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班级集体荣誉感培养初探
2019-06-09郭平
郭平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12-02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界和格调,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具有了更加诱人的魅力。班级是个大花园,每位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需要老师精心呵护和培养,尤其是班主任更要懂得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在集体教育中,充分肯定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关键的一环。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荣誉感
集体荣誉感是指学生自觉意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尊重和荣誉,从而更加热爱集体,珍惜集体的荣誉,推动集体成员积极向上的一种情感。集体荣誉是集体主义教育的核心,是打造团队精神,形成优良集体的一种粘合剂,它促使个人为争取或保持几日的荣誉而努力行动,改正不符合集体要求的缺点或错误,促使班级人人向上,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真正的人要有一种精神——人的精神,这种人的精神会在信念与情感、意志与追求之中,会在对待他人和自己本人的态度上,会在分明的爱与憎等方面表现出来。”荣誉是社会、集体或别人给予的赞美性称号及物质的肯定,其中包括对个人或集体的品行、成绩等多方面的评定。荣誉要以正确的方式和刻苦努力才能获得,它是汗水和心灵的结晶。教师既要保护学生的进取心,又要把握分寸,正确引导。在肯定闪光点的同时,指出不足,纠正偏颇。片面追求荣誉往往也会助长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在为集体争荣誉的过程中,形成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意志,形成动机与效果一致的完美结合。
二、树立信心,正面引导
作为班主任要主动关心爱护学生们,循循善诱,启发学生自觉领悟道理,做学生们的亲密朋友和贴心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用耐心和真心去感动学生;树立正面典范,充满正能量,从正面讲道理,赏识教育为主,真切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培养师生间的默契,形成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教育模式和氛围。学生在融入了集体后,就要学会关心这个集体里的其他成员,也就是当别的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尽可能地帮助别人,让别人感受到集体带来的温暖,这样,大家才会有一种良性的向上的精神。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氛围,为每一名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每名学生在班集体的团结互动中健康成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班级学生的情绪,成为学生行为的导向,教师不失时机地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激励和制约作用,这必然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使班集体呈现出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新局面。
三、钻研业务,身正为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北师大的校训,作为教育者应始终牢记。一个优秀的教育者首先应是一个优秀的学习者。高职学生不仅有自己的观点和一定的判断能力,还仍然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老师用自己的精神和人格来感召学生的学习潜能会胜过一切雄辩的语言。这种学习既要有专业知识、教育技能的学习,更要有做人美德的学习。要给学生一碗水,至少要有一桶水,只有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树立典范提高威信。教师用博大精深的知识取信学生,用真诚和善意的态度感染学生,用质朴的生活作风影响学生,用刻苦钻研的精神意志带动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四、认真分析“特殊”学生,善待不足
每个班级里总会有那么几个表现不凡的“特殊”学生,这常常是给班级管理增加难度的要因。若能做好这为数不多的“困难户”的工作,班级管理将会顺利许多。学生都有个体差异,即使再简单的题目,也不可能全体学生都用同一种思维、同一种方法来求解。所以,我们应该用不同的模式去教育學生,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宽容地正视学生的不足。在内在智力没有大的差异的前提下,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家庭的影响。要了解学生,首先就要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给特殊学生建立小档案是比较合适的方法。档案记录这些学生的性格特征、特长爱好、家庭状况、生日以及成长经历。通过对他们言行的认真观察和对档案的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他们的背景都是不同的。就他们的成长环境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家长放任自流和追求完美相矛盾的,平时不管、不教育孩子,可一旦发现孩子有闪失(比如老师告状),就会超常严厉甚至痛打痛骂孩子;另一种是把孩子理想化的,认为自己的孩子身上没有任何缺点,也不愿意别人发现并指出他的孩子的缺点,他们一味溺爱孩子,总是护着孩子,帮孩子找理由。对这两种在近乎扭曲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管理方式就不能千篇一律。这些学生大都是童年教育失败的受害者,对待他们的不良行为要认真分析,找出内在原因,在提出要求之前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宽容地给他改正的时间,甚至可以容忍他的重犯,不能一概地用惩罚来警示。因为他们或者是早已习惯了叱骂的声音而对惩罚无所谓,或者是熟悉了维护的谎言而对惩罚报以极强的逆反。老师要善待学生的不足,给予适当的尊重,设法寻找契机,靠近他们的心灵,取得信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把工作做到深处,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不良行为。
五、呵护自信心,增强班级凝聚力
作为一名老师,除了对所教专业的热爱和深刻的理解之外,还要有正确的学生观。现代的学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追求,自尊心特别强,如果在教育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难以挽救的后果。当下的高职院校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基础教育和高考的失利者,知识基础较差,厌学违纪现象平凡,对学校和老师等各种教育活动产生极大的逆反心理。调查之后会发现一个共同现象:这些学生在选择这些专业时大都是勉强的,原因来自于家长的意愿,二是成绩差抱着混文凭的心理来就读,甚至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你别管我了,我就是个差生”。对于这些学生,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会对他们说,如果我没能帮助你解决你的难题,无疑是我的失败,你能否给老师一些安慰,跟老师说说你最欣赏自己什么,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你对自己的将来是怎样打算的。每当这时,这些学生多多少少都会谈到自己的一些优点,比如诚实、讲义气、办事公正、孝顺父母等等,这时就可以抓住他们的“长处”激活自信心,呵护他们的自信心,并从中延伸,帮助他们找出不足之处,运用引导、疏导、指导等方法,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如果忽略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一味地用叱责、惩罚对待他们,再度摧毁他们本来就非常脆弱的人格尊严,是徒劳无功的,那将是教育者、或者说是教育的悲哀。如果他们在这个通向成年人的最后一个学生时代没有体会到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感受,他的学生时代就是苍白的,他的未来将是暗淡的,因为他没有了自信心。所以,学生就如同播种的种子,土地越是贫瘠,就越需要加倍的呵护,教育者要以他们的优势为切入点,扬长避短,肯定和鼓励他们,恢复他们自信。
每个人都需要群体,在群体中寻求归属感。对学生而言,班级就是属于他们的群体,他们因为拥有这个集体而不孤独。在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张显每个学生个性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强调个人命运交给团队业绩的观点,让他们明白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班级形象。只有通过班集体的团结合作,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在班级里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够共建良好的班风,形成良好的学风。比如,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交流活动,包括学习、生活、情感等各个方面的有效沟通,在班级里营造畅所欲言的、平等互助的、民主健康愉快的气氛;注重学生内在动力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使学生在管理中学会自我教育; 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既要小心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在有效的沟通中,使自己成为学生可信赖的朋友和伙伴,这样才会有师生共同的进步和快乐。
当然,班级管理工作是复杂而微妙的,需要细致入微用心体味,需要不断学习和付出,才能逐步完善走近完美,充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一个很好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