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智能制造预留通道
2019-06-11访杭州开源电脑技术有限公司工控事业部总经理赵万强
访杭州开源电脑技术有限公司工控事业部总经理赵万强
本刊记者 袁春妹 文/摄 通讯员 严琦眉
赵万强
《纺织机械》:您如何看待当下中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
赵万强:当前中国纺织印染行业企业主要以加工为主,很多企业运营还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当前,劳动力成本以及环保治污成本都在快速上升,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入,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来进行产业转型,提升产品档次、减少能耗及污染物排放,从而实现绿色、高效的生产。
《纺织机械》:在您看来,“智能化”在当前中国纺织产业的调整转型中的位置和效用如何?
赵万强:智能化必须基于企业生产的数字化,装备的自动化,而后才能让智能化有所依托。当前,中国纺织业不少企业还处于数字化的推进道路中,因此,对大多数企业而言,离真正的智能化还有不小的距离。
《纺织机械》:针对纺织业推进的“智能化”,在您看来纺机企业承担着怎样的责任?又有哪些机会?
赵万强:在遍及行业的转型升级中,智能化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对于纺机装备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纺机企业而言,需要实现设备的自动化,并能够预留互联互通的接口,为企业的数字化做好底层支撑。其实,这也是国产设备和国外设备的差距,提升了这方面的能力,必然可以提升设备的核心竞争力。
根植于企业真实状况的智能方案设计才能有效落地。
《纺织机械》:在“智能化”浪潮之下,开源在如何规划布局?拥有哪些优势?
赵万强:开源公司拥有良好的技术支撑,目前也在跟随行业的发展着力从传统的产品提供商向智能制造总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总承包商进行转变。开源所拥有的二十多年的行业服务经验以及众多优秀的行业合作者,对于企业的转型也提供重要支撑。
《纺织机械》:据了解,开源与华纺合作推动了该公司的智能制造项目建设,针对该项目,开源做了哪些工作?
赵万强:从华纺的智造项目立项开始,开源就参与了总体的方案设计,从智慧工厂的总体目标出发,分阶段、分步骤建立一个全新的工业园,实现了纺织印染行业真正意义上的车间机台和MES系统的互联互通。就该项目,若与同产能的老厂相比较,仅从用工方面,实现了原来500多人的用工减少到了300多人。与此同时,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也得到了同步提升。
《纺织机械》:围绕华纺的需求,开源如何进行项目的设计与规划?在项目的推动过程中,解决了哪些难点和问题?
赵万强:在项目立项时候,开源就和华纺管理层达成了一致的目标,我们派出专业团队参与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并在各个阶段邀请对应领域的行业专家和设备厂家进行紧密沟通,以确保相关可预测的问题能够在源头发现并解决。
从项目立项开始,我们就始终遵循智能制造的要求开展总体设计,把问题想在前面,特别是跟各设备厂家的互联互通,这是车间数字化的前提,也是智能制造的基础。
《纺织机械》:围绕当前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现状,纺机企业如何把握客户需求?在一些智能化的项目服务中,企业该注意哪些问题?
赵万强:服务产业转型和用户需求,提升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是基础,企业可以开发一些在线检测的装置,要关注并遵循互联互通的通讯标准,这样才能为企业智能制造提供最根本的支撑,企业也将由此提升设备的附加值和服务力。
《纺织机械》:目前,开源在服务纺企的智能制造方面可以提供哪些服务?可以为用户带来怎样的成果?
赵万强:现在行业企业对于智能化的需求是各具特色的,差异化非常明显。因此,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我们围绕不同的企业特点以及产品定位和发展阶段,帮助其设计符合现状和需求的智能制造总体解决方案。这些植根于企业真实状况的方案设计,将能够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