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信息交互与管理平台设计

2019-06-11周永明苏章李文建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7期
关键词:设计阶段装配式符号

文/周永明 苏章 李文建

1 研究目标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信息交互的目的,是无损的将设计、生产、施工、运维中产生的数据有效保存传递下去,保证后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标准的编制中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信息交互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模型分类对象应包括建筑工程中的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各参建方应统一建筑信息编码系统。各类软件创建的信息,应采用开放或兼容的数据交换格式进行数据转换。信息交互过程中,所有有效信息都应无损保留。

2 设计阶段信息交互要求

设计阶段信息模型应包含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构件深化设计阶段。各阶段设计软件应具备创建、传递和应用建筑信息的功能。方案设计阶段信息应包含场地边界、交通出入口定位等信息。初步设计阶段信息模型应包含工程物体形状、功能、机房设备及管线位置等信息。施工图设计阶段信息模型应包含工程物体的实际形状、功能布局、建筑构造做法、机房设备和管线位置等信息。构件深化设计阶段信息模型应包含构件尺寸、标高、数量、重量、构件位置、预留预埋位置等信息。

3 生产阶段信息交互要求

预制构件生产阶段宜采用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预制构件生产应有数据采集、监测的设备、人员及管理体系。生产准备阶段应当具备以下信息:预制构件数量、外观、尺寸、功能以及编码;钢筋强度以及排布信息;钢筋搭接的细部节点信息;混凝土强度及性能要求;连接部件的材料以及强度要求;预埋吊具强度要求及预埋件、预留洞的尺寸和位置等。

4 施工阶段信息交互要求

施工阶段建筑信息交互包括施工准备、资源配置、构件进场与堆放、构件安装、构件连接、质量验收等信息。

5 竣工验收及交付阶段的信息交互要求

竣工交付模型应基于施工深化设计模型,根据竣工交付阶段的需要整理、完善而形成。

竣工交付模型应反应项目建成状态,并交叉检查、审核模型确定正确性;竣工交付模型宜支持在本地或通过IFC标准导出数据给设施管理系统使用;竣工交付模型应包含可修改的模型版本,支持后续的数据更新。

6 运营维护阶段信息交互

宜建立运维阶段的信息化协同平台,实现运维模型及信息的集成管理、更新与应用,并实现快速检索、定位、读取关联信息的功能。应记录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及部品部件的资产管理信息、维护信息以及维修信息。

7 装配式施工管理系统案例

下面以中建三局研发的装配式施工管理系统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实现施工阶段的信息交互。

每一个构件编号对应一组构件信息,并在界面上显示验收状态(图1)。点击“详情”符号,会弹出构件的详细信息,包括:“计划进场时间”、“实际进场时间”、“卸货完成时间”、“图纸查询”、“不合格处理”、“备注”。其中,前三者可以在APP中输入。“图纸查询”中的“拆分平面”和“深化详图”都是链接,点击即可查看相应的图纸内容。“不合格处理”是一个子界面窗口,点击之后即可弹出子界面,选择“处理方式”,并输入“处理记录”和“计划重新验收时间”。

“构件进场验收”模块如图所示。默认状态下,显示上一次查看的“楼栋编号”对应的全部“楼层编号”的构件编号。可以点击下拉符号选择具体的“楼栋编号”和“楼层编号”所对应的构件编号。

点击每个构件编号对应行的箭头指向符号,即可输入或查看该构件的验收详情。点击每个验收指标行的箭头指向符号,即可输入或查看该项指标的验收过程。

每个构件编号都有个同步符号,当APP数据与云端已经同步,则同步符号显示已同步。每行数据都有一个点选符号,可以批量选取构件编号,进行数据清除命令或者同步命令。对于已经完成安装验收的预制构件,APP端可以清除该构件编号所对应的数据,以降低APP端的数据存储量。数据清除之后,该构件编号对应的同步符号变成未同步。

图1

图2

每个子界面都有“数据表格”栏,“实测偏差”可输入实测的数值,还可以增行,填写多组数据。“评定记录”可输入文字。“照片”功能和前面所述类同。通过在APP中填写数据,将相应数据和报表与相应构件关联起来。如图2所示。

施工验收模块也类似,将所有待检类型列出,并将数据挂接到相应构件上。该数据将通过插件固化在BIM模型中,使之保存并传递到下一阶段。

8 结语

文章从信息交互和软件设计的角度论述了在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的信息交互重点,希望可以为日后的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设计阶段装配式符号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符号的由来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长沙最大装配式保障房更加节能低碳
探讨基于设计阶段的暖通工程预算管理
决策及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浅谈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