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题作文导写

2019-06-11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见闻校名事例

1.人生需要沉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完美;人生需要积累,只有常回头看看,才能在品味得失、甘苦中升华。向前看是梦想、是目标;向后看是结果、是修正。有多少事,如果当初能回头看看,就会做得更好;有多少人,如果能回头看一看,就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请以“常回头看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内容充实,叙事清楚,结构完整;(2)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5)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从引导语和话题本身来看,这个题目是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回顾,并作一个总结性的评价。题目中,“回头”指的是“回顾”,“看看”看的是自己的某段生活。回溯自己的成长历程当然可以,但这样的立意容易随大流,不妨采用另一个思路,以“自省”为题旨,写“自视”。“常回头看看”,就是常常“自省”,即“了解自己”,以“告诫自己”“警示自己”。

写作时,可从孔子的“日有三省”谈起,强调“自省”的重要性。内容上,可以罗列古今中外善于“自省”而为人所尊重和景仰的事例,说明“自省”对人格精神形成的重要作用;也可以叙述自己的事例,写自己经常自省而获得进步。

2.大千世界,路有无数。

或长,或短;或狭,或宽;或坎坷,或平坦……

耕耘,是蚯蚓的路;探索,是小溪的路;摧毁,是飓风的路;发光,是闪电的路……

彩虹的路是绚丽的,但那是虚幻的;流星的路是短暂的,但那是辉煌的;爬山虎的路是艰难的,但那是无畏的;老黄牛的路是泥泞的,但那是踏实的……

请以“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内容充实,叙事清楚,结构完整;(2)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5)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此话题有三条“路”可行,一是实写,二是虚写,三是既实且虚。实写,就是以平常所见到的“路”为写作对象,如,自家附近一条路的变化,以小见大来凸显社会的变化;或城市“高架路(桥)”的增多,说明车辆的增加,以此来写自己对城市环境的忧虑。虚写,即以“路”为喻体,写自己的求学之“路”、追求之路、成长之路。既实且虚的写法是,从实写起,落在“虚”处。“路”的特点是,有方向地向前延伸,从起点的这头到目标的那头,写出“路”的这些特点,即为实写;然后笔锋一转,从“路”的这些特点引申开来——人與人相处,也应有这么一条宽畅通达的“心灵之路”“情感之路”。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写在某条路上的见闻或路上所遇之事,是偏题的,因为写作的中心移到了“见闻”的事件上,而偏离了“路”。

猜你喜欢

见闻校名事例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本刊荣获“广西高校名刊”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骑鹅见闻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西游见闻
假期见闻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改英文刊名的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