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2019-06-11雷宇田郑婷月庞宇

财讯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全过程工程造价

雷宇田 郑婷月 庞宇

摘 要:随着BIM技术的出现,怎样利用BIM技术来实现造价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成为了热点。具体表现为,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解决在管理过程中各工程信息的孤岛现象,消除造价工作中的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问题,使工程收益最大化。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全过程

一、概述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中,我国在对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实行了多次调整。但是,现实中因为各大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良莠不齐,项目成本管理目前还无法避免很多问题。比如“三超”,“四算分离”等现象。

相比较于其他国家的“事前预控,事中控制”的全过程管理理念,我们国家的管理就弱化了对前期的控制。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经常出现沟通不畅、签证变更不规范、审核不严的现象。导致拟建项目的标准要求、设计、合同内容、投资额度极易出现不准确的情况,导致施工过程中投资变化过大、差异较大,使整个成本控制体系处于难以控制的边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二、BIM技术在促进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价值体现

(1)提高工程造价工程量的精准度。工程量是工程造价的依据和基础,但是单纯依靠手工算量,计算过程漫长而又繁琐。通常工作人员为了减轻计算量,会有很多“不算”,“不减”,“不增”的规则存在,最后得出来的工程量也不准确。 应用BIM技术可以最大程度上快速准确地得出工程量,并且还可以通过数据存储和共享功能,对各种阶段的工程量进行对比,得出工程量变更曲线,实现更好的在全过程中的“事中控制”。

(2)施工阶段的可视化和可拟化。可视化,就是将二维的东西立体化起来。将一些复杂的节点的构造建立为一个完整的 “三维”模型,方便施工人员理解构件构造,提高施工人员的效率和准确性。而可拟化,是建立在“可视化”的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构建标记分类,加上“工期”这一维度,对不同的建造顺序加以区分。在这个“四维”的模型上进行模拟施工,计算出不同时期的各种需求量。

(3)BIM数据库的时效性。BIM的技术核心是一个由计算机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信息在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所有参与者均可共享不断更新数据。这种时效性,大大提高了造价人员所依赖的造价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避免了传统造价模式与市场脱节、二次调价等问题。

三、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1)BIM在决策阶段的应用。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项目整体方向的重要阶段。而BIM具有模型三维可视化、可模拟化、可运算化等优势。建模人员可以根据以往相类似的项目模型进行粗略建模,从而进一步迅速、高效地提取工程量,接着将模型信息与BIM造价云系统相结合,准确地查询相应的“人材机”价格和各项经济指标,根据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更加科学的决策。

(2)BIM在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工程设计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工程建设进度、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工程成本等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建模人员可以将设计成果以三维可视化呈现出来,根据模型中的相关数据,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监控,例如安装专业与土建专业的碰撞检查,方便相关人员对图纸的二次深化设计和提前制定方案,。这种技术的出现不仅为设计交底、设计优化提供了便利,还降低工程成本。

(3)BIM在招标、投标阶段的应用。在以往的造价过程中都是采用人工编制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文件的形式,而在“营改增”政策实行之后,对于定额的组价需要重新进行,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如果利用BIM技术对模型进行计量计价,这将具有很大的优势。

以广联达bim系列软件为例,在招投标阶段,能将revit模型利用插件导入广联达系列算量软件中,在其软件中将模型进行完善后,设置相应的当地计算规则,最后统计出相应工程量,套上做法,将导出的报表导入广联达计价软件,得到项目商务标的投标报价。利用广联达场布软件完成三维场地布置,利用斑马梦龙软件编制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利用模版脚手架软件进行项目的BIM模板脚手架布置方案,编制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而完成项目的技术标。

(4)BIM在施工管理阶段的应用。BIM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中主要运用于施工组织设计优化、工程计量、工程变更、索赔管理、工程进度款结算、资金使用计划等方面。基于BIM技术,可以快速搜索构件信息并组合相关联成本信息,快速生成多算对比文件,为偏差分析提供基础数据,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利用BIM模型的数据库,材料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准确地了解建筑材料的消耗情况,合理进行材料控制,真正实现限额领料;还可以用模型演示准确计算现阶段的完成工程量,合理安排施工资源,动态控制成本。

(5)BIM在竣工结算阶段的应用。在建设工程的收尾阶段,经过前面的4个过程bim平台中的信息资料已经足够丰富,竣工工程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实际发生的工程量,而且信息通过此平台公开地面向建设单位和各参与方,能为竣工结算提供客观依据,减少甲乙双方不必要的矛盾。还可以将此工程的数据进行云存档,为日后的项目在进行决策和竣工验收评价时提供经济指标。

四、结束语

就目前来说的,BIM技术虽然在建筑行业还未能大范围普及,但是就其自身的高效率性与准确性来說,必定会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相信随着我国有关政策的陆续出台,至少在工程造价精益化管理这个领域,BIM的应用与推广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姜珊 姜丽丽. 工程造价中的BIM应用研究[J].华夏地理,2016,01(1):1-3.

[2]彭蔚. 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J].工程经济,2015,06(1):5-9.

作者简介:雷宇田(1998—),女,汉,四川。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单位:西华大学,四川省、成都市、610039。

猜你喜欢

全过程工程造价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全过程公开确保民生大事顺利推进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装睡记
首届“微商大会”全过程追踪播报coco薇启动微商嘉年华!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