超过30%”的规定,明确贫困县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任期内一般不做调整和调动,动议前均需提交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进行研究,并报送省委组织部审核。市县区换届工作中,注重把政策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和善于综合协调,熟悉农村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基层治理等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市、县领导班子以及乡镇一线和各级脱贫攻坚相关工作部门,优化县乡领导班子专业化结构。根据脱贫攻坚工作实绩,及时选拔使用了一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闯劲、有办法、有成效的优秀领导干部。截至2018年12月,全市从扶贫驻村第一书记中提拔使用领导干部79名,其中乡科级提任县处级5名,提任乡科级或晋升中高级职称74名。先后选派11名在乡镇和脱贫攻坚一线工作的年轻干部到市直机关挂职,选派9名有担当、有活力的年轻干部到乡镇或脱贫攻坚一线实践锻炼,打造脱贫攻坚干部有能力、素质高的良好局面。

严格管理,激励人心

优化目标考核,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大通、湟中、湟源三县的考核工作绩效目标中单独设置了脱贫攻坚类目标,其中包括“贫困人口脱贫人数”“贫困村退出数”“群众综合认可度(满意度)”“贫困人口劳动力专业就业”等具体指标30余项,在市直相关部门目标中新增了“行业扶贫工作”指标。将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与各地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成绩挂钩,并作为评价各地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党政一把手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年度考核等次确定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修订完善《西宁市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干部管理细则》,严格落实“年承诺、月报告、季考评”制度,强化第一书记考评管理。市县两级督导组加强督促指导,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线路”的督查机制,直接到村上了解真实情况,现场询问,拧紧螺丝。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带队深入三县就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管理、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重点督查。

强化跟踪管理,对“问题”坚决追责到底。对脱贫工作中庸懒散惰、责任意识不强、出工不出力的领导干部综合运用提醒、函询、诫勉及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手段进行追责问责,对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理。市委组织部先后点名9名乡镇党委书记专题述职基层党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和第一书记、扶贫驻村干部管理工作,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对工作开展不力,影响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的干部及时坚决予以调整。截至目前,全市对6名脱贫攻坚不力的乡镇党政正职及时进行组织处理,其中涉及违纪违规的2名,不胜任现职的4名。

注重关爱,温暖人心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西宁市党政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西宁市组织部门信访举报澄清保护工作暂行办法》,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尤其是脱贫一线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教育培训,围绕扶贫工作需要以及干部能力需求,着力抓好针对“关键少数”、骨干力量的能力提升培训以及全员分批轮训工作。在市级层面,培训县(区)、乡镇(街道)党政干部、第一书记、扶贫干部等3200余人次,发挥“种子效应”;在县级层面,组织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驻村工作队干部、贫困村党支部书记、乡镇扶贫专干、致富带头人等3900余人次参加培训,通过辐射“神经末梢”,实现了扶贫干部“应培尽培”。2015年以来,市县两级共组织举办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59期,培训各级各类扶贫干部9000余人次。同时,注重发挥新媒体优势,引导各级干部充分利用青海干部网络学院、“信仰的力量”手机App等平台抓好线上学习,助力提高党政干部、扶贫干部的思想认识、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薪休假和定期体检,逐步提高年度健康体检补助标准,为每个扶贫驻村干部购买保险,及时开展帮扶慰问,送去关爱。落实乡镇工作岗位补助制度,每月按层级分别给予400元、300元、200元的乡镇工作岗位补助。市委每年安排1484万元专项资金,为每个驻村工作队拨付4万元的工作经费,用于改善驻村干部工作和生活条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开展脱贫攻坚干部谈心谈话,掌握班子运行情况,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夏都好声音”广播栏目、《西宁晚报》开设专栏,及时挖掘和宣传脱贫攻坚一线的优秀干部,有效地发挥了宣传示范作用。

(作者单位:西宁市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西宁市活水西宁
金溪县:“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
青海:熊猫戏初雪
观书有感(其一)
渠清源于活水
寻找思路源头 发现解题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