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澜壮阔显豪情

2019-06-11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臂膀拟人儿女

黄河,历来被称作“母亲河”。在世界历史上,黄河及其沿岸流域曾给人类文明带来非常巨大的影响。《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著名诗人光未然所写的一组歌颂黄河、歌颂中华英雄儿女的诗。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赞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和英雄儿女们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抗日战争图景,成功地塑造了中华民族如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修辞类比】

在《黄河大合唱》中,诗人为了展现黄河雄浑壮丽的情态特征,多处运用修辞手法装点文字。在这里,我们就结合其中的一段——《黄河颂》来作具体的分析。

◆比喻修辞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指的是用与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使其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如: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在第1句中,诗人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非常贴切,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而在第2句中,诗人说黄河“像一个巨人”,则突出地表现了黄河雄浑壮丽的情态特征。

◆拟人修辞

拟人,即把事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的情感态度。如: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黄河是一条不断奔涌的大河,本身是没有“臂膀”的,何况还是“千万条铁的臂膀”。在这句话中,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了黄河势不可挡的气势和力量,激发出中华民族英雄儿女的精神和信念,表达了诗人对黄河高度的赞美之情。

◆呼告、反复修辞

呼告,是行文时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以表达作者的感叹情绪,从而增强抒情的表达效果,引发读者的深层思考。反复,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手法。如:

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2.啊!黄河!…………啊!黄河!…………啊!黄河…………

在第1句中,诗人运用呼告的修辞手法,直呼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明了自己歌颂黄河的主要原因。

在第2句中,“啊!黄河”共出现了三次,构成反复,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热爱,充满雄伟豪迈之美。

◆对偶修辞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一种修辞手法,在《黄河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诗人以近景、全景式的镜头对黄河进行巧妙的刻画,着重写出了黄河的动态流向,渲染了黄河贯穿于中原大地的恢宏气势。

【活学活用】

1.结合语境,品析下列段落中的画线部分。

(1)酥饼被大姐姐用夹子整齐地摆放在棕色的粗纸上,再称上一斤白皮点心,点心上缀着小红点,如同白胖胖的小娃儿额上贴的小红点,无限喜气。酥饼圆圆的,点缀几颗黑色的芝麻,像一张长着雀斑的笑脸,可爱,可亲。咬一口香甜酥脆,唇齿留香。

(李娟《相思》)

(2)清东陵那棵雪松的清泪轰然滴落在了谁的心壤?戴着兜肚凄然背井离乡的树弄疼了谁的心房?谁需要借助着一片片挚爱蓝天的绿叶畅快淋漓地呼吸?谁路过一棵安谧地開着粉白小花的树就悄然忆起了自己的初恋时光……树,为了这个人,拜托你,好好活。

(张丽钧《惦念树》)

2.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1)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

(2)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3)我在瞬间想起了我对母亲的推三阻四,整张脸像着火一样热了起来。

(4)年轻人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小孩子扎进花丛中捕捉蝴蝶;老人蹲在池塘边垂钓。

A.拟人、拟人、比喻、排比

B.排比、比喻、排比、夸张

C.拟人、比喻、夸张、排比

D.拟人、夸张、比喻、排比

3.当抗日的战斗号角传到中华大地上时,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们高举着臂膀站在战斗第一线上,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热血保护着中国领土不受侵犯。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了硝烟弥漫,没有了炮弹纷飞,那么,你对黄河又抱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呢?请综合运用以上所学到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出你对黄河的情感态度。(200字左右,答题纸自备)

猜你喜欢

臂膀拟人儿女
天山儿女
拟人句
拟人句
拟人句
江湖儿女
学会拟人句
家有儿女欢乐多
蚯蚓筑新家
爱不可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