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魔改汽车座椅记:从“沙发”到“头等舱”
2019-06-11黄思贤
黄思贤
在德国斯图加特市的奔驰汽车博物馆里,存放着世界上第一台燃油车——奔驰1号,迄今为止,它已经走过133年岁月里程,见证了汽车工业史的不断变革。而汽车座椅的由来与它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奔驰1号搭载的世界第一款汽车座椅看上去并不是那么豪华,它的座椅更像是一个皮质的凳子,直接置于车架的弹簧之上,虽然带有坐垫,但离舒适还相差甚远也根本无法起到保护驾驶者的作用。
如果说奔驰1号是人类第一次坐上的汽车座椅,那么雪佛兰在1911年生产的 Classic Six则让人类第一次感受到了汽车的座椅的舒适性。其采用了前排连通式的沙发座椅,座椅被各种填充物以及厚厚的表面所覆盖,这对于体型宽大的人而言再舒适不过了,但由于缺乏包裹性,排式沙发座椅在车辆转弯时会将驾驶者倾向于座椅的另一側,这大大增加了行车的危险性。
同时,汽车不仅仅是作为短程的代步工具,它更多的还要充当长途出行这样的角色。在长途驾驶时,联排式座椅对于人们身体各个部位的支撑力显然不足,进而在长时间驾驶后会感觉得到身体的不适。加上早期的汽车座椅上并没有配备安全带,车辆一旦发生了交通事故,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所以,诸多因素促使汽车座椅进入了新一轮的革新。
安全才是王道
随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提升,0-100km/h的加速度越来越快,关于汽车安全性的话题不绝于耳,作为乘客与车辆接触面积最大的汽车座椅,因此成为了汽车工程师们重点研究的对象。
于是,我们看见了汽车前排排式座椅开始取消,与之代替的是两个独立座椅,在柔软、舒适的同时,对腰部及身体侧面提供一定的支撑,不仅减少离心力的作用,而且保证驾驶安全。同时,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加上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快,车祸事件也在如日剧增。据当时的数据显示,发生交通事故时,驾乘人员受到的伤害主要来自于颈、脊椎和大脑,因此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于1969年1月1日起生产销售的汽车,必须符合联邦机动车安全202法规,即汽车都必须配备头枕。
于是“安全头枕”开始在汽车座椅中出现,这种头枕通常会向前倾斜一定的角度,虽然靠起来不太舒服,却能缓解车祸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从而保护乘坐者们脆弱的后脑与颈部。
安全性与实用性兼具
20世纪末,世界经济体正蓬勃发展,汽车工业在经过100年的历史之后,已经步入了成熟稳定的阶段,对于消费者而言,汽车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大玩具”。
所以我们能看见,各大车企开始对其旗下车型开始精益求精,而最为直观的便是汽车座椅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由于人与座椅长时间接触,不利于汗液的排出。于是便出现了座椅通风功能,它的出现很好的改善了人与座椅接触面间的空气流通问题。而到了寒冷的冬季,车内原有的空调系统很难让座椅表面快速升温,汽车工程师们便在座椅里加入电热丝,使得座椅可以迅速得到加热,每当冬天人们坐进车内,温暖的座椅总会给人一种念念不舍的感觉。
同时,为了使车内空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各大车企也频出新招。以本田为例,他们为空间不大的小型车,配备了自主研发的魔术座椅。即通过向上翻折座椅,有效的扩展出了载物空间。
当然,人们对舒适性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为了同时满足不同身材的驾乘者对座椅位置的要求,带有滑轨的可调式座椅便应运而生。早期的可调式座椅只能调节前后、高低和靠背角度,而且都是手动调节,后来出现的电动座椅则变得更加方便。多种座椅功能的组合,使得人们的驾驶品质相较从前也提升了一个档次。
不仅如此,汽车座椅还增加了按摩功能,其最早出现在汽车的后座上,如今越来越多的车型在前排座椅上也开始使用座椅按摩功能,通过对座椅进行充气放气,从而刺激肌肉、改善血液循环、让乘坐者有着轻松惬意的感觉,不过由于成本问题,这项功能多数被用在豪华车型上。
当然也有例外,对于年轻人喜欢的性能车和跑车而言,它们可没太多考虑座椅的舒适性,想要人车一体驾驶随心,就要追求运动包裹性,座椅的填充物便得更硬,座椅两侧也会需要紧紧的夹住驾驶者,减少在快速过弯时出现身体摆动,营造出驾驶者镶嵌在其中的感觉。但是这种不留余地的束缚感,短时间内能刺激的驾驶的欲望,但是长时间体验下来对驾驶者腰部有着极强的考验。
总结
座椅作为汽车与生俱来的部件之一,从早先的椅子,到随后的沙发,再到今日考虑安全性、包裹性、舒适性,它的变迁过程也是汽车发展的缩影,其中凝聚的是材料学、结构学、人体工程学、车辆安全结构开发等多学科研究领域的精华。如今,我们所熟悉的汽车座椅似乎已经拥有足够的功能,但随着汽车向着智能化的领域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汽车座椅还会给我们更多意想不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