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2019-06-08曾珍

祖国 2019年8期
关键词:活動教研组有效性

曾珍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呈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其中,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小学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研组需开展有效的活动,掌握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本课题便重点围绕“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有效性”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研组   活動   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研组的成立,其目的是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及成长的基础上,掌握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进一步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及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组活动包括理论学习、专家讲座以及主题研讨等。为了确保其活动开展的有效性,需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明确教学重难点,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还是从教学质量提升角度考虑,本课题针对“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均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一、确保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分析

为了确保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需构建有效的教研群体,并活跃教研氛围等。总结起来,确保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包括:

(一)构建有效教研群体,活跃教研氛围

构建有效的教研群体,首要条件。小学语文教研组组成具有应有的创新性作为,同时需要教研组内全体教师的内在需求。教研组长作为课改深化实施与教学研究的组织者、带头人,在制定本学科的阶段教研工作计划时,需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学校教学计划的同时,加以创造性制定[1]。与此同时,教研组长需做好上述工作之外,唤醒本学科教研组内的全体教师的发展意识。最后,教研组长需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指导本学科的每一位教师制定发展规划。教研组长只有在唤醒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发展意识的基础上,才能鼓动本学科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到本学科的教研活动中,教学研究才能发挥出真正效果。因此,学校需建立有效的校本校验制度,同时教学领导需跟踪指导教研组各位教师,有效开展教研活动[2]。另外,教研组长需加强教研相关业务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研能力,高度关注教研组内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并将本学科的教师组织起来,集合组内全体教师的智慧,构建有效的教研群体,才能真正意义上保证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3]。

(二)掌握科学的教研组活动开展方法

教研组长需结合本组教研活动安排,规范有效组织教研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教研组活动的开展,均需要做到“三定、四有”,具体言之,就是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有主题、有准备、有记录以及有总结,积极创设民主、科学的教研风气。同时,教研组的领导需要经常性参与组内教研活动,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教研活动的指导与点评工作。另外,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上课观课、说课评课以及课后反思等,均是有效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的有效途径,促进本学科组内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4]。因此,教研组长需严格按照既定计划,并落实在具体教研活动中。只有这样,应用科学的教研组活动开展方法,才能真正意义上加深教师对课改新理念、教材的理解,以此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注重教研组活动开展内容的优化

在教研过程中,教研组长需对教研内容进行准确定位,才能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引领下,紧紧围绕这教学活动进行,同时需要结合新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改变,对教研活动进行同步改变[5]。本学科教研组的教师除了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情况等,调整教研内容之外,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的实时兴趣爱好、学习情况以及个人学习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对教研活动内容进行有层次的编制,便于教师进行中针对性较强的教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开展的教研活动,真正为教学活动提供一系列帮助。除此之外,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的今天,语文教师需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与校外语文教师进行沟通,学习其先进的教学方法。

二、利用教研组有效活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

在确保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开展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条件下,有必要将有效的教研方法渗透于小学语文实际课堂教学工作当中,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将结合教学案例进行阐述,具体包括: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研组活动的开展,重视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应用,例如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基于这一认识,在授课时,教师应该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说一说自家有什么小故事,或者是自身所经历过的事,以此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随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中主人公小村庄的故事。通过讲故事导入,学生更加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修正教学活动,规范教学行为

教研活动主要是针对课堂不同问题,探讨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对此,教师在教研组有效活动开展之后,可进一步规范个人教学行为,修正自身课堂所创设的教学情景,以此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画家与牧童》时,教研组全面分析了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与优化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方式,认为借助游戏、故事等方式导入,更具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提出通过播放歌曲、创设游戏导入情景,导入课堂,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为了更好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则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有效合作,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研意见指导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教研组成员在改善教学方案之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教研意见,指导开展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此验证教研意见的有效性,同时为提高教学效果,创新应用教学方法。就以上述《画家和牧童》为例,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按照教研组所提出的意见,再次组织本课教学。首先,教师需充分分析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学习能力等,之后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三组。之后,中等生按照两两结对帮扶方式,组成二人学习小组,在此基础上,有一名优等生与一名学困生进行选择加入小组。值得注意的是所编排的小组,需要保证小组内成员人机关系的和谐,并且小组内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必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最后,为了进一步增强小组内成员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添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以此有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三、结语

综上所述,需构建有效教研群体,活跃教研氛围,并掌握科学的教研方法,优化教研内容,进一步渗透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采取以上方法,既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又能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最终为小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泉.借力“微格教研” 促进有效对话——基于“微格教研”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对话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58-59.

[2]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J].教育视界,2018,(14):81.

[3]王家英.提高小学语文教研与教学实效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50-51.

[4]任丽银.教研活动对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提升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197-198.

[5]汪华姿.提高小学语文教研与教学实效的方法[J].江西教育,2017,(30):42.

(作者单位:遵义市播州区龙坑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活動教研组有效性
活动设计
充满乐趣的秋天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