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缅甸木质寺庙的工艺结构与历史文化

2019-06-09贾博昊冀秀美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雕刻家蒲甘木质

□贾博昊 冀秀美

(1.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 堪培拉 0200;2.保定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在古老的缅甸曾经存在两种不同的文明,骠文明发生在缅甸的北部,而孟文明则以缅甸南部为主要的活动区域[1]74。之后,缅人才逐渐移民进入缅甸北部的伊格瓦底山脉并且于9至10世纪时建立蒲甘王朝。然而,在1277年至1287年间蒲甘王朝则受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入侵并被彻底颠覆,之后蒲甘王朝被分裂成了许多小国家,他们之间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战争。直到16世纪,东吁王朝终于统一了所有的小国甚至开始侵占其他国家的领地,至此东吁王朝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国家[2]224。缅甸之后在19世纪早期曾短暂地受贡榜王朝统治,但贡榜王朝很快在英缅战争中被英国击败,从此开始沦为英国殖民地。194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缅甸最终独立。在这段漫长的缅甸历史中,十种不同的缅甸传统艺术也逐渐发展并被保留了下来,它们被称为艺术的十朵花,它们分别是绘画、雕塑、铁艺、金属雕刻、装饰性的粉饰灰泥、木制品、大理石雕刻、石艺、贵重金属手工艺和漆器。缅甸的非宗教建筑并未包含在内,但是它结合了许多来自于这十种艺术的技艺,大多数此类建筑早已在战乱中被摧毁,只有一些缅甸寺院被保留了下来[3]152。这些缅甸的寺院在缅甸语中被叫做kyaung或者pongyi kyaung。Kyaung的意思是寺庙而pongyi的意思是学校或者僧侣。那么为什么学校与寺院有同样的名字呢?这是因为寺院在古缅甸是唯一带有学校性质的建筑,特别是木制寺庙是缅甸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因其拥有壮观且细腻的结构与装饰,而且被一代又一代缅甸人传承并发展,见证了缅甸的悠久历史。从这些木质寺庙外部长距离地观看时,它拥有非常古老的结构渊源并且充满了想象力。而当你细看这些建筑,特别是当你进入其中,观察它们的木雕装饰,雕刻设计的传统美能够被轻而易举地收入眼中,这些雕刻技艺甚至过于精细使人赞叹不已。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

一、缅甸木质寺庙具有悠久的历史

缅甸寺庙大约起始于公元9世纪,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些寺庙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寺庙可以作为古蒲甘(9世纪至13世纪)时期缅甸寺庙的范例,而另一种寺庙则是缅甸寺庙建筑的风行时期,即来自于英国殖民时期(18、19世纪)。在蒲甘时期,寺庙建筑数量最多时在缅甸大约有400余座,这个数量是整个蒲甘王朝建筑的四分之一。这些寺庙是由泥土与砖块混合搭建的,并且在建筑的西墙一般均建有巨大的木质房间,图1显示的便是典型的蒲甘寺庙结构。但是如今木质房间已经很难在蒲甘见到了[4]37-38。然而木质寺庙与石质寺庙是完全不同的。在英殖民时期,超过15000座寺庙在缅甸被陆续建起来,并且大部分是木质寺庙[5]7-36,每93座建筑中就有一座是木质寺庙,而且在缅甸每个乡村至少拥有两座木质寺庙。当年主要有两种团体会去修建寺庙,第一种是个人或其家族的支持下修建,另外一种则来自于某一区域的一群人投资修建,但是这些缅甸传统木质寺庙如何并且什么时间发展而来尚不确定。此类木质寺庙的建筑结构(图2)构建于18世纪末,与蒲甘时期的石质寺庙大不相同,并经过了14世纪到18世纪的发展,缅甸木质寺庙迄今经历了400多年的不断改善,可想而知沉淀了许多历史文化。

