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研究

2019-06-11王庆龙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工程造价

王庆龙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助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全新建筑模式,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然而在当前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推进中存在着成本过高的问题,也使得目前建筑单位对如何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保持着高度关注,这也是整个建筑行业从业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文章将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当前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管理策略及成本控制策略展开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管理

前言

近年来,在国家发展绿色建筑的号召下,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凭借其资源节约、污染减少、劳动效率与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等诸多优势,改变了传统的粗放型建筑施工模式,助推我国建筑行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也促进了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工艺的逐步完善,大大提升了PC构建加工质量与精确度。但是,目前制约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成本过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力量协作,才能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与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文章便针对于此展开深入分析。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

所谓装配式建筑,也即是指利用专用连接设备对预制构件进行搭接,使其形成具备完整使用功能的建筑物,主要施工方式为装配式【1】。而具体施工中,装配所用的构件需要在车间进行生产,并且要在一定时间的保养后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化搭接,使其成为具有使用功能的建筑。而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偏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1.PC构件成本过高

装配式建筑工程需要用到大量PC构件,并且有着较为严格的安装施工流程,所以会导致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有很大程度的上升。从行业内部给出的估算指标来看,装配式建筑工程的PC构件使用率从过去的21%暴涨到52%,同时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也比传统建筑造价提高了15%,从这一点可以看出PC构件会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形成较大影响。究其原因能够得知,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依旧处在起始阶段,市场管理制度成熟度并不高,因此许多生产厂家所提供的PC构件价格相较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而言会更高【2】。

2.装配式建筑工程规模不大

正因为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尚处在发展起始阶段,所以工程规模并不会很大,而这一点对于PC构件的生产厂家来讲,无法通过大批量生产去降低成本,只能在出厂定价上抬高。从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来看,一方面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设备、场地等固定资产成本,另一方面还要投入订单所需的人工费用与材料费用等变动成本。不难看出,目前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主要是因为生产中的固定成本过高,不过如果在未来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势头良好,工程规模逐渐增大,便会让固定成本因为批量增多而逐渐削减,有效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

3.预制PC构件生产厂家少且运输距离远

从现状来看,我国预制PC构件的生产厂家偏少,并且与大部分施工现场的距离较远,因此会产生额外且较高的运输费用。再加上预制PC构件的体积与重量都较大,在运输中还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损耗,为了降低损耗还会加大加固、扩宽等投入,无形中也提高了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策略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属于核心部分,并且在有效的工程造价管控下,能够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所以,为了能够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合理控制,一定要切实提升建筑工程工作质量与效率。

1.加强设计图纸审核分析,保证施工计划科学合理

作为工程造价人员,在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时,首先要对设计图纸进行深入且仔细的审核分析,针对设计图纸中出现的不合理之处,要给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措施,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而言,唯有確保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化,才能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率,最为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工程造价的切实降低【3】。我们从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施工来看,其主体结构与构件吊装顺序会对工程造价形成直接影响,因此造价工作人员一定要实际工程的资料展开收集,比如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等等,同时还要对所采用的施工工艺与具体流程深入研究,因为不同的吊装队伍与施工条件,会对工程造价带来较大影响,唯有了解实情才能为工程造价管理奠定合理技术基础。

2.做好装配式建筑工程量清单编制工作

其一,要逐步完善编制说明,保证工程量计算有明确依据。对于现代化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而言,过去传统的现浇建筑工程采取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之存在出入,虽然在传统现浇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对不同分项工程子项目有着明确表示,但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流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等都还在探讨阶段,所以工程量清单子项目并没有最终确定,因为工程量清单说明一定要计算中所采用到的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工艺需求、质量要求等交代清楚。

其二,要保证列项完整,不得出现漏项情况。从具体的施工过程来看,相较于传统建筑来看,装配式建筑在细节处理会更多,比如要多出套筒注浆、打胶、嵌缝、浇捣混凝土等一系列步骤,而这些步骤不仅众多,并且施工设计图纸中也难以完整体现,在工程量清单中也没办法一一列举,所以往往会出现漏项情况【4】。其中措施项目中,传统建筑工程中对构件堆放场地加固不会计算费用,但是装配式建筑的构件体积偏大,所以对场地加固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这方面的费用不得忽视,但同样施工图纸中未能凸显,也容易出现漏项。所以,对于在装配式建筑中容易出现漏项的部分要提高重视,确保列项完整性。

其三,要确保项目特征得到准确描述。在工程量清单编制工作中,项目特征描述不清属于通病,正因为如此会导致理解出现偏差,为后续的造价清算埋下纠纷隐患。比如,PC构件的运输距离特征描述不清,或是没有综合考虑,便有可能出现施工企业提出异议,出现造价索赔的情况。

