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9-06-11王文磊翟海涛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王文磊 翟海涛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建工程行业的市场竞争也在逐渐加剧,土建工程的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升其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研究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多年的实际经验,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工艺展开了深入调研与分析,并提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希望能对我国的土建工程行业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确定

土建工程之中,混凝土施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其混凝土用料的配合比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即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用料中各个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以及工程造价的成本。在确定时,应该首先对于工程建设地点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明晰,同时要对工程建筑图纸进行深入的研读,根据相关要求对于混凝土中水泥、水、砂子以及石子的测算,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能够满足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易性要求和刚度要求。在混凝土料的搅和过程中应该确保搅和空间的密闭性,防止其他杂质过多掺入混凝土料之中,影响混凝土料的相应性质。同时混凝土施工中的骨料选择也十分重要,其骨料的选择应该选用强度性能较好的材料,并对材料的颜色和理化性质规格进行严密的把控。另外,对于已经出现了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选用结构加固的施工处理办法,使用防护膜对于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进而增强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稳定性和整体性[1]。

2、混凝土结构箍筋技术

混凝土结构箍筋技术即是对混凝土施工中的梁柱节点按照工程要求,对其节点利用钢筋进行紧箍的技术。这种技术中的要点在于当混凝土施工的梁板安装完工之后,再将相应的钢筋安装好,最后进行整体的沉梁施工。这种施工技术有着钢筋处理方法流程安全简单的特点,而且能够有效减少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箍筋技术与混凝土施工的其他技术也不存在技术冲突的可能性,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箍筋技术的质量保证措施在于要对于节点箍筋数量进行合理测算,同时对于箍筋的间距进行技术的明晰,从而确保每个梁柱节点的箍筋都能满足土建工程的质量标准规范。在混凝土结构箍筋技术的应用时,要注意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模式是否满足于箍筋技术实施的具体要求。因为箍筋技术对于梁柱节点的间距和箍筋数量有着具体要求,所以如果混凝土结构较为复杂,则这种技术的实现方法较为困难,不适宜应用在结构复杂体系庞大的建筑施工之中[2]。

3、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在混凝土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其受拉区预先施加压应力。这种余压应力可以部分或者完全抵消掉外荷载产生的拉應力,进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与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相比,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充分利用高强度高刚度的材料进行施工,同时补足普通砼施工容易产生裂缝的缺陷。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在于对于混凝土结构中相应部位收到的外荷载力的测算,从而计算出应该在混凝土施加的预应拉力。测算中要对混凝土结构的跨中弯矩以及截面应力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计算,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能够满足混凝土施工的具体要求。一般情况下,预应力会采用先张拉钢筋,后进行混凝土构件浇筑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技术流程以放置预应力钢筋为开始,张拉预应力钢筋的固定端和张拉端,然后进行锚固定和钢筋模板的安装工程,最后进行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升了混凝土结构构成的抗震性能和刚度,也节省了工程的物力资源,减少建筑物的自重,提升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同时也有着一定的技术缺陷,因其需要对于多种应力进行综合测算,所以其耗费的施工时间较长,对于测算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较高,所以在要求工期时间较为紧张的建筑施工中不宜使用。

4、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是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重点。混凝土的浇筑应该在其发生初次凝固现象之前进行浇筑,同时在浇筑过程中应对于混凝土料的状态进行有效掌控,防止混凝土料在浇筑过程中出现离析或者分层的现象;混凝土的浇筑理论高度不应该超过2米,如果浇筑对象是梁柱或者墙体,则其浇筑高度不能大于3米,配筋较为密实的混凝土结构在浇筑时不能超过60厘米,对于混凝土浇筑高度的控制是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保证的重要前提;同时在进行梁柱或者墙体的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在其底部垫入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100毫米左右的水泥砂浆;如果混凝土浇筑的设计厚度较厚时,则应该使用分层浇筑的施工方法进行浇筑,从而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应该有着一定的连续性,如果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停止施工,则必须在已经浇筑的表面进行养护处理,停工时间不宜过长,要在浇筑混凝土发生初凝现象之前复工;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流程要注意对于施工缝的确定和留置,施工缝应该在混凝土结构的应力较小的部位进行留置,其梁柱应该留置水平的施工缝,梁板墙应该留置垂直的施工缝;技术人员应该对于浇筑过程进行全面严格的技术监控,对于多种施工工艺流程进行细致的指导,同时对于施工情况进行严格的掌控,一旦发现有浇筑混凝土产生形变或者发生位移现象时,则应该立刻责令施工人员停工并进行有效的处理,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质量[3]。

结语:

建筑混凝土施工因其能够有效的提升土建工程效率、降低工程造价、提升土建工程的质量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深入而详尽的论述了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确定、混凝土结构箍筋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等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明晰混凝土施工时应该注意的流程,提升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建设质量与建设效率,从而促进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路慧玲.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述[J].房地产导刊,2017,(12):56.

[2]杨新展.探究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8):85,89.

[3]张云宝.探究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消费导刊,2017,(26):12.

作者简介:

王文磊(1978.01-),男,籍贯:河北保定,汉族,助理工程师,毕业于国家开放大学,专业:建筑施工与管理,任职单位:保定中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职位:工程部经理;

翟海涛(1981.08-),男,籍贯:河北保定,汉族,助理工程师,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业:建筑施工与管理,任职单位:保定中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职位:经营部经理。

猜你喜欢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试析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
浅谈土建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