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初探
2019-06-09毛玉彪
毛玉彪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新时代要做好德育教育,将品德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可以使小學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教师要充分运用语文教学对学生渗透德育,使小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下面,我从“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品德教育”“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在对文本理解中渗透品德教育”三个方面入手,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渗透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品德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44-02
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语文课堂是实施德育的一个场地,教师注重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却忽视了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渗透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品德教育
情境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策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是指教师运用语言描述,把某种情景、景象描述出来,使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幻灯片等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
例如,在讲《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英美联军入侵中国的图片,以及圆明园在被毁灭前的图片、毁灭后的图片,学生观看完图片后,我提问小学生:看完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悟?小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小学生说:英美联军真是太可恶了,把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给毁灭了。有的学生说:圆明园被毁灭前很富丽堂皇,可惜都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我使小学生意识到国家的贫穷和落后会使国家任人宰割。我又提问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小学生有的说:我们要努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有的小学生说:我们要努力读书,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德育渗透不仅是在语文课堂中,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师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受到品德的熏陶,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知识,提升能力。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社会的认识,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美德,使小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生活。
例如,《松鼠》这节课,主要是对松鼠的描写,这是一篇说明文。学生仅凭文字很难想象松鼠的生活习惯、松鼠的外形。我组织全班同学到动物园去近距离观察松鼠,在观察的过程中,想一想动物园中的松鼠和课文中描写的松鼠有什么相同之处,在观察后,小组讨论自己眼中的松鼠是怎样的。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真正理解了松鼠的生活习惯,学生在观察松鼠的过程中对松鼠这个小动物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提升了小学生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在对文本理解中渗透品德教育
语文学习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对文本的阅读,对文本的理解是教师渗透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地分析文本,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对文本的理解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教师通过对文本的解析,使小学生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做法、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例如,《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妈妈工作很艰苦,挣钱不容易,但是还是给我钱买书的故事,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我先带领学生读课文,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来感受母亲对我的情感。我提问学生:课文中写“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的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从这个句子你能感受到什么?小学生思考后回答:母亲工作的艰辛。课文中有很多处表现了母亲工作的艰辛,我引导小学生仔细读课文,并画出这些句子。我又提问学生:母亲工作艰辛,但是仍然挣钱给我买书,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母亲对我的爱。我让小学生想一想自己的母亲爱自己的生活中的事件,并和同桌交流。并说一说自己应该为母亲做些什么,使母亲感受到孩子长大了。在对文本理解中渗透德育,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提高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新时代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德育渗透,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语文教学和品德教育相结合,教师要为人师表,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教师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道德。
参考文献:
[1]姚琴.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品德教育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8):163.
[2]许小丽.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