3.做好施工材料價格控制工作

一方面,材料询价定价工作。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重要组成部分为预制构件与部品部件,所以这两项应当视作为询价定价的重点对象。在国务院针对装配式建筑发展所提出的《指导意见》当中提出,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当实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也意味着需要在招投标阶段对预制构件、部品部件的价格予以确定【5】。而伴随着生产技术的升级发展,越来越多的墙体材料部品部件种类出现,也就对预算编制单位的市场询价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具体的预算价格编制,需要对预制构件、部品部件的品牌予以确定,在专项询价小组成立的基础上,对定额缺相、造价管理部门没有公布的价格展开市场询价工作。

另一方面,暂定价工作。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一定要进行二次深化,在对招标工程量清单及控制价进行编制时,一定要结合实情,在分部分项工程中对设计不明朗的项目与材料实行暂定价策略,同理在其他项目费用中,对设计不明朗的分享工程实行暂估价。招标文书中要对暂估价的确定进行条文约定,如果约定暂估价需要招标,需要通过招标方式予以确定;如果约定暂估价进行市场询价,则需要由甲乙双方一共进行市场询价后确定。

4.加强对工程造价人员的培训工作

综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并且在工程施工前,对具体的消耗量定额是不确定的,所以对于造价工作人员来讲,这项工作的挑战性非常大。同时,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来讲,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施工工艺与材料选择方面,对造价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工程造价人员不仅仅要对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全面了解,同时还要对这方面的投资控制予以掌握。所以,建筑企业在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前,一定要重视平日工程造价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放在专业技能提升与法律知识完善方面,让相关造价工作人员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知识有更全面的掌握,进而高效完成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三、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通过上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成本过高的原因展开分析可知,要想切实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则需要从完善相关政策、扩大装配式建筑规模、布置产业化基地以及推动龙头企业发展等方面着手,下文针对于此进行深入分析。

1.制定相关政策,完善行业标准

由于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中,尚未有全国统一的行业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再加上不同区域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会受到当地情况影响,导致在不同区域的施工会出现成本上的波动,归根到底原因还是在于区域不同带来的成本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在这一条件背景下,PC构件的生产企业无法结合具体生产标准展开生产,无形中抬高了PC构件生产的附加成本,导致整体成本上升。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对PC构件的生产标准予以规定,制定相应的生产标准与行业价格指导,进而确保PC构件的生产成本得到有效管控,以均衡的市场价格去降低工程造价【6】;另一方面,对设计图纸审核、招投标、竣工验收结算等工程程序进行法律法规的完善制定,从而保证法律制度与行业规范同步完善,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有效控制。

2.合理布局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PC构件的运输成本也是导致工程成本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预制构件的购进需要实地考察,并且要对各类运输成本、折旧成本、破损成本等进行预估,从而实现工程造价预算的精准性。当然为了有效控制预制构件的运输费用,则要对PC构件的生产场地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具体来讲也即是要普及技术,确保PC构件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能省下运输成本,从而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新兴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来讲,其构件生产应当向产业化推进,形成产业基地能够促进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与上下游产业的生存,并且省去长途运输出现的不必要资源损耗,实现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的降低。比如福建省则提出到2020年,福州、厦门、泉州与漳州需要建设完成2个以上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三明与宁德市需要建设完成1个以上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其他城市则需要向省级产业基地目标发展。通过产业基地的合理布局,能够完善产业链配套,以资源聚合的优势去缩减成本,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7】。

3.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

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设计划一定要完善制定,并且要通过严格监管去确保落实到位,比如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与保障性住房、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公共性质的建筑,都可优先选择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对这些装配式建筑试点工程进行质量严抓,确保示范项目的技术先进性,能够成为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标兵,从而助力装配式建筑体系的良好形成,凭借其成熟的技术与较高的性价比,在积极推广之下,不断扩大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

4.推动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的发展

为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稳健发展,应当大力支持大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预制构件生产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同时也可对产业链进行延伸、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进而确保更多集施工设计、施工建设、预制构件生产于一体的大型工程总承包企业出现,在大力发展下成为该行业的龙头企业【8】。培养龙头企业的重要目的在于集合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生产及运输等多方面资源优势,聚焦于先进新技术的研发,以产业链的整合去凸显出规模化经济效益,以此方式去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尚处在发展起始阶段,尽管目前依旧存在工程造价与成本偏高的情况,但笔者相信只要将这一问题妥善解决,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好。文章对目前装配式建筑工程之所以成本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策略展开探究,希望通过本文建议的提出,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进而为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参考文献:

[1]严国平.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No.135(05):227.

[2]李飞龙.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7(15):251-251.

[3]徐雯.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7(24):247+249.

[4]刘倩.装配式住宅预制构件采购成本的控制与优化[D].重庆交通大学,2013.

[5]张权钗,邓博,曹钟月.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成本控制的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9):85-86.

[6]万连建.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途径研究[J].山西建筑,2015(23):222-223.

[7]黄端.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成本控制问题与措施研究[J].建设科技,2018(7):63-63.

[8]王骋.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途径研究[J].智能城市,2017(06):127.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工程造价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