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慧心塑造灵魂

2019-06-09郑晓军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意义设计

郑晓军

【摘要】小学班主任开展心育活动课是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是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心育活动课在设计上要注意选好主题、明确目标、选择“奇”、“新”的内容,实施的形式要注意活泼、多样化,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心育活动课  意义  设计  实施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27-02

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小学班主任开展心育活动课是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是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心育活动课的意义

心育活动课,是一种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主题、融合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活动课。小学班主任开展心育活动课具有以下意义:

(一)有利于小学班主任通过开展顺应小学生成长“关键期”的心理训练,促进小学生人格与智力两方面的积极发展,降低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适应不良甚至是心理障碍的可能。

(二)有利于小学班主任通过运用心理团体辅导的原理和方法、技巧,从中领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真谛。

二、小学心育活动课的设计

(一)选好主题。主题是整个心育活动课的灵魂。主题的选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来确定,可以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或共同的困惑,也可以是全班学生都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班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主题的确立要鲜明具体、针对性强、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做到小、近、实、新。如:“我是快乐智多星”、“我能做到”、“我的情绪我做主”。

(二)明确目标。小学心育活动课要实现两个目标:发展性目标和预防性目标。发展性目标旨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完善;预防性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问题,学会自我调节,学习纠正偏差行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内容选择。小学生都有“喜新、好奇、求变、爱动”的特点,所以,小学心育活动课在内容选择上要注意“奇”、“新”、“变”,尽量让学生有新鲜感、新奇感、变动感,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过程设计。酝酿、设计、实施一节心育活动课必须整体认真考虑,否则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体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心育活动过程的设计上要做到:

1.緊扣主题,准确定位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3.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4.活动体验,感悟分享

5.挖掘内涵,突出重点

6.细化难点,内化行为

7.总结提升,助人自助

8.延伸反馈,巩固效果

三、小学心育活动课的主要实施形式

(一)心理游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帮助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得到启发并有所收获。如心育活动课《智闯雷区》,班主任就通过开展“智过雷区”的游戏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善于利用工具与资源的能力。

(二)心理情景剧。心理情景剧是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现象以短剧形式表演出来,让学生自己创作、自己表演、自己观看、自己感悟,使表演者和观看者都从中得到心灵的成长。如心育活动课《豆子与大海的选择》,班主任以绘本故事《豆子与大海》为素材,和学生合作表演心理情景剧,引导学生学会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亲子冲突问题。班主任扮演故事中的母亲,和孩子分别陈述处在绘本情景中的母亲和孩子不同的想法,让学生观察、倾听、思考后再合作创编、表演故事结局。这节课取得良好的效果,参与者与观察者的人都有很深的感悟。

(三)心理故事。在心育活动课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讲一些故事,通过故事引入所要开展的活动主题,能大大增强活动的效果。如心育活动课《优点大轰炸》,班主任就先采用了心理故事法:一个老人提出要用100万买一个失去信心的青年的外貌、勇气和智慧,使青年恍然大悟:自己并不是一无所有,只是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点,以至于丧失了很多的好机会。这个故事让班级中比较自卑的学生受到很大的鼓舞,在活动中表现非常突出。

(四)团体活动。团体活动通过团体内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人际交互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学习和总结,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探索自己的能力,调整改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习使用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实现自我的成长。如心育活动课《麦兜响当当》,为了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是多元化的,班主任让学生志愿者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卡通人物形象,轮流上台以各种方式介绍自己,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卡通人物形象中发现深刻的道理。

综上所述,小学心育活动课是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团体心理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掀起学生心灵深处积极向上的激流,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如何让小学心育活动课的实效更加突出,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彦云,孙淑荣,佟秀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意义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