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票据产品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2019-06-11桂睎

今日财富 2019年4期
关键词:票据信用供应链

桂睎

本文基于笔者及所在机构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实践经验,结合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上下游中的实际业务情景,阐述了近年来使用票据产品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做出的一系列创新和探索,从做深做强供应链金融角度提出了丰富和推广票据产品的一些建设性意见,旨在为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促进实体经济稳步发展方面做出一点贡献。

票据市场作为中国发展最早的金融市场之一,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创以来,在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票据本身兼具支付工具和融资工具的双重职能,且嵌入到企业对下游的销售结算、对上游的采购支付及大型企业内部清欠中,可以说票据产品在供应链金融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场景。经过票据市场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全市场整体容量已达到二十万亿的水平。

一、政策层面的制度安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2017年以来,国家层面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的重要任务,这是国务院首次就供应链创新发展出台指导性意见。为了使电子商业汇票(以下简称“电票”)更好服务实体企业,人民银行在2016年底下发了《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对电票的加速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今年下半年以来,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金融机构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增加票据贴现额度,2018年第三季度商业汇票贴现发生额为2.69万亿元,同比增加8452.49亿元,增长了45.74%[上海票据交易所,2018年11月,《2018年第三季度票据市场运行情况》,第2页。]。

二、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

供应链金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学院,中国银行,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供应链金融委员会,2016年9月28日,《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标准定义》,第6页。]本质上是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依托真实贸易事件驱动,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向上下游延伸传递,从而获得良好的风险控制效果,允许商业银行将融资对象从核心企业延伸到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降低中小企融资门槛,拓宽融资渠道,从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贵、融资难”问题。

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受益于应收账款、融资租赁,特别是商业汇票的不断发展,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据相关统计,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已由 2005 年的不到 3 万亿增加到了 2017 年的 13.50万亿,十二年里增长了4.56倍,年均复合增速为13.56%。应收账款融资是供应链金融重要的融资方式,而商业汇票作为承载应收账款的载体,是商品贸易中最佳的确权方式。此外,票据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融资紧密相连,贴现利率率先实现利率市场化,相较于发债及流动资金贷款,融资主体更为宽泛。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在2003年發表的《规范发展票据市场至关重要》一文中指出“票据便利了企业间的商业往来,降低了交易成本”。

三、票据产品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使用票据产品为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长期实践中,由于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所处地位的不同,票据产品的应用场景有所差异。

(一)核心企业处于供应链上游

在这类业务情境下,金融机构优先选用银行承兑汇票作为支付手段。由于下游分散,开出银票后,能够汇聚到核心企业一点进行融资。该种模式适用核心企业处于强势地位,下游相对弱势的情况,比较典型的是汽车行业。但是这种模式所适应的行业和客群相对有限,更广阔的市场是核心企业作为下游,为其上游供应商进行延伸支付,进而做出相应的融资安排。

(二)核心企业处于供应链下游

在此类业务情境下,金融机构探索使用商业承兑汇票(以下简称“商票”)加之银行保贴安排进行流转融资。2015年,笔者所在机构就开始初探核心企业作为下游,为上游供应商进行融资的业务合作,立足北京总部经济的优势,以核心企业的财务公司为突破口,创设了“银财电票通”产品。该产品是以给予财务公司一般风险授信为前提,为财务公司及其集团内企业量身打造的系统性金融服务方案,其核心是由集团内子公司出票,借助财务公司信用增级加之银行保贴实现对外支付后的融资安排。该业务全面覆盖财务公司所在集团企业对上游采购支付、内部交易清算、下游销售结算等全方位需求,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有效解决了供应链条中的大量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据了解,该种业务模式已在众多银行进行了复制推广。

四、利用票据产品做深做强供应链金融的相关建议

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商业信用的发展,更好利用票据产品做深做强供应链金融,结合前期对核心企业票据管理工作的要求,不难发现商票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核心企业在银行的授信充裕,且直接融资渠道丰富,自金融体系的搭建也日臻完善,银行授信时常处于空置状态;另一方面位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在无抵质押物担保的前提下,很难去银行获得授信支持。可以说没有强势核心企业参与,中小企业融资是无水之源。而商票是连接核心企业信用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载体,它能完美地将信用堆积与信用洼地进行有机串联,实现信用的整体输出。为此,归纳以下三点商票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与再贴现业务的联动,切实降低商票融资成本

再贴现作为央行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传导、支持实体经济、推进票据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再贴现业务的票据应用精准定位在小微、三农、绿色等客群。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改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央行随后在年内已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500亿元额度,定向调控、精准滴灌供应链上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将商票保贴业务与之进行联动可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鉴于票据可多手流转,应该将审查再贴现票据持票人属地的要求放宽。

(二)商票实现分拆流转,使得信用有效传递

供应链的核心是把企业的信用价值化,融资的痛点是信用的分拆、流转、变现、融资、进而走到证券市场。在互联网金融概念被进一步强化的背景下,基于生态圈的电子化标准债权凭证也在迅速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中企云链、铁建银信、TCL金单等,其最大的优势在于金额的无限拆分,且閉环操作。而票据从签发、流转到结清全生命周期经过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信息的权威性、安全性及稳定性具有明显优势。加之票据的流转依托《票据法》的无因性安排,即便贸易背景出现瑕疵,善意持票人依然享有票据权利。从承兑的平均票面金额上看,呈现明显的逐季下降趋势,其中2017年一季度平均面额为291.961[上海票据交易所,2018年1月,《2017年票据市场运行分析报告》,第7页。]万元,而到今年的三季度下降至87.58[上海票据交易所,2018年11月,《2018年第三季度票据市场运行情况》,第1页。]万元,说明出票企业的票据使用习惯正在发生变化,核心企业充分认识到“小面额、多张数”的流转便利。综合电子债权凭证的面额分拆及企业支付习惯的改变,建议加快研究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应用的商业汇票标准化分拆,从而实现核心企业信用的有效传递。

(三)创新商票资产证券化,为企业丰富直接融资渠道

相对于传统的信用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以下简称“ABS”)产品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近两年来逐渐为市场所青睐。2017年底上交所、深交所、机构间报价系统同时发文规范了应收账款的挂牌条件。应收、应付账款ABS已经成为市场上非常成熟的产品模式,在此基础上,可以把应收、应付账款转换为商票来实现业务的突破和创新。目前市场上已发行的华泰资管-江苏银行融元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全国首单票据收益权资产证券化产品,票据标的为纸质商票,设置保证金质押增信。另一类型是博时资本-平安银行橙鑫橙e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该产品基础资产为电票,原始权益人转让的不是收益权,而是贸易及租赁应收账款债权,债权结算方式为商票,银行提供保证增信。对企业而言,商票ABS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崭新的直接融资渠道。通过产品的结构化设计和安排,不仅降低了银行的监管资本支出,也实实在在为企业获得了低成本融资的便利。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预期变化的新常态下,这就更需要金融的活水来浇灌实体经济之树。票据产品有效激活集团企业所在的整个供应链条,解决交易过程中的金融服务问题,帮助集团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提高供应链的内在价值[朱加麟,2015年6月,《推进电子票据创新向“交易银行”转型》,《金融时报》,第3页。],并借由核心企业的高信用很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作者单位: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营业部)

猜你喜欢

票据信用供应链
神秘的植物工厂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失信商人的悲剧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2016年11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10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信用消费有多爽?
2016年9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
2015年8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