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个体差异下的体育课自主教学

2019-06-09黄建清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自主教学个体差异体育课

黄建清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课对于整个初中教育而言意义愈来愈重,它既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又是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重要途径。但是,实际上体育教学仍被“禁锢”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寸步难行。针对此,本文从学生“个体差异”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研究了体育课的自主教学方法,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体育课中锻炼身体、发展智力、健全人格。

【关键词】初中  个体差异  体育课  自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27-02

个体差异是指学生在身心发展存在的不同,其表现在爱好、体力、价值观念、心性等多个方面。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就是自主教学。自主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内核,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动机,从“厌恶学习”转为“享受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因而,在初中体育中教师要依循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自主教学的授课形式,对症下药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接下来,我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完善体育教学,唤醒学生体育内在需求,培养学科情感,增强体育自信心,最终强化自身体育素质。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体育训练兴趣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体育自主教学的基础。因为受遗传、运动经验和环境的影响,学生对于体育存在不同的认知,拥有不同的发展潜力,所以,尊重个体差异,才能弄懂学生个体,帮助学生形成体育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但在多数体育教学中,教师都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教学设计的前提,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导致学生与体育之间的“隔阂”越来越严重,学生在体育课上愈来愈“疲惫”,甚至产生了放弃体育的现象。针对此,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理念,按照个体差异性分类施教,给学生创造施展自我的空间,帮助学生找到体育学习的自信心,继而迸发体育训练活力。

例如:在进行“篮球运动”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我针对学生在身体素质和性格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层教学。首先,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初次分层,以“好”、“中”、“弱”为原则依次分成A、B、C三层;其次,针对性格,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如A层学生性格活泼的偏多,此时就将一些学生调整到B层,带动B层体育学习的气氛;而C层内向学生较多,此时就将身体素质较好的C层学生调到B层,让一些性格外向的B层学生流入C层去引导C层学生的体育学习;分层结束之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交代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如A层学生,要求他们双手胸前传球的动作要领,同时要求他们进行一场比赛,以灵活篮球技能,全面提升篮球实力;B层同学,反复练习双手胸前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等动作并教授双手胸前传球的动作要领,进一步深化篮球学习;C层同学,以“一内一外”为原则,将两种性格的同学结为一组,以动带静,让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掌握两腿之间绕“8”、胯下两手前后颠接球等基本动作,同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如此分层之下,每位学生都不感觉有压力,主动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增强了体育学习的自信心。

二、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实现体育差异教学

因为个体具有差异性,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智慧。也因此,在体育学习中,年龄相仿的学生,面对同样的内容,有的学生学得好,有的学生学得差。与此同时,学生的个人需求也就产生了差异。如果此时教师还“一视同仁”,就会出现体育优等生学无所获,体育差等生分外疲累的现象,导致体育教学的无用功。针对此,教师需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选取教学方法,实施差异教学,让每个学生均有所得,久而久之,全面提升学生体育素质。

例如:在进行“排球垫球”项目教学时,我班学生有的特别喜欢且擅长排球运动,有的喜欢但是不太擅长,有的则对于这类运动存在恐惧心理。面对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首先,将活动场地分成三个不同的区域,并按照个人需求将学生分在三个不同的区域;之后,进行各区域的一一教学。针对选择特别喜欢且擅长排球运动区域的同学们,因为他们的目的是需要掌握更多、更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所以,我采用示范指點的方法,即先请出一名学生示范正面垫球动作,然后,我对其动作进行剖析、指点,如垫球时双手臂要伸直夹紧,否则球垫不稳等等,从而提升了学生排球水平,满足了专业需求。又如喜欢排球但是基础不好的学生,他们渴望掌握基本技巧。针对此,我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法,要求学生成四列横排散开,两人一组,二、四排同学先拿球,然后双手持球固定于身前,位于一、三排的同组成员做双手垫球动作,之后双方交换体会、练习,以帮助他们掌握垫球技术。再如,存在恐惧心理的学生。面对他们,我设计了“垫球”游戏。即几人一组玩自抛自垫游戏,看谁垫的最多。在整个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自身的体育素质,实现了差异教学的目的。可见,差异化教学可以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发展学生体育素质。

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现代教育中,这句话同样具有深刻的内涵。因为,每位学生都是绝无仅有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典型的个性。所以,教师不应该“强盗式”地将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忽视其个人喜好和学习能力。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顺着学生个性发展的“纹理”设计体育活动,让孩子自然感受体育的乐趣,体验成功带来的快感,建立体育运动的自信心,培养体育兴趣,从而自主学习体育,提高体育学习质量。

例如:在进行“足球运动”项目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体验成功,感受体育的魅力,我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前提,组织了自主教学课堂。首先,提供了几项体育活动,即脚内侧踢球、推人出圈游戏、足球比赛,让学生自由选择,充分尊重其个性和兴趣。之后,划分出区域,即脚内侧踢球区、推人出圈游戏区、足球比赛区,让学生自由选择;然后,对每个区域进行指导,如脚内侧踢球区,我演示了动作要领,如脚尖正对出球方向、脚底要与地面平行等;又如推人出圈游戏区,我先讲解了游戏目的即了解和掌握足球技术中的合理冲撞技术,然后讲述了游戏方法和游戏规则,之后,进行游戏。再如足球比赛区,我先讲解了足球比赛规则,如球门区、罚球区、队员人数、违规操作、判罚等,之后,模拟进行了一场足球赛。完成之后,针对赛况,我进行了评点,以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足球知识,然后继续实战,深化所学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一方面,锻炼了身体,体验了体育的乐趣;另一方面,培养了坚强、坚持、合作、拼搏等品质,体验了成功的快感。可见,以个性为基础组织教学,既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感,发展体育爱好,又可以深化个性、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学的大环境下,以青少年的个体差异为基础实施自主教学是体育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为了响应号召,高效组织体育自主教学课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此,让学生自觉成为课堂主人,感受体育的乐趣,发展体育精神,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邬建平,遆英,沈文汉,陈霓莹,张毅.学生个体差异与体育课的自主教学研究[J].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三卷),2017,(2)

[2]张金水.学生个体差异与体育课自主教学浅谈[J].新课程(上),2015,(2)

猜你喜欢

自主教学个体差异体育课
体育课
自主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