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企业践行“走出去”战略的新样板

2019-06-09吴国玖于珺建周刚

群众 2019年9期
关键词:西港西哈努克特区

吴国玖 于珺建 周刚

去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我国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主动扩大进口。之后,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重量级文件。开放的尺度之大、力度之大和步伐之大前所未有。进一步扩大开放,我们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实施好“走出去”战略,意义尤为重大。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简称“西港特区”)是我国第一批通过商务部、财政部考核确认的境外经贸园区,全国第一个签订两国政府协定、建立双边协调机制的国家级境外园区。在中柬两国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西港特区坚持以“特”为先,将命运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成为柬埔寨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配套设施最完备、就业岗位最集中的特区。习近平总书记评价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柬埔寨首相洪森多次表示,期待把西港特区建成“柬埔寨的深圳”。

一、西港特区建设成效明显

西港特区由无锡红豆集团、光明集团、华泰公司、益多集团4家民营企业与柬埔寨国投集团组建的西港特区公司联合开发。2006年中标商务部首批境外经贸合作区,2007年经过前期勘察,2008年正式启动。现中方在西港特区控股80%,柬方控股20%。红豆集团作为最大股东,全权负责班子建设、开发规划、工程施工、招商融资和财务预决算等日常经营管理。柬埔寨方股东为柬埔寨王国参议院议员,不直接参与日常经营事务,负责为西港特区争取人脉资源和政策支持,提高运营效率。

西港特区是柬埔寨最大的经济特区,总体规划面积11.13平方公里,紧邻柬埔寨四号国道,距柬埔寨最大的国际深水港码头12公里,距西哈努克国际机场3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在发展定位上,西港特区坚持产业规划与当地国情深度融合,把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发展的意愿与柬埔寨工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有效对接,确保特区建设可持续发展。西港特区前期以纺织服装、五金机械、木业制品等为主要发展产业,后期将发挥临港优势,重点引入机械、装备、建材等产业,远期目标为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建设在东南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新城。建成后将形成300家企业(机构)入驻,8—10万名产业工人就业的配套功能齐全的生态化样板园区,成为柬埔寨的“深圳”。

目前,首期5平方公里区域完成五通一平,建成大型污水处理厂和170栋厂房,配套建设了集办公、宾馆、餐饮和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和员工公寓、集贸市场、生活服务区等设施。2007年西哈努克省全省只有18家工厂企业(手工类小型企业除外),2018年达到160家,其中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内的企业占比超过80%,工业产值对西哈努克省的经济贡献率已超过50%。2018年,园区员工月均收入220美元,远高于柬埔寨服装行业月均100美元的最低工资标准,懂中文的员工每月可达600美元。西哈努克省年人均收入3358美元,已跃居柬埔寨全国前列。用西哈努克省省长润明的话说,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就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和人民的“饭碗”。

二、西港特区的发展模式

西港特区是我国民营企业在科学规避国际贸易壁垒,破解资源短缺、环境容量限制、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发展瓶颈的大背景下,加快“走出去”步伐,以市场决策推动转型升级的产物。特区公司以园区建设为主体,坚持与股东、员工、顾客、供方、合作伙伴、政府、环境、社会(社区)“八方共赢”的理念,与“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六字原则一脉相承,形成了民营企业境外园区合作发展的“西港模式”。

注重共赢共享,积极构建融入当地的命运共同体。红豆集团在谋划发展定位时,明确要求抓住西港特区的“特”字,以“三个同步”实现在周围特区中脱颖而出。一是发展方向与当地目标同步对接。红豆集团把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意愿与柬埔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中心任务相结合,统筹规划,分阶段实施。在落差达70米的热带雨林推进“五通一平”,与柬埔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相呼应;优先引导农工商结合,统筹安置周边民众就业,与柬埔寨加快农业发展任务相对接。二是基础建设与招商引资同步推进。西港特区在短短10年中,建成了柬埔寨最宽的道路、各园区中最具规模的综合性大楼、最规范的标准厂房,引进纺织服装、五金机械、轻工家电等出口加工生产企业,实现了建好一个厂房、引进一家企业的目標。三是促进就业与改善民生同步提升。西港特区致力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就业,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去年西哈努克省人均GDP达2010美元,居柬埔寨全国第一。依托特区的发展,通过产业集聚和就业安置,带动了周边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改变了当地农民靠天吃饭的传统习惯,西港特区“特”在有效推动了园区小环境与周边大环境的深度融合,成为柬埔寨消除贫困、加快农村发展的新样板。

注重政企互动,打造特区发展良好外部环境。西港特区积极争取我国各级政府的支持,主动对接柬埔寨政府,把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市场决策作为民营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基本要素,以政府三大“主导”和企业三大“主体”形成了市场决策和政府支持互动、企业抱团“走出去”和政府协调解决问题互补的新机制:一是政府主导布局、企业主体实施。2012年,商务部和柬埔寨发展理事会联合启动了支持推动西港特区发展协调机制,使西港特区在我国总体战略布局中成为一个节点。坚持把企业主体实施的经济项目同周边民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与当地发展前景对接起来,突出体现命运共同体意识,编织起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有效呼应了国家总体外交战略。二是政府主导支持、企业主体运营。西港特区是在政府主导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境外民营园区。在迄今投资建设的资金中,我国政府和江苏省政府提供了必要的商务发展专项支持。柬埔寨首相洪森对西港特区高度赞赏,四次访问特区,亲自督查、督办建设和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三是政府主导服务、企业主体决策。江苏省政府把西港特区所在的西哈努克省纳入了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工作地区,为园区建设提供了多方位、多层次服务。通过积极搭建招商平台,推介企业入驻,多次召开协调推进会议,形成了政府主导与企业决策互补共赢的局面,推动西港特区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猜你喜欢

西港西哈努克特区
西哈努克成功抗癌得高寿
《特区文学|诗》2022年征订启事
《特区文学》2022年征订启事
西哈努克市对标深圳澳门
现代生产带来的现代生活: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社区服务
DC炫特区
AVL和西港合作为天然气发动机提供新一代HPDI技术
基于MIKE SA模型的厦门西港海域溢油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西哈努克:见证中柬跨世纪友谊
阅读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