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企出海应更重视政治环境

2019-06-11邱稚博

环球时报 2019-06-11
关键词:毕业生环境政治

邱稚博

从中兴、华为在美国的遭遇到美的收购库卡在欧洲引起的争议,中企出海面临的海外政治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

首先,在当前的政治经济趋势下,所有行业都有可能成为当地“国家安全审查”的对象。传统管理学家认为,受政府影响最多的是像资源、国防以及基础设施这样的政治敏感度高的产业。然而现在看来,发达国家对于中企的安全顾虑远远超出这些战略型产业,向原本低政治敏感的消费产品蔓延。连手机、微信、天气预报软件等都被视为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的审查对象。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大数据、卫星定位等信息都已成为国家安全体系的一部分。但这种“泛审查”趋势也值得每一家中企重视。

其次,对于中企的安全顾虑呈现不分企业所有制的趋势。在现在的环境下,单纯解释自己是民企已经不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发达国家市场对中企海外经济活动的疑虑。在某种程度上,无论企业的所有制如何、规模大小,企业都要高度重视投资所在地国家的政治制度环境。

最后,重视政治环境的国别外溢影响。从国际关系的角度上来看,全球政治局势与市场不再割裂。在一国的商业行为引发的政治问题,会影响企业在另一个乃至全球市场的商业利益。这就要求企业在应对政治环境上要有全局性视野,不能局限于当地市场。

在研究中,笔者发现中资企业在海外市场与当地政府打交道时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企业应考虑在海外分公司设立单独的部门负责处理与政治相关的事务,雇用有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发展、公共政策以及当地国别区域研究专业相关的毕业生和资深从业人员。

每年中国高校都培养出很多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其中不少选择出国继续深造相关领域。但另一方面,许多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的毕业生和留学生转而进入金融、咨询、传媒等行业。这种不匹配是资源浪费。企业在校园招聘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相关的岗位,并向在校生提供相关的实习机会。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随着跨国交流规模的逐年增加,各级政府也应更加积极地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应对海外市场政治环境的专业培训,让企业更加重视和理解不同市场的文化、法律以及政治环境差别。▲

(作者是留英学者)

猜你喜欢

毕业生环境政治
办公室政治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环境清洁工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漫观环境
政治法律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