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比手法 塑造典型人物
2019-06-11
【课文导入】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技法讲解】
《邓稼先》一文中,作者站在民族历史、科学发展的角度,对邓稼先予以高度的评价。文章刻画人物时采用了多種方法,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巧妙地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从自己的工作经历中引出被称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这一人物,镜头式地突出其“锋芒毕露”的一面——会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予以纠正,从侧面凸显邓稼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的那种奉献精神。
作者把两位在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著名科学家进行鲜明的对比,从而展现出邓稼先所特有的优秀品格,并借此说明这一点正是邓稼先创造人间奇迹、为国建功立业的根本所在。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台 城
◎[唐]韦 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诗的第三、四两句最为读者称道。请从对比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