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告别零敲碎打,注重问题引领

2019-06-11吴斌峰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1期
关键词:问题引领自主探究

吴斌峰

【摘  要】语文教学如何告别零敲碎打,真正带领学生自主探究走进文本呢?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体会,探索用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来统领全文的教学,以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在问题交流中品读感悟,也许真是一种“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问题引领    自主探究    问题交流    深化中心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将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一篇完整优美的课文,对学生来说竟味同嚼蜡。学生失去了语文学习的情趣,也失去了自主探究文本的珍贵学习体验。

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是“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如何告别零敲碎打,真正带领学生自主探究走进文本呢?以下我结合自己两次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经历,谈谈以重点问题引领学生探究文本的教学方法。

现象描述

上一次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应该是两年前了。

当时,觉得课文一共才四段,那就带着学生一段一段学呗。哪里知道,让学生读完第一段,概括段意时就遇到了问题。有同学说第一段讲的是司马迁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有同学说讲了司马迁的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还有说这段讲司马迁积累了大量历史资料。学生争持不下,我一时竟也不知怎么给学生一个完美的答案。其实,学生说的几个方面都有道理。

第二段写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整理各种史料。而学生眼里,又觉得这段似乎可有可无。最让我尴尬的是第三段,这是课文的重点段落,我想让学生由司马迁受到酷刑出发,来感受他的“发愤”。然而课堂上,几位学生纠结于司马迁到底受到的是什么酷刑,有说“宫刑”,有说“腐刑”,有几位学生似乎对“宫刑”有所了解,暗暗坏笑起来。我也甚是尴尬,根本没法顺利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司马迁的“悲愤交加”,更没有着重理解“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这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生死观。

一堂课下来,我感觉自己的教学支离破碎,学生也始终没能真正走进课文,教学目标只是“轻轻触碰”,并没有“深情拥抱”。打个比方,就好像我想把学生一个个推进教室,指望他们坐下来用心学习,学生却根本没有静下心来,热热闹闹,嘻嘻哈哈,兜了一圈又溜出去了!

问题诊断

我对这堂课的教学自然大为失望。课后,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概括出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这样几个:

1.教学环节过于琐碎。在逐段讲解的过程中,司马迁生活的环境,父亲的嘱托,积累的史料,入狱受刑后的发愤著书,几个环节零零碎碎,没有融合到一个整体中。学习过程中,学生也没有意识到以上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甚至觉得某些方面可有可无。

2.教师缺乏有效引領。整个学习过程,我没有采用什么有效的方法带领学生探究课文。具体地说,缺乏一个能够提纲挈领的问题,引领学生探究课文内容,并一以贯之地深入下去,一步步阅读文本,感悟思想。不能有效引领,又怎么体现教师的主导性,怎么体现教师是学习过程中“平等的首席”?

3.学生学习游离文本。课后反观自己的教学过程,阅读每一个段落,都只是关注文中写了什么,而没有关注课文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例如,第一段中,司马迁从小生活的环境,教学时没有带着孩子们品读“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山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第二段学习父亲的嘱托,也没有注意父亲“泪流满面”这个词的深层含义。特别是第三段,教师没有结合“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来感受司马迁受刑后的“悲愤交加”;没有抓住“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来理解司马迁的人生观;没有从“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这些语句中感悟司马迁完成史书的坚定决心。离开了语言文字,一切对思想内容的理解、感悟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

教学对策

上一次的失败还记忆犹新,本学期,我又上《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次,我重新研读了教材,重新设计了教案。重点是思考并解决一个难题: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来引领学生探究课文?

最终,我设计出这样一个问题:司马迁能完成《史记》这部伟大的作品,有哪些原因?以此把全文的教学串联起来,同时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语言文字,感受司马迁为完成《史记》付出的一切努力。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一、带着问题,学生自主探究

在第一课时,学生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先让学生阅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一段),为什么说《史记》是一部前无古人的著作?让学生从“13年时间”“52万余字”“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用生命写成”以及“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3000余年间的历史”等语句,感受《史记》是一部前无古人的著作。

当学生对《史记》有了全面了解后,我适时抛出那个重点问题:“司马迁能完成《史记》这部伟大的作品,你觉得有哪些原因?”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深入文本去概括。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产生了挑战难题的冲动。

这时,我又指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课本上圈圈画画,找到几个原因后,标上序号,还可以在课本上写写阅读感受。

二、围绕问题,师生共同交流

第二课时的教学,就成了针对重点问题的交流会。学生的交流汇报不一定是从第一段开始,梳理出的主要原因跟课文叙述的顺序也可能不一致,是自主探究后对文本内容的重新整理和组合。但是只要教师适当点拨,学生的答案不外乎这样几个:①生活环境的影响;②父亲司马谈对司马迁的影响(包括临终前的嘱托);③几十年积累丰富的资料;④入狱后发愤著书。

交流上面每一种原因时,都要求学生深入语言文字,紧紧抓住文中的语言来谈感受。老师再把理解内容——学习语言——练习朗读相结合,借助语言来理解,通过朗读来感受。交流的过程既是理解内容的过程,也是学习语言和朗读训练的过程。以下摘录一个课堂片段:

生: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

教师补充司马迁替投降匈奴的李陵将军辩护的情节。

生:司马迁受的是宫刑。这样的刑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奇耻大辱。司马迁悲愤交加,却并没有就此消沉下去。

师:你说司马迁悲愤交加,文中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生:他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师:你们怎么理解这里的“残生”?

生:这里的“残”指身体的残缺,更是指心灵受到的摧残。

师:司马迁没有消沉,那他是怎么想的?

生朗读: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要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师:你们的朗读表现出司马迁坚定的决心。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朗读: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

生:司马迁没有马上了此残生,是因为想到了《史记》还没有完成,想到了“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师:这句话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原文是这样写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它表达的是司马迁对生和死的看法,我们常称之为“生死观”或“人生观”。让我们多读几遍,把这句话背下来。

…………

三、解决问题,深化课文中心

四方面的原因都交流完后,教师便可总结课文。为了深化课文中心,我又補充了《报任安书》中那段名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教师解释这段话的大体意思,也让学生谈谈学习课文和上面这段话后的体会。

一堂课下来,似乎只是讨论了一个问题,实则悄然融入了语言文字的学习,融入了朗读训练,对文本思想的理解显得水到渠成,达成了众多教学目标。

对比两次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设计,我觉得教师用一个能够提纲挈领的问题来统领全文的教学,导而弗牵,聚而不散,以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在问题交流中品读感悟,也许真是一种“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问题引领自主探究
借多维手段,促联想发展
立足“有效”,回归阅读教学本来的样子
例谈问题创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让问题引领初中数学教学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问题引领下的阶梯式综合复习课堂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