图1

图2

二、缅甸木质寺庙的建造基于古老的建筑传统和信仰

缅甸木质寺庙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人们建造这些寺庙是基于古老的建筑传统和信仰的,这样的传统和信仰与人们想象中神的巨型房子的古老传说相似[6]333-335。具体来说,建造寺庙一般会使用最好和最坚硬的圆木,圆木有时会用做寺庙的立柱,人们会给立柱涂上金色或者红色的漆;砖头和粉饰泥灰一般会用于搭建寺庙的台阶,怪异的台阶数一般是必须遵守的,因为缅甸人相信这会给人带来好运,这也是来自于远古的建筑传统。游廊,在缅甸语中被称为zingyan,会修建在寺庙的另外三侧,这样的结构给予僧侣一些区域,供他们在静坐冥想疲倦之后散步。寺庙东边的一侧,一般会有一个小型的建筑与其连接,叫做hpaya kyaung,它通常会比其他部分要高出一些,其中会有释迦摩尼佛的画像被供奉;一个层层排列的塔尖(pyathat)带有一个伞状的顶部(hti)会被安排在这个建筑上;这样的结构象征着神圣的意味。塔尖的层数一般是3层、5层或7层,这展现了建筑庄严的级别;只有贵族的宫殿、寺庙或者掸族的首领才能够住3层的屋顶,并且最高阶级官员的建筑有时在国王许可下也可以修建3层的屋顶。严格来说,一幢寺庙应该只有一间或者两间房间。其中一间在建筑的西南角,通常用于储藏物品;另一个房间在西侧通常提供给更年轻的僧侣做睡觉的卧室;在寺庙的东南部区域离hpaya kyaung很近的地方是寺庙的住持卧室;用于传授知识与会见访客的区域则位于建筑的东北方向,而且看上去像是隔开的一个房间。一幢寺庙通常有看起来几层楼高,但实际上只有一层,因为国家的传统是建筑底部不能高过它的顶部;这也是为什么在寺庙主要房间的下方区域从没有被使用过的原因,这一区域通常被现在的年轻人当作一个游乐场,他们还不能分辨缅甸传统文化的优劣。靠近城镇或乡村宽阔安静的区域一般会用来修建寺庙,通常古树、水果、开花灌木或者其他植被都会被用来装饰寺庙;还有整个寺庙的空间都总是被栅栏、砖墙、带有灌木的坚固的墙、仙人掌树篱或者简单的栏杆围绕着。寺庙中的人员总是由少于四名的僧侣、几名初学者和研究学者和一名主持组成[7]200。

三、缅甸木质寺庙的独特文化风格

一些人认为缅甸的木质寺庙与尼泊尔木质寺庙太过于相似,所以他们常被看作来自于同一区域。虽然1885年最后一位缅甸贡榜王朝国王Thibaw Min的统治结束了,但是无论是世俗的或者宗教的缅甸传统都被继承了下来。因此,尽管许多缅甸寺庙的建筑材料并不古老,但是由于其未被改变的古老建筑风格和雕刻设计,缅甸的寺庙与尼泊尔木质寺庙是大不相同的。传统的缅甸雕刻设计主要分为三个不同的组,很少有人可以同时掌握这三种不同组的设计技巧。Nari pan是缅甸的第一个设计组,佛陀、人像和人形的神灵纳(Nats)图像均被包含在这一组中;第二组被称为Kappa pan,他们主要关注动物、鸟类、怪兽和神灵纳在其他的非人类的外表下的图像;最后一组叫做Kanote pan(花类设计),总是致力于最精细的雕刻设计。

首先,Nari pan的雕刻匠均是雕刻各种各样姿势的佛陀像、人物和人形纳神的形象的大师。对于非宗教的图像雕塑而言,比如说足球运动员和拿着篮子的村民,这些雕塑有时是艺术家在空余休闲的时间来雕刻的。传统的木雕工坊通常会遵循两方面的变化因素:顾客的喜好以及工匠擅长的设计雕刻领域。因此,每个工坊基本上只专注于一个雕刻图案组,这是他们最擅长的图案,本生经(佛陀的生活故事)是nari pan图形设计的主要分支之一。缅甸本生经的故事数量共有550个,但是最初从印度传来的故事则有547个,这是因为在东南亚和缅甸,人们希望通过那三则故事来展示他们与印度故事的不同之处。例如最壮丽辉煌的原初本生经雕刻现如今存放于實戾的Yokesone 寺庙(图3),他们是在1878年U Po Kyi工坊雕刻完成的。异乎寻常的浮雕展示在木质寺庙的墙壁上,而且这些浮雕几乎可以被当作是单独的雕塑来对待,它们只有一个小的平面凹槽来将它们固定在墙壁上,这些雕塑被一些来自實戾的无名雕塑家的惊人想象力所填满;马的雕刻真的让人感到马要从墙面中直奔出来一样,并且房屋,洞窟或者凳子的细致的3D雕刻是非常逼真的。这些场景均来自于雕塑家对于本生经故事的想象。寺庙非常低的屋顶构造细致地保护了这些浮雕,尽管寺庙经过了严重的自然风化,但是它们一直收到公众的捐助来进行修补,因此这些浮雕至今基本完好,可以看出许多启发性的事件也取材于释迦摩尼佛的历史生活而不是之前提到的本生经故事。根据帕拉印度安达古匾(Pala Indian Andagu Plaque),最初的缅甸雕刻家也开始在石板上雕刻图像;八段选自于佛陀生活的片段总是被雕刻出来以帮助普通人记忆佛陀值得赞扬的生命;有七种形式来将佛陀包裹在顺时针方向的结构中:诞生、首次布道、驯服奈拉吉里象、涅槃(nirvana after death)、到达Tavatimsa、舍卫城双重奇迹(double miracle of Sravasti)和猴子呈上蜂蜜在佛光山森林,这些事件再次被使用在木刻的系列故事中,尽管安达古匾从没有在缅甸以木雕的形式出现。

