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5D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分析

2019-06-11张苏婷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

张苏婷

【摘要】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已经开始应用BIM5D技术开展具体的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基于对BIM5D技术涵义的剖析,本文指出了这种方法的应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项技术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的应用方式,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质量。

【关键词】BIM5D技术;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BIM5D技术是在建成的工程3D模型基础上,键入了实践轴和费用轴,最终建成的一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模型,在该项技术的应用中,能够消除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横向和纵向信息不对称问题,深度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质量,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确保施工的实际成本不高于计算的工程造价。

1、BIM5D技术综述

BIM5D技术的原理为,建成能够产生囊括所有施工管理项目的工程模型,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该项技术的应用意义如下:

1.1管理精度高

在该项技术的应用中,会在建成3D模型的基础上,向BIM软件中输入工程造价、工程施工量等参数,实现工程造价和建筑工程的有效融合,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精度。应用BIM软件中的相关功能,分解建筑的各区域、各系统、各结构的施工过程,为各个施工班组合理分配任务。另外在具体的施工中,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向BIM管理系统中输入具体工程造价信息,核算各个子项目的施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1]。

1.2管理效率高

传统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在施工前需要通过工程分解的方式制定施工方案,施工中通过对各类票据的研究和审核,确定工程的实际成本,根据工程造价调整后续的施工过程。在BIM5D技术的应用中,能够建成统一的建筑工程模型,完成对建筑工程的全面分析,细化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内容,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施工中的监管人员向BIM管理新中输入实际施工数据,能够更快分析施工成本的产生情况,大幅提高管理效率。

1.3实现可视化管理

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存在项目交叉、分包项目过多问题时,除了提高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难度,同时也提高了管理成本,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不利。在BIM5D技术的应用中,建成的信息平台能够有效融合各类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各项工作的合理划分,同时向系统中融入理论劳动量,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各施工子项目的可视化模拟分析,全面提升了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2]。

2、BIM5D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的应用方式

2.1 3D模型建设和施工信息编制

在BIM5D技术的应用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为构建建筑工程的3D模型,一种方式为在BIM软件中直接构建,另一种方式为应用传统三维绘图软件建设3D模型,完成建模后倒入BIM5D软件中。应用软件中的碰撞自检软件落实构件检查和优化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些可以融合的构件和子系统来说,可以应用这种方式完成建筑工程方案优化工作。

在完成建筑工程碰撞试验工作后,需要开展工程造价计算工作,可以应用BIM5D软件中的Revit软件直接完成。在软件运行中,统计整个建筑工程的工程量,并编制整个建筑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该项技术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工程造价核算,并完成各类信息的自动汇总。

2.2相关信息整合

在完成建筑工程的3D模型建设工作后,向BIM5D软件中输入进度信息、消耗量定额信息和价格信息,将这些信息与建成的3D模型整合。在信息整合工作中,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完成资源调配工作,提高该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由于建筑中不同的子系统施工中,对质量控制工作的要求不同,需要落实针对各子系统的信息整合工作。

以施工进度方案和3D模型关联设置过程为例,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材料、施工位置、施工类型和工程量等因素,将WBS设置为核心,将工程施工中的成本信息、起止时间和工程量与3D模型关联,构成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在具体的施工中,监管系统向信息平台中输入相关信息,完成实际成本和工程造价的横向对比,确定是否需要开展工程优化工作。

2.3实际模型和预算模型对比

应用BIM5D技术建成的模型有很高的科学性,要求施工单位中的各个子系统全面按照相关要求开展该项工作,建成的5D模型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理论模型。

具体施工中,管理人员会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向BIM的信息管理平台中输入相关信息,生产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实际模型,通常情况下,要求实际模型中的各类数据每7d完成一次更新,30d为成本计算周期,通过对这两个模型的实际对比,能够分析工程项目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施工质量,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2.4 BIM5D模型建设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一些客观因素会导致整个工程项目需要进行调整,这对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在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管理部门需要与施工部门、工程部门联系和对接,分析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发现建筑工程运行中存在滞后项目,或者施工成本超出预期的情况时,这些部门需要快速研究与分析这种情况的引发原因,开展工程项目施工的优化工作。另外在该项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完成对5D模型的调整工作,制定后续施工中的最佳方案。

结论:

综上所述,BIM5D技术的应用原理在,在建成建筑工程3D模型的基础上,向系统中引入实践轴和成本轴,通过数据对比的方式提高对工程造价的管理质量。该技术的应用流程为完成3D模型建设和信息分析、模型信息整合、实际模型和预算模型对比以及BIM5D模型建设,以发挥BIM5D模型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的提高管理精度、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可视化管理意义。

参考文献:

[1]史立梅.BIM5D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应用概述[J].价值工程,2019,38(05):48-50.

[2]王帅,李明柱.基于BIM5D技术的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69+172.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策略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技能创新的思考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技能创新的思考
建筑工程管理的技能创新的思考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技能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