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四个功夫”
2019-06-09冯其谱
冯其谱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基础工程。去年以来,徐州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抓好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的契机,先行探索,面上推广,着力在抓导向、抓融合、抓动员、抓创新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新阵地。
一、在抓导向上下功夫,筑牢干部群众的思想根基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时代特征是用新思想引领,引导基层群众自觉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用接地气、冒热气、赢人气的“四化工作法”,讲解党的方针政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力求让百姓听得懂、悟得深、真点赞、愿参与。一是宣讲通俗化。充分利用“百姓名嘴”、老教师、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等乡贤人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朴实无华的土话白话,通过快板、三句半、梆子戏、柳琴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让群众一听即会、一看就懂。二是理论具象化。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近年来徐州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优化、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引发思想上的共振,达到感情上的共鸣,有效激发基层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情实感。三是党课情景化。尝试用文艺演出的形式为党员干部上“情景党课”,作为理论学习、政治学习的补充,先后推出音乐剧《焦裕禄》《淮海儿女》,梆子戏《母亲》等优秀作品,在情景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基层党员群众不断锤炼政治品格、坚定理想信念。四是活动常态化。在党员队伍中建立健全“周末学堂”“党员学习日”等日常学习制度,有效提升党员政策理论素养;按年度制定落实各镇村理论宣讲计划,按季度安排文化惠民、道德讲堂活动,按月度组织身边好人评议,通过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的活动安排真正让主流思想舆论牢牢占据农村思想阵地。
二、在抓融合上下功夫,夯实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必须立足实际,大力实践,才能使之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贯穿融合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一是与学习推广马庄经验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马庄重要指示精神,把“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的,把马庄村加强思想教育、繁荣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建立家庭档案、突出典型示范、健全体制机制等特色亮点做法向全市农村推广普及,为各地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提供指导。二是与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市县两级均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乡村振兴相关职能部门提高政治站位,真正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分内之责,作为部门职能工作的一部分,切实动起来、沉下去,在新时代文明实践这个主题下聚合发力。三是与提升农村综合服务能力结合起来。从源头抓起,推动有关部门把新型农村社区按照江苏省文明村镇的标准来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统筹考虑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学校少年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志愿服务站点等的建设和使用,把基层群众吸引到农村“两委”的各项综合服务体系中来。
三、在抓动员上下功夫,汇聚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性思维、坚持普惠性方向,广泛动员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汇聚上下左右统筹联动、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一是突出党员干部带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基层开展考察调研活动,深入试点地区了解工作进展、协调解决突出问题。试点县(市)区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带头做志愿者,带头开展志愿服务,落实好政治责任,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农村党员干部强化标杆意识,深入开展“党员挂牌亮户先锋行”等创建活动,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二是突出机关单位先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成立试点工作指导组,所有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管工作,经常深入试点工作一线,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商研对策、推动解决,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市文明委組织市级机关志愿服务队深入试点地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助推基层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三是突出专职兼职结合。各镇文明实践所均成立日常办公机构,由乡镇宣传统战委员、宣传干事等3-4名人员组成。各文明实践站均配备2名工作人员,其中一人为专职联络员,从现有的熟悉村情民意的劳动保障协理员中择优聘用,作为A角;另一人是由村团支部书记、妇联主任或其他副职村干部兼任的联络员,作为B角协助专职联络员开展工作。四是突出群众全员参与。始终坚持“在服务群众中引导凝聚群众”的工作理念,针对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较多等特点,精心设计农村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载体形式,全面普及“为空巢老人做家务”“四点半课堂”等活动项目,有力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实践,有效增加文明实践活动的参与率、覆盖面。
四、在抓创新上下功夫,焕发群众参与的创造精神
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试点地区在建设模式、运行方式、活动形式上创新思路,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不断提升文明实践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一是围绕实践项目谋创新。贾汪区全面推行“两包两联”工作法(乡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片,村“两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通过镇组织推动、村对接落实,实行文明实践“十必联”:凡群众家中有喜事、丧事、难事、急事、病事,村“两委”工作人员必上门联系;凡群众家中有矛盾纠纷、信访诉求、当兵入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村“两委”工作人员必上门联系,让文明实践工作“到村、进户、见人、走心”,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温暖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二是围绕资源整合谋创新。邳州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同步推进,整合“民声通”、文明实践热线电话等信息平台,在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文明实践信息中心”,加强与基层群众的沟通互动,广泛征集群众对志愿服务的合理诉求,据此制定志愿服务“菜单”、接受群众“点单”服务。三是围绕志愿服务谋创新。贾汪区在志愿服务队伍管理方面,创新实施“三个联动”模式,区、镇、村三级联动、各级志愿服务组织联动、机关党员和农村群众联动,实施“5432”工程:即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等5平台,实现中心、所、站、点4级覆盖,统筹总队、分队、高校3支队伍作用,同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2个中心建设,形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中共徐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