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浅谈如何有效提升基层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2019-06-11张岚
张岚
摘 要:安全生产为企业发展创设了重要保障,基层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往往直接影响到生产过程与结果。本文分析了企业安全生产现存问题,围绕构建网格化监管模式、推进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大线下执法检查力度、拓展网络宣教渠道等四个层面,探讨了互联网时代提升基层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基层员工 安全生产意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2(c)-0168-02
安全生产作为我国长期基本国策之一,对于劳动者生命健康安全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统计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有79.6%的安全生产事故是由于员工操作不当造成的,同时有43.2%的生产制造企业未向基层员工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当前企业基层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针对2018年国内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调查,以河南商丘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华航现代牧业有限公司发生的火灾事故为其中的代表,该事故的诱因便是3名员工的违规操作,最终造成11人死亡以及巨额财产损失。鉴于当前我国工业化较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总体安全生产基础较为薄弱,并未形成体系健全的安全生產体系,生产安全准入门槛较低,部分企业生产条件较为简陋,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加之缺乏针对基层员工安全生产素质的考核与培训意识,导致基层员工安全生产意识较为薄弱,在执行生产操作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经验主义等特点,进一步为企业生产与员工安全埋下了问题隐患[1]。
2 互联网时代提升基层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具体措施
2.1 构建网格化安全监管模式,健全硬性制度保障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网络治理观”,明确阐释了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样也为社会安全生产提供了借鉴思路。生产企业管理者应当紧紧跟随党和政府所提出的政策方针要求,真正树立互联网思维开展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构建网格化安全监管模式,进一步依托制度规范推进安全生产意识的普及。
首先,企业应当在内部推行安全生产权利清单与责任清单,落实专人专职岗位责任制度,并将对应责任人录入到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依据责任清单进行问责、免责,最大限度消除监管盲区,拓展安全生产管理的覆盖面。
其次,企业应在内部构建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细化到具体部门落实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工作,构建“1+x”责任体系、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借助互联网平台协调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进而引导安全生产工作由以往的纵向行政管理转型为横向依法监管[2]。
最后,还应当基于互联网思维构建网格化安全生产监管模式,依托统一网络平台实现多部门协调联动管理,在企业内部共享安全生产学习资料,共同协调检查、治理安全隐患问题,提升安全保障工作效能。
2.2 推进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提高安全生产教育力度
一方面,企业可以合理调配资源推进内部互联网+安全生产教育平台建设,在平台内部购买有关国内外安全生产知识的教学资源,协调人力资源部门为每一名基层员工配备相应的个人工作账号,引导员工自主安排时间登录平台进行线上安全生产知识学习活动。管理人员可通过后台实时掌握员工的学习时长、答题正确率、登录频次等数据信息,并将其学习成绩经综合评分后纳入到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与员工薪酬、晋升机会相挂钩,以此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深化基层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培养实效。
另一方面,企业还应当积极引入信息化手段推进安全生产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在相应生产机械设备处配备移动检查终端,定期上传最新安全管理文件,并针对基层员工开展信息化操作技巧培训工作,以供操作人员随时随地核对生产信息与检查要点,将生产信息进行及时记录、上传,实现内部生产建设的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同时,企业内部应当指派专业网格员开展员工安全生产情况督查工作,确保网格员具备牢固的安全生产素养与娴熟的设备操作能力,定期针对设备运行情况、员工生产记录进行检查核验,以此落实常态化监督工作,引导基层员工时刻树立安全生产意识、用自身行动践行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为企业安全生产创设保障。
2.3 加大线下执法检查力度,消除潜在性安全生产隐患
在依托信息技术手段与互联网平台实现对基层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培养的基础上,企业应当联合政府执法部门筑成安全生产统一防线,借助内外合力构建更加牢固的安全生产保障。
一方面,企业应当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执法部门的执法检查工作,创设企业内部定期自纠自查机制,借助内部网络系统建立企业自查档案,着重记录企业内部在检查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问题,在严格落实责任人的基础上开展由下至上的层层追责机制,真正使基层员工明确违背安全生产操作行为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进而引导其秉持责任意识自觉加强针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工作,提升自身专业化技能操作水平,借助自我监督、相互监督落实安全管理意识。
另一方面,企业还应当聘请行业专家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指导工作,依托专业化视角发掘出企业风险源点,并将其纳入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范畴中,实现安全隐患的及时、彻底消除。同时,企业内部还可以创设员工意见信箱,引导员工主动查找日常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员工内部征集解决措施,针对其中有贡献价值的建议予以采纳并为员工提供奖励,以此构建全员参与、全员纠错的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氛围,进一步将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到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巩固基层员工的安全生产能力。
2.4 拓展多维度网络宣教渠道,发挥互联网传播影响力
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应拓宽多维度网络宣传渠道,除借助企业内部网络管理教育平台进行基层职工教育外,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等双平台开展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工作,密切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向员工推送有关新《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政策知识,真正实现安全生产教育的全面精准覆盖[3]。
另一方面,管理者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渠道开展诸如基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全生产辩论赛、安全生产视频编辑制作竞赛等文体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教育内容,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参与感与荣誉感,拓展安全生产教育覆盖范围。同时,企业管理层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主流媒体的网络传播影响力,在线下日报、地铁报等专栏发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内容,将基层员工的优秀作品借助主流媒体账号在网络平台中宣传,进一步扩大企业安全生产教育的文化影响力,以此激发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荣誉感,使员工发自内心地认同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层次地践行安全生产理念,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促使企业生产力与生产效率得到稳步提升。
3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互联网+”概念已在社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渗透,因此企业务必要牢固树立对于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明确认识,真正深入企业基层做好基层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工作,确保全体员工自上而下地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提升综合安全素养,为企业生产力与生产水平的提高创设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董聚中,高振勇,党爱民.浅谈如何提高基层员工HSE意识[J].交通企业管理,2013,28(10):38-39.
[2] 康金刚,顾忠裕,申文霞.浅谈“如何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素质”[J].山东工业技术,2015(20):286.
[3] 杨锐利.浅谈如何提升安全教育“四性”确保企业安全生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