图3

其次,Kappa pan雕刻设计一般包括了动物、鸟类、怪兽和纳神的动物图像,这些传统的缅甸形象并不是真实的动物而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生物,其中一些是为整幅图像而创造出来的,还有一些则是作为装饰图案。这些创造物在缅甸的雕刻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总共有三类主要的母题,即meggan、yaksha和孔雀。Meggan在缅甸百科全书中是一种海怪,它来自于梵文或者巴利语,并且有时被当作鳄鱼或者鲨鱼,它经常被古时的缅甸诗人用于他们季节性的诗歌中。在佛陀脚底(图4)的第76和第77个与众不同的标记正是meggan形象,例如在曼德勒的Atumashi寺庙(图5)的台阶顶部均雕刻有meggan的形象。

除此之外,yaksha(食人魔)的形象来自于本生经故事。食人魔拥有独特的外在特点,并且他们是一种比人类甚至动物都强壮且高大的创造物,例如著名的强壮的Alavaka食人魔曾经被佛陀所度化;还有在罗摩衍那和Dasagiri中的著名的人形恶魔其实也是一种食人魔;如果考虑到缅甸木雕文化,Zat pwe duet舞蹈食人魔则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在缅甸文化中孔雀也是雕刻设计的一个主要母题,一些人认为孔雀的设计是源于蒲甘王朝时期(9至13世纪),但实际上是在阿瓦王朝时期(15至19世纪)它才成了缅甸流行的木雕设计元素。在那段时间,孔雀总是被与太阳联系在一起;在蒲甘王朝时期,马则是太阳的象征,太阳与孔雀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源自于贡榜王朝(1752年至1885年),佛陀的脚印中的第83号图像是孔雀的位置;在曼德勒时期,这一图案则被用在硬币的正面上,孔雀的图形逐渐成为了缅甸国家主义运动的最重要的图像。例如圆形孔雀图案在Shwe In Bin寺庙(图6)门上的木雕展现见证了这一雕刻设计母题的发展;分别建于阿玛拉普拉和曼德勒时期的Bagaya寺庙(图7)和Shwenandaw寺庙的孔雀雕塑则展示了缅甸孔雀木雕的典雅与精致。

图4

图5

图6

图7

最后一组雕刻风格通常被称为Kanote pan(图8),它也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一类缅甸雕刻设计。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曾经评论过Kanote:“真的有什么东西叫做缅甸Kanote吗?只有印度和泰国拟花设计罢了。”然而,这一问题很快被著名的本生经画师所回答了:Kanote pan自从它出现到成长的过程中从没有改变过。因此之后的亚达纳邦(Yadanabon)设计风格才是真正的缅甸Kanote pan。另一个理论则提出了传统的荷花,叶子、花蕾以及根茎的绘画是源自于kanote这个词;荷花在古老的巴利语中被叫做kokanada,所以这个单词逐渐地被改编成kanad并且最终变成为kanote。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完善的理论来证明这个词的源头,即骠人的艺术才是kanote的源头,这一艺术出现在蒲甘王朝之前。如今仅有一部分可以作为kanote证据的壁画能够被发现,但是kanote的图像则在许多其他地方被发现了,比如在铜钟上和佛陀雕塑的宝座上。在这之后kanote的壁画、屋顶画、粉饰泥灰和木雕均被发现于一些蒲甘时期的宝塔中,最惊人的一个发现则是一个位于屋顶上的kweklehsek设计。然而在阿玛拉普拉时期,这一设计消失了。Kanote在壁画中出现的次数也在锐减,但是木雕与粉饰泥灰的花型设计在现代时期成为了更加流行的大众趋势。

图8

此外,传统的缅甸雕刻技巧是十分精妙的,许多古老的雕刻方法、过程和工具都在缅甸人悠久的历史中发展成熟。比如,锛子和凿子通常会被分别用来做斜线的雕刻,停削与穿削。削刻的深度取决于停削的技巧,这一技巧能够帮助雕刻家来控制他们雕刻的力度;雕塑家坐在地上雕刻时,总是用脚固定住精心挑选好的小木块;而信仰佛教的雕刻家,当他们想要雕制佛教图像时,是不会用这些木块来制作佛陀雕塑的;更大并且更重的木雕通常是来自于正常大小木块的拼接,这也为雕刻家提供了更舒适的雕刻姿势,并且大型雕塑通常是在室外由不止一位雕刻家来同时完成的。缅甸木雕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在选定的木块上画出想要的图案;雕刻学徒大多会在师父的协助下完成在木块上绘制缅甸传统设计图案草图的步骤;对于雕刻大师来说,他们则不需要绘制草图。传统的雕刻家总是使用他们的手和前臂来测量比例的空间尺寸和一般木雕的图形形状,这些非常古老的方法最初源自于古印度的建筑方法(Shilpa Shastras),这一词组的含义便是手工艺或艺术的科学。这一步完成之后,雕刻家会大致依据第一步完成的图形来削刻出他们的木块,他们会雕刻并塑造雕塑空荡的空间,比如在雕塑手臂或腿的下方。第三步则是完成比较细节的雕刻部分,比如佛陀的不同手势以及衣饰会在这一步骤时完成,最终他们会雕刻出最困难并且最精细的部分,比如面部表情和特殊服饰等等。之后,雕塑会被小心地抛光并且送到画师那里上色。根据不同学徒的技巧级别,他们会被允许去做雕刻过程中不同的工作,年轻学徒首先要做的是雕刻简单的模型,在他掌握这一技巧后,他才能够继续更复杂的雕刻,比如巨大的大象图案;同时,他们也将制作非常小的护身符来锻炼雕刻技巧,这一训练会大大提高他们雕刻时的专注度。木制的槌子(图9)也是缅甸木雕中非常特殊的工具之一,它们通常是由精心挑选的罗望子树的木材制成;而用来削边角的工具在缅甸木雕中大约会被分为24至30把不同的尺寸,在一个高级别的工坊中,甚至会有50把不同的削边角工具。在这个工具中初学者用来雕刻大致图形的那些叫做直边凿(straight edged chisel),最宽的直边凿大致有4厘米宽;同样在其中也会有一些用于凿洞和V字图形的凿子。斜锋凿(oblique blade chisel)则是用于细节上的雕刻,雕刻家通常会手持斜锋凿而不是木制手柄来雕刻非常细微的图形,比如一些护身符;木制手柄会影响雕刻家对于细节雕刻的把控,一般护身符的大小是1.5到2厘米高。大多数雕刻家拥有他们自己的槌子,但是他们的凿子最典型的是来自于铁匠铺;雕刻家还通常运用专业的打磨机器自己来磨尖工具或者修复工具的手柄,实际上,凿子需要时常地打磨,所以为了将来的工作任务,工坊的学徒们也需要学习这项特殊的技能。

图9

四、结论

综上所述,缅甸的木质寺庙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他们的外形是缅甸人民根据古老的神话想象而来的。缅甸的木质寺庙的细节刻画非常传统而惊人,正因为三种传统的雕刻设计通过木质寺庙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并且传统的雕刻技艺非常完善且独特,包括方法、过程和工具,因此木质寺庙绝对是缅甸甚至整个世界最为壮美的历史建筑风格之一。缅甸木质寺庙在悠久历史和古老传统建筑及其信仰的基础上,经过几百年一代代建筑者雕塑家的传承与发展,至今依然通过它精美的工艺结构展示着缅甸这块土地独有的历史文化。

注释:

① Sylvia Fraser Lu, Problems and Prospect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Wooden Monasteries in Burma, in Burma: Art and Archaeology, ed.Green Alexandra and Blurton T Richard (British Museum Press, 2002), 107.

② 马歇尔·卡文迪什.缅甸建筑:黄金之城[M].新加坡:时代版,2005,89。

③ Than Tun和Mg Aye Myint.缅甸古代设计[M].Mon Yawe出版社.2016年,103-105,165-168。

猜你喜欢

雕刻家蒲甘木质
中国政府援缅甸蒲甘他冰瑜佛塔修复项目举行启动仪式
熟香新酿
古城楼下的自行车 木质画
雕刻家
缅甸蒲甘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
笔尖上跑火车
木质风景画
爱唱和爱笑的大树
英国退欧或将长期影响欧盟木质家具市场
一心只读“圣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