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党建引领科学发展

2019-06-11赵继灿

党的生活·青海 2019年4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贫困户攻坚

赵继灿

互助县塘川镇双树村共19个社,831户3334人,贫困人口73户247人,是全镇人口最多的行政村之一,是青海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4名,其中女党员11名,大专学历以上党员5名。1950年2月,青海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双树村党支部正式成立,这个生命力极强的党支部,以星火燎原之势,带动附近更多农村建立党支部,为当时的建政固政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孕育產生了红色双树精神。

近年来,在互助县委的领导下,在县委组织部和塘川镇党委的指导、支持下,双树村以加强村党支部自身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展陈内容,红色双树纪念馆已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省级党员教育基地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助力脱贫攻坚、引领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基地被先后命名为海东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互助县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基地、青海省“一县一基地一县一特色”党员教育基地。截至2018年12月底,基地累计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省市县党员干部和群众3.6万多人次,基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红色双树精神得到大力宣传和弘扬。同时,村党支部按照“红色党建引领科学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青海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升村党支部的领导力和组织力,扎实开展抓党建促脱贫工作,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抓支部自身建设。一是依托固定党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切实提高了村党支部的理论素养和能力水平。二是充分挖掘基地的红色资源,积极开展“老支书讲历史、老党员讲变化”活动,传承了双树精神,增强了党支部的荣誉感和作为意识。三是在开展好谈心谈话和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规范了组织生活会,提高了党支部的政治意识。四是以支部自身建设为关键点,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积极吸纳优秀党员进入村党支部班子,切实提升了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和水平。五是选好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引导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结合精准扶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整治等工作,加强群众思想教育,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为民理念,投身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六是进一步加大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特别是把致富能人、种养大户等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培养肯吃苦、讲奉献的后备干部。

——抓党员队伍建设。一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结合“六学六育”主题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学习培训,扎实开展固定党日、一名党员一面旗、万场党课万人讲等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党员发展要求,严把关口、严格程序、重点培养,真正把党性强、人品正、能致富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三是以固定党日为依托,按期召开组织生活会,按要求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评星定格、“三争”“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主题活动,并按照镇党委安排部署,对支部党员综合评议,扎实开展不合格党员排查处置工作,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一是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了村情民情调查,截至目前,共走访群众796户、贫困户73户。二是在掌握村情民情后及时制定了《双树村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双树村脱贫攻坚总体规划》《双树村村级产业发展方案》,保证了工作有计划、脱贫有目标。三是扎实开展“五个一”管理工作制度,每月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按要求开展第一书记月课堂活动,严格执行“4321”村级民主决策机制,保证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公正、公开、公平。四是根据贫困户意愿按户施策,扶贫产业有效实施,35户贫困户入股联正建筑有限公司,进行入股分红,年分红每人540元;16户贫困户选择个性化发展,发展项目资金102.06万元。五是通过支部引领,党员领办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党员发展五金加工、货物运输、百货经营等符合村级实际的产业。拓宽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途径,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六是扎实开展结对认亲工作,协调县政府办干部与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找就业路子、想增收办法,并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拉近了干群关系。

——抓村集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商铺租赁和特色种养业,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一是突出党支部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的政治引领作用,明确职责定位和任务分工,并通过外出观摩学习、座谈交流等形式,理清了发展思路,丰富了载体抓手。二是加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展陈内容,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搭建平台和基础。三是整合扶贫开发资金项目,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破零”。四是依托教育基地资源优势,研发红色文化纪念品,开办“知青食堂”,通过延伸基地产业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抓农村综合治理。按照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以党支部为中心、村“两委”民主决策、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综合治理体系。一是在日常村级事务管理中,严格落实“4321”民主决策机制,实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植树造林、广场修建、扫黑除恶专项整治等工作中,均通过支委会提议、村“两委”会审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方式进行研究讨论,民主决策更趋科学、更趋合理、更加贴近工作实际和群众意愿。二是以各类文体活动为依托,扎实开展“六学六育”活动和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更新思想观念,革除陈规陋习,推动社会风气向善向上向好。同时,通过包片领导讲理论、镇村干部讲政策、支部书记讲党课、党员群众讲变化、脱贫典型讲事迹、致富能手讲技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三是依托“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环境综合整治,营造了“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良好氛围,村庄整体面貌发生明显变化,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四是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等各项制度,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创新服务群众方式,全力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单位:互助县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贫困户攻坚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攻坚脱